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有江北縣和江北區的說法,江北縣就是現在的渝北區,以前縣府所在地在水土鎮,后來搬遷到了兩路街道。江北區是重慶傳統主城九區之一,地處嘉陵江,長江以北,與母城渝中區只有一江之隔,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明代,重慶府就在巴縣境置江北鎮,當然,人文古跡也不少,比如塔子山公園的文峰塔。
江北區曾經也是江北縣的一部分,當年成立渝北區,主要區域都分給渝北區,因此人文古跡雖多卻不大,保定門、三洞橋、寸灘老街是這樣,文峰塔也是如此,尤其是文峰塔,位于江北區溉瀾溪社區的塔山公園內,地處長江北岸,緊鄰保利中心,距離江北城市中心觀音橋商圈不遠,只有六、七公里的路程。
文峰塔是塔山公園的核心景觀之一,公園是新建公園,文峰塔卻有悠久歷史,文峰塔,別名白塔,在重慶風光景點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江北廳志》、《江北縣志稿》均將其列為“渝州一景”的“文筆摩霄”之名。始建于清朝光緒14年,也就是公元1888年,距今130年的歷史,曾經被廢棄過,2017年重新進行修繕。
文峰塔矗立在塔山公園的塔子山上,坐北向南,俯瞰長江,塔為磚石結構,七級樓閣式。每層樓有一圓頂窗,呈螺旋式布置,磚塊均是特制青磚,表面印制有“文峰塔”字樣。塔高26.64米,塔頂為六角攢尖頂,塔身呈六邊形、為內空,原有木梯可直上塔頂,縱覽兩江匯流,“碧綠渾黃交合”的壯觀景色。
江北區文峰塔與南岸區黃桷埡文峰塔隔江遙相對峙,并與下浩里覺林寺塔形成了有趣的“三塔不見面”的人文景觀。在過去,文峰塔可以說是長江航道上的地標建筑,行船走水的船幫們望見江文峰塔時,心中便豁然開朗,因為“看見文峰塔就知道朝天門要到了”,也正是如此,文峰塔成為了一座標志性建筑。
隨著陸路交通成熟完善,水路交通逐漸被弱化,文峰塔的地位也岌岌可危,甚至一度被遺忘,或許是要修建塔山公園的緣故,又或是2000年文峰塔被列入重慶市級文物,江北人在2017年才著手修繕文峰塔,如今的文峰塔早已修繕一新,門窗完好,外墻粉白,周圍還以白塔為中心修建了廣場,如果不是風化的石頭基礎,根本看不出是百年古塔。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事原本變化無常,江北區的文峰塔具有百年歷史,在過去還是當地的標志性建筑,可謂底蘊豐厚。遺憾隨著時代變遷,功能逐漸褪化,慢慢被人遺忘,雖然又成為城市公園的核心景觀,還被修繕一新,用現在的話說,應該網紅一把,然而卻依然默默無聞,除了用憋屈來形容,再無其他詞語,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