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兩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價格出現了明顯的回落,但這不一定是危機,反倒是值得我們普通藝術品愛好者入手的最佳時機。就像本次西安市公物拍賣行首屆藝術品拍賣會,精選了百余件舊藏藝術品,涵蓋書畫、銅造像、瓷器、玉器等門類。作為普通藝術品愛好者,倘若不是出于投資與暴富的心理,不妨選上一兩件來把玩。
書畫類拍品數量不多,但集合了丁寶書、蔡銑、徐金堤、王云、周爰諏、寇遐、王紹文等晚清至近代的名家之作,件件雅致,充滿文人氣息。而周爰諏、寇遐、王紹文等又均為陜西本土響當當的大人物,地域文化特色明顯。
丁寶書的這幅花鳥畫軸繪制于1928年(戊辰年),七只雨燕在柳枝間飛翔嬉戲,銜啄花朵,一派春機盎然的景象。
丁寶書(1866—1936),字云軒,別署蕓軒,號懶道人、幻道人,江蘇無錫人。自幼酷好國畫,從同邑高研五習翎毛花卉;旋宗惲壽平,兼以寫生;晚年精參華嵒,所作神采生動,古艷雅逸,無時習。曾任上海文明書局編輯,輯印《中華古今畫范》《張子祥課徒畫稿》等,均足津梁后學。
丁氏重視寫生,師法自然,常撐傘到園林觀察風雨中的花鳥神態,故其筆下的花鳥栩栩如生,別具一格,此軸可視為其代表之作。2025年春天馬上就要到來,有這樣一件畫作在家中懸掛,即使陋室,亦能增色不少。
“竹里坐消無事福,花間補讀未完書。”在竹林里坐著消磨沒有事情做的福,于花叢間讀未讀完的書。周爰諏的這副對聯,表達了一種閑淡自適的心情。
周爰諏(1854—1929),字政伯,號幟山,晚號逸叟,又號漫上逸叟,陜西蒲城人。幼時家貧,發奮攻讀,能文善書。清光緒十二年(1886)中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后歷任翰林院撰文、侍講學士、日講起居注官、國史館提調、武英殿提調、功臣館編書處纂修、講習館總辦等,以扈從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葬東陵定梓宮有功,隨帶加一級。宣統帝登位時,又加七級。他一生仕途暢達,春風得意,封贈之典,推及旁親。辛亥革命后,他掛冠歸里,杜門謝客。
此行書聯用筆穩重精煉,形態俊美灑脫,清雅之氣躍然紙上,或是周爰諏晚年閑適生活的寫照。當然,這樣的一種人生狀態,也是我們許多人所向往的。
三件銅造像拍品是本次拍賣中估價較高的藝術品,其品相較為完整,做工極為精湛,仍存在很大升值空間。
此尊清代真武大帝像以銅制成,大帝長發披肩,面目威嚴,倒眉細長,丹鳳眼微微睜開;身穿鎧甲華服,鏨刻出鎧甲片片的質感;呈自在坐于方形臺座之上,左手成劍指置于右胸前,右手握拳置于股上,甚有氣勢;帔帛飄揚于腦后,并繞雙臂飄然而下;跣足外露,左腳腳跟抵于臺座,腳掌翹起,右腳懸空,腳下塑有一小玄武相伴。此尊造像銅質細膩,開臉自然傳神,帔帛、鎧甲、配飾極具動感,更加烘托出勇武、威猛之勢。
真武帝大帝,又稱玄天上帝,即北方之神玄武。北方七宿,其形如龜蛇,龜蛇即玄武。宋時避諱改玄為真,稱真武帝。真武興盛于宋代,至元代又被晉升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時地位更加顯赫。真武大帝與廣成劍仙、純陽真人合稱道教三大劍仙。
此尊清代無量壽佛造像作菩薩妝,寶冠冠葉繁密,耳珰圓潤,飄U形繒帶;雙目靜閉,厚唇微抿,嘴角含笑;四肢肌肉飽滿,雙手施禪定印,全跏趺坐姿,坐于蓮臺上。造像通體鎏金,但因年代久遠,臉部、手部等有明顯剝落,更顯古樸。
無量壽佛,又名無量佛、無量光佛、阿彌陀佛等。大乘經載,無量壽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凈土,廣渡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
此尊清代鎏金藥師佛銅造像為本次拍賣上中的明星拍品,造像頭飾螺發,頭頂肉髻高隆,髻頂飾寶珠;面相飽滿俊朗,雙目微閉,嘴角含笑,雙耳垂肩,慈祥莊嚴之相十分凝重;其身子半袒露,身披袈裟,衣袖寬大,褲裙層層迭置,流暢鋪散于身前,衣襟、褲邊鏨刻有裝飾花紋;左手腹前托持藥缽,右手置于右膝,結跏趺坐于高雙層蓮瓣座。造像著衣處與蓮花座鎏金,金水厚重,色澤光亮;面部、右胸、右臂、雙手、雙腳則采用暗金色,以示區別。
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又稱大醫王佛、醫王善逝等,為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因能為眾生解除病痛故名。相信此尊鎏金藥師佛銅造像,肯定能在本次拍賣中取得矚目佳績。
本次拍賣中的瓷器類拍品較多,雖然多為清中晚期至民國時期器物,但做工精致,品相完好,且器型、式樣較多,能夠滿足不同藝術品愛好者的需求。
此豆青釉花卉象耳尊器型周正,胎體致密,釉色瑩潤。尊口微撇,雙耳呈象首狀,腹部下垂,圈足露胎,底款為“大清乾隆年制”。器壁兩側堆繪水仙圖案,設計精巧,線條流暢,氣韻生動。
粉彩花鳥紋棒槌瓶,盤口,直頸,圓折肩,圓筒狀長腹,圈足。底款為青花雙圈楷書“大清康熙年制”,字體規整,書法流暢。此瓶頸部與腹部開光內繪花鳥紋,施彩粉潤柔和、秀麗雅致,紋飾層次豐富、寓意吉祥,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墨地花鳥紋棒槌瓶,取料上乘,胎體致密,器型優美,底款亦為青花雙圈楷書“大清康熙年制”。此瓶頸部開光內以白釉為地,繪水草魚紋,腹部以墨彩為地,通繪老樹梅花,彩繪技藝嫻熟,給人以清新悅目、幽雅脫俗之感。此瓶工藝繁復,存世不為多見。
棒槌瓶,又稱圓棒槌瓶,因其造型像古代女子捶衣所用的棒槌而得名,亦寓意天下平定。
天青釉水仙盆,整器呈長方形,內外皆施釉,底部支釘痕明顯,方足露胎,底款為“大清雍正年制”。出于對汝窯等青釉宋瓷的熱愛,雍正時期的御窯廠燒造單色釉的技術,就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無論仿古還是創新釉色,均取得卓越成就。此器雖非官窯器物,但仍以媚人之釉色取勝,給人以溫潤之感。
粉彩通景人物花口大瓶,器型碩大,紋飾繁復,人物眾多。雖為民間器物,但設色淡雅,寓意美好。
兩件花卉紋盤,一件粉彩,一件青花,配有精美木框,觀賞性極佳,估價也較為合理,陳設于書房或客廳,必定增添幾分文雅氣息。
本次拍賣中的玉器類拍品的數量僅次于瓷器,但以小飾件居多,估價并不高。當然,其中也不乏玉質細膩、做工精良之品,在此不一一細舉。
面對市場波動,以往被高價追捧的藝術品面臨流通性挑戰,許多拍賣公司靈活增加中低價位藝術品的供應,試圖找到新的增長路徑,在存量市場下挖掘新的增量。本次西安市公物拍賣行首屆藝術品拍賣中采用的也是這種模式,團隊精耕細作、適時應變,期待吸引更多普通藝術品愛好者入場和參與。
原標題:竹里坐消無事福,花間補讀未完書——西安市公物拍賣行首屆藝術品拍賣綜述
作者:呂小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