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目前正積極吸納多種行業的外來勞動力,除了大家熟知的外籍家庭傭工,“補充勞工計劃”還廣泛涵蓋了酒店、制造、建筑、運輸等多個領域的崗位。本欄早前有報道過香港養老院舍護理員的薪資被克扣問題嚴重。據業內知情人士坦言,內地外勞護理員們的處境相較于外籍傭工更為艱難。外籍傭工尚能定期聚會,相互支持,明確自身權益,敢于維權,且背后有領事館作為堅強后盾。然而,來自內地的護理員抵達香港后,往往孤立無援,她們越是對不公待遇隱忍不發,就越容易成為被克扣薪資的對象。
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在“補充勞工計劃”下,其他工種的外來勞動力同樣存在薪資被克扣的現象,只不過許多人認為被克扣的工資尚在可接受范圍內,因此選擇默默承受。以建筑行業為例,若工人勤奮努力,在香港月薪兩三萬港幣并非難事,而在內地,他們的月薪往往僅為一萬元人民幣左右。即便中介每月克扣三四千港幣,但在香港的收入依然十分可觀,因此他們大多選擇忍氣吞聲。然而,護理員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兩地的收入差距已大為縮小,在內地她們也能獲得八九千元人民幣的月薪,而在香港,她們的正常月薪則為一萬四至一萬六港元。一旦被克扣三四千元,她們自然會感到極為不滿,更易引發沖突,這也使得護理員被頻繁曝出薪資被克扣的問題。但實際上,其他行業的外來勞動力同樣可能遭遇此類情況。
例如今年被港媒廣泛報道的香港機場三跑道大批外來勞動力薪資被克扣的事件,廉政公署經調查發現,兩名工頭涉嫌為分判商向58名輸入勞工收受賄賂,總額超過600萬港元,以此幫助他們獲得工作機會,這兩名工頭已被提起訴訟。
好在這事件取得了重要進展。案件于2月20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接受提訊,涉案的分判商經營者及經理也被廉署通緝。相關作案手法與文匯報的調查結果高度一致,涉案人員正是該報此前調查的對象。
做為案件得以進展的重要推手,港曾對機場三跑道外來勞動力被剝削的情況進行了深入剖析,詳細揭示了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模式和分工情況。有良心港媒體甚至派遣記者親赴內地,采訪了因不滿薪資被克扣而被分判商無理開除遣返的外來勞動力,并跟蹤報道了他們被特區政府執法部門召回香港錄取口供的全過程。
近日,廉政公署正式起訴并通緝了涉案人員。涉案的兩名工頭分別是35歲的王海東和23歲的王佳強,他們均為北京城建—其士(建筑)聯營聘用的輸入勞工。兩人被指控犯有串謀使代理人接受利益的罪名,并于昨日接受了提訊。
案發時,北京城建—其士是機場三跑道系統客運大樓和站坪工程項目的總承建商,中億建筑(香港)有限公司(中億香港)則是其分判商之一。由于建造業人手緊缺,北京城建—其士通過發展局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以月薪31,200港元或37,800港元的標準為分判商招聘輸入勞工。
指控顯示,王海東和王佳強涉嫌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期間,與中億香港的運營者暨大股東閻立中及該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胡偉達聯手,從58名輸入勞工處收取賄賂,總額超過600萬港元,以幫助這些工人在北京城建—其士獲得及持續保持工作機會。
廉署調查發現,閻立中和胡偉達涉嫌在工人與北京城建—其士簽訂雇傭合同前,告知工人他們的月薪將僅為10,000元至20,000元人民幣,若不接受此安排則無法獲得工作。工人們因擔心失去就業機會而無奈接受。
調查還表明,在王海東和王佳強的安排下,這些工人將北京城建—其士匯入他們香港薪資賬戶的全額薪資(31,200港元或37,800港元)交給中億香港,隨后再通過內地銀行賬戶每月領取10,000元至20,000元人民幣的薪資。
所以,如果有來港務工的內地勞工,在香港受到工頭或者中介的無理盤剝,不要再忍氣吞聲,要敢于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作為媒體,我們也會幫助報道類似事件,推動外勞維權,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