二戰時期美國海軍出于綜合作戰的需要,設計定型了多款新式驅逐艦,且生產數量很大。之前跟大家介紹過“弗萊徹”級驅逐艦,該型戰艦綜合作戰性能優秀,尤以防空性能著稱,在太平洋戰爭中擊穿了不少日軍飛機。不過“弗萊徹”并非是美國海軍防空作戰能力最強的驅逐艦,其后續型號——“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防空作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堪稱二戰時期最好的防空驅逐艦。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
有人可能要說不應該是“基林”級驅逐艦嗎?“基林”級驅逐艦是“艾倫·薩姆納”級的后續型號(主要是增加了艦體長度,增長了4.3米),雖然作戰半徑更大,但防空能力跟“艾倫·薩姆納”級基本一樣,并且“基林”級沒有趕上太平洋戰場的那些著名海空大戰,大部分的“基林”級也是二戰結束后才服役的。“基林”級驅逐艦是在美蘇冷戰時期比較出名。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主要性能:艦長114.9米,寬12.3米,吃水3.8米,標準排水量2200噸,滿載排水量3218噸,艦員編制345人。動力為兩臺蒸汽輪機,60000馬力,雙軸,航速34節,續航力3600海里/15節。配備3座雙聯裝127毫米/38倍徑主炮(高平兩用),兩座主炮塔在艦艏背負式布置,另一座在艦艉。2座四聯裝博福斯40毫米/60倍徑高射炮,2座雙聯裝博福斯40毫米/60倍徑高射炮,11座單裝厄利空20毫米/70倍徑高射炮。此外,還有1~2座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反潛武器為2具2具深水炸彈投放導軌,6具反潛刺猬彈發射器。
“基林”級驅逐艦,艦體更長
PS:“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分為前期型和后期型,兩者的區別是艦橋是否為封閉式,后期型將艦橋改為封閉式。戰時完工的55艘中,其中26艘前期型,29艘后期型。
“艾倫·薩姆納”級的防空火力由3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2座四聯裝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2座雙聯裝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11座單裝厄利空20毫米高射炮組成。而“弗萊徹”級的防空火力由5座單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3座雙聯裝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7~10座單裝厄利空20毫米高射炮組成。跟“弗萊徹”級對比的話,“艾倫·薩姆納”級的防空火力得到明顯提升。
“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線圖
跟同時期其他國家防空驅逐艦比,“艾倫·薩姆納”級優勢更大。例如日本的“秋月”級雖然配備4座雙聯裝100毫米高平兩用炮(65倍徑),比“艾倫·薩姆納”級的3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威力大,但“秋月”級沒有40毫米中口徑防空火炮,小口徑防空火炮是防空效率很低下的九六式25毫米高射炮。因此“秋月”級沒有形成高中低相結合的防空火力體系,再加上日本防空火炮缺乏VT近炸引信,實際防空能力跟“艾倫·薩姆納”級比差距太大。
再跟英國的防空驅逐艦對比一下,二戰英國防空驅逐艦代表性的是“戰斗”級。“戰斗”級的防空火力由2座雙聯裝114毫米高平兩用炮,1座單裝102毫米高平兩用炮,3座雙聯裝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6座單裝厄利空20毫米高射炮組成。看起來跟“弗萊徹”級差不多。但是“戰斗”級的雙聯裝114毫米高平兩用炮在當時性能尚不穩定,其次全部安裝在艦艏,這難免造成艉部防空火力不足。因此“戰斗”級的防空能力比不了“弗萊徹”級,更比不了“艾倫·薩姆納”級。
四聯裝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至于二戰時期的法國、意大利驅逐艦,在防空領域也比較弱。兩國驅逐艦的中小口徑防空火力主要由37毫米高射炮與13.2毫米高射機槍組成,性能上遠比不了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與厄利空20毫米高射炮組合,主炮對空射擊效能也比不上“艾倫·薩姆納”級的127毫米高平兩用炮。還有二戰時期德國驅逐艦防空能力就更差了,看看“十防九空”的“37手拉機”就知道了。
通過上述比較可以看出,“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是二戰時期最好的防空驅逐艦,雖然其定位不只是防空,反潛作戰能力也很不錯。由于“艾倫·薩姆納”級很優秀,因此建造數量也較多,一共建造了70艘。上世紀60年代初,有33艘“艾倫·薩姆納”級進行了現代化改裝,例如搭載反潛直升機,一直服役到1975年才全部退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