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菌素是一種新型農用抗生素,具有廣譜抗菌特性,對諸多農作物病害展現出卓越防治功效。在農業生產中,它能有效遏制病害蔓延,降低損失,無論是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還是果蔬花卉,都備受種植者青睞,是推動綠色農業發展、保障農產品質量與產量的關鍵要素。
作用機理
(1)抑制病菌細胞壁合成:中生菌素精準作用于病菌細胞壁的合成過程,阻礙相關酶的活性,使細胞壁構建受阻,病菌細胞因結構殘缺無法維持正常形態與功能,最終走向衰敗,以此阻斷病害發展。
(2)破壞細胞膜完整性:它能與病菌細胞膜上的特定靶點結合,干擾膜的正常脂質排列,致使細胞膜通透性改變,細胞內物質泄漏,病菌新陳代謝紊亂,生長繁殖停滯,達到殺菌目的。
(3)干擾蛋白質合成:中生菌素深入病菌細胞內部,影響核糖體功能,干擾蛋白質翻譯進程,病菌因缺乏關鍵蛋白質無法正常執行生命活動,抵抗力下降,為作物生長營造健康環境。
產品特點
(1)抗菌譜廣:對蘋果輪紋病、白菜軟腐病、水稻白葉枯病等多種細菌與真菌病害均有顯著防治效果,橫跨多類作物病害領域,守護作物多樣。
(2)低毒環保:作為生物源農藥,對人畜毒性極低,在環境中易降解,無殘留隱患,契合現代農業生態、安全理念,利于可持續發展。
(3)內吸傳導性:藥劑可被植物吸收并在體內傳導,從施藥部位向其他組織運輸,確保整株植物得到防護,新梢、嫩葉等部位也能及時抵御病菌。
(4)持效期適中:一次合理施藥,藥效能維持 7 - 10 天左右,在關鍵病害防治期為作物持續護航,減少頻繁施藥成本與人力投入。
適用作物
廣泛涵蓋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棉花、大豆等經濟作物,番茄、黃瓜等蔬菜作物,蘋果、柑橘等水果作物,以及玫瑰、百合等花卉綠植,幾乎涉及常見的所有人工栽培品種,為農業各板塊筑牢防病根基。
使用方法
(1)噴霧防治:針對葉部病害,將 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稀釋 800 - 1000 倍,用噴霧器均勻噴灑作物葉面、枝干,如防治桃樹細菌性穿孔病,每 7 - 10 天噴霧一次,連噴 2 - 3 次。
(2)灌根處理:根部發病時,配制 1000 - 1500 倍液灌根,每株 200 - 300 毫升,像救治花卉根腐病,直擊病根,助其恢復生機。
(3)種子處理:按種子重量 0.5% - 1%的比例拌入中生菌素,為種子抵御病菌,如玉米種子經此處理,能有效抵御苗期病害,提升出苗整齊度。
注意事項
(1)嚴格依照說明書調配濃度,過高易引發作物藥害,致使葉片發黃卷曲、生長點壞死等不良后果。
(2)對于食用類作物,特別是蔬菜、水果,在采摘前必須嚴格遵循 14 - 21 天的停藥間隔期,確保農產品食用安全,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3)中生菌素在強光下易分解,噴霧作業宜選擇在早晚時段,避開中午烈日,保證藥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