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視障輔助技術正成為改善視障人士生活質量的重要力量。
12月11日至12日,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康復工程與輔助技術專業委員會及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承辦的2024年度視障輔助技術學術交流活動在泉州舉行。
此次活動聚焦于推廣視障輔助技術的前沿進展與應用經驗,致力于推動該技術的創新發展,進而為殘疾人提供更為優質的康復服務。
活動吸引了來自康復工程、視障輔助技術、特殊教育、眼科學、軟件工程等多領域的科研機構、服務機構及企事業單位人員。同時,視障人士及其家屬也受邀參與,共同聆聽視障康復的最新進展,并參觀展示的輔助技術產品。
開幕儀式
在開幕式上,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康復工程與輔助技術專業委員會董理權主任委員發表致辭,強調了此次活動的意義,回顧了視障輔助技術的發展歷程與現狀,指出技術革新帶來的機遇,闡述了學術交流的目的,介紹了專業委員會的后續計劃,最后表達了對活動的祝愿。
福醫二院黨委書記胡建達闡述了視障群體面臨的困境、輔助技術的發展及不足,分析了前沿科技帶來的機遇,明確了學術交流活動的期望,說明了醫院未來計劃,最后表達了對活動的祝愿和為視障群體謀福祉的決心。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康復工程與輔助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福醫二院副院長胡建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著重強調了視障輔助技術在改善視障人士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意義,并對未來技術發展提出了展望。
學術交流
在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中,來自中山眼科中心、北京同仁醫院、溫州眼視光醫院、湘雅醫院等國內眼科高水平醫院專家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的理論專家及中國科學院、大連海事大學等智能制造科學家共聚一堂,圍繞“視障輔助技術的適配與發展”、“人工智能與視障輔助技術”、“視障輔助技術前沿”和“輔具進校園”等有關視障康復的主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視障輔助技術適配研討會
視障輔助技術適配研討會聚焦于視障輔助技術的適配,深入探討視障輔助技術在不同方面的應用與發展,內容豐富多樣,促進了對視障輔助技術適配的進一步思考。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康復工程與輔助技術專業委員會董理權主任委員分享《增進獲得輔助技術的中國實踐》
福醫二院副院長胡建民教授分享《視障輔助技術新進展》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譚星平教授分享《湖南省低視力康復中心工作匯報》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李小曼教授分享《我國低視力康復現狀及低視力康復門診建設實踐經驗》
北京七博醫學研究院譚朝康院長分享《智能視覺康復評估輔助系統》
福醫二院陳雪蘭醫師分享《ICF視障康復評估》
中國康復科學所陳迪博士分享《以ICF為核心的WHO-FICs在康復領域的系統應用方法》
人工智能與視障輔助技術研討會
人工智能與視障輔助技術研討會將人工智能與視障輔助技術相結合,帶來了諸多創新成果,激發了關于人工智能在視障輔助領域應用的更多思路。
福醫二院戴炳發醫師分享《AI預測視障患者輔具適配的實用模型及臨床應用》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戴厚德研究員分享《基于無線電磁跟蹤及電容性足底壓力的全身體感技術研究》
大連海事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付先平教授分享《Peli Lens的應用及智能開發》
福建醫科大學醫學技術與工程學院陳重江教授分享《全光學光聲多模態成像及其在眼科視光學中的應用》
盲人軟件工程師、東莞市一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蔡勇斌老師分享《無障礙閉環服務的落地與成效》
深圳瞳領眼科馮品淳老師分享《Peli Lens在偏盲患者中的應用》
視障輔助技術前沿研討會
視障輔助技術前沿研討會關注視障輔助技術的前沿發展動態,推動了對視障輔助技術前沿領域的深入交流。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曾駿文教授分享《視光學視障輔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胡愛蓮教授分享《淺談十四五低視力康復》
北京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張悅歆教授分享《我國視障教育現狀》
福醫二院陳婷醫師分享《視障兒童康復》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萬鵬霞教授分享《廣東省低視力康復工作簡介》
新梅眼科王新梅教授分享《弱視治療效果相關影響因素》
輔具進校園研討會
輔具進校園研討會的焦點在于輔具進校園的相關工作與實踐,助力輔具進校園工作的更好開展。
12月12日下午,原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林峰,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特殊教育學院書記、副院長張悅歆以及輔助器具技術專家、福醫二院眼科醫生們共同前往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進行學術交流。
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蔡景燦校長分享《新時代低視力學生教育康復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泉州師范學院甘昭良教授分享《泉州視障特殊教育發展》
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鄭東陽主任分享《視障融合教育輔具教學實踐》
會議遠程連線了正在援藏的福醫二院眼科醫師葉文文,他線上分享《西藏昌都特教學校幫扶工作》,講述了跨區域幫扶的故事,展現了教育資源跨越千山萬水共享、協同共進的強大力量。
福醫二院高秀云副主任醫師分享《眼視光低視力課程建設》
福醫二院廖志康醫師分享《輔具進校園》
在交流研討環節中,中國殘疾人康復工程與輔助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東莞市一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蔡勇斌, 以自身的傳奇經歷為藍本,分享了自己從盲人程序員到信息無障礙工程師的人生歷程。他的分享為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視障學生提供了精神動力與榜樣引領,讓他們看到了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
專家們分享了國內外視障輔助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討如何運用高科技手段更好地服務于視障人士。在交流過程中,如何依據視障人士的具體需求定制個性化輔助技術解決方案,人工智能視障輔助技術的評估與適配,如何將輔具更好地融入校園教育場景等話題成為討論熱點,充分彰顯了科技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理念,進一步推動實現視障人士無障礙生活的愿景。
座談咨詢
除了一系列專業講座外,視障患者及其家屬的深度參與也備受矚目。視障患者及其家屬由志愿者引導入會旁聽講座內容,并在特別的座談環節中,與蔡勇斌老師及眼科專家們面對面交流,分享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挑戰,如導航困難、信息獲取不便等,同時也分享了他們在康復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成功經驗,以及他們心里對視障康復的熱切期待。
這種直接的對話不僅為患者和家屬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讓他們能夠直接向專業人士咨詢,也為在場的專家們提供了第一手的反饋,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視障人士的實際需求,從而優化治療方案和輔助技術。家屬們表示,通過聆聽專家的講座和與蔡勇斌老師的交流,他們對視障康復有了更深的認識,也獲得了新的啟發。
活動總結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視障輔助技術的高科技發展,更體現了對視障人士的深切關愛。通過學術交流并與患者及家屬面對面溝通,我們看到在科技與人文關懷的結合下,視障輔助技術為視障人士帶來的生活更多的可能性與更高的獨立性。科技如傘,為視障人士遮風擋雨,而眾多愛心人士和專業人士則是“撐傘之人”。我們期待技術不斷進步,讓視障人士享受更便捷、智能的生活輔助,實現更高程度的獨立,縮小與明眼人的差距,充分展現自我價值,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在活動的最后,與會者紛紛表示將繼續致力于視障輔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為視障人士的福祉貢獻力量,參會的視障朋友以及家屬也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新的信心和希望。泉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因這場科技與溫情交融的活動而更顯溫暖。
供稿 / 眼科 顏玉緣
編輯 / 顏詩嫻
一審 / 高瑩瑩
二審 / 莊鯉雯 曾婧琦
三審 / 曾紅華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開診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00,周末上午正常開診,部分窗口、崗位實行彈性上班,不區分夏季和冬季作息時間。
攜帶身份證實名制就診;提前預約,錯峰診療;進入院區,全程規范佩戴口罩。
電話咨詢
鯉城院區:0595-22791001
東海院區:0595-26655114
門診時間
8:00-12:00;14:00-17:00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微信號:fjydfsey
你在看,我也“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