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第六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在呼和浩特市舉行。安康高新區《“信用+”做好金融大文章 釋放消費新活力》榮獲全國優秀信用案例,自開展全國優秀信用案例評選以來,我市案例第三次獲此殊榮。《用“信用+”打造消費熱土》榮獲全國優秀信用應用場景微視頻最具實效獎,是我省唯一獲獎視頻作品。
近年來,我市持續聚焦打造“安康誠信 誠信安康”城市信用建設品牌,推動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與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有效融合。市發展改革委充分發揮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作用,著力加強重點領域信用建設,督促、指導各縣(市、區)和開發區創新工作,通過加強信用信息歸集、拓寬信用場景應用等方式,將信用嵌入改善消費體驗、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上,為激發企業活力、改善營商環境、優化監管服務等提供了重要支撐。
優秀獲獎案例是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扎實推進的生動體現,充分彰顯了信用在助企紓困、擴大消費、激發市場活力方面的基礎性作用。下一步,市發展改革委將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和要求,持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工作,充分汲取全國其他地市社會信用建設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創新,挖掘更多優秀信用案例,提升信用賦能水平,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信用力量”。
一起來看看獲獎案例吧
“信用+”做好金融大文章 釋放消費新活力
案例特色亮點:安康高新區積極推進“信用+”場景應用,通過推動示范商圈(街區)的信用信息共享、信用數字化賦能、構建以信用信息為基礎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及新型監管體制,提升消費體驗、釋放消費潛能、培育實體經濟,提升管理質效,著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提升了消費者滿意度和經營主體獲得感。
一、主要問題
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高新區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融合貫通為拓寬“信用+”場景提供了新路徑和可靠支撐,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推進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文件精神,推動合作街區商戶信用評價、分類精準監管,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通消費端、監管端、經營端、支付端的數據流量和信息流通障礙,以客單流量換取資金流量等市場化方式,引導金融機構運用信用評價和風險評估釋放“杠桿”資金,破解監管部門獎懲機制不完善、經營主體激勵措施不到位等問題,將“信用有價”落地應用于具體的消費場景,創新性開展激勵引流和信用消費,持續催生經營者的內在動力和活力、提升增強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和意愿,讓信用更有價值,讓市場更有信心。
二、創新舉措
(一)信用信息共享互信互任。基于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高新區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數據共享交換機制,全量歸集經營主體各類監管、經營信息,通過“一店一碼”的模式為高新美食街商戶生成專屬二維碼,由平臺信用評價系統自動生成商戶信用等級作為每家商戶的信用檔案。通過引導金融機構共建共享信用消費應用場景,實時向金融機構共享經營主體信用報告、信用評價等級,形成互信互認的良好合作機制,攜手聯合打造升級“食在高新 碼上放心”聚合支付二維碼,集成于公示、監管、支付和評價等一體化的“信用”二維碼識別牌。
(二)數字化賦能多平臺支付。通過生成“食在高新 碼上放心”聚合支付二維碼,成功打通了支付寶、微信、云閃付等多種主流支付通道,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體驗。金融機構將綜合商戶的信用等級、消費評價、營業額等維度,為每家商戶設置合理的支付立減額度,同時根據信用評價等級高低動態調配支付立減金,在消費者掃碼支付過程中進行差異化立減優惠。利用支付環節實施差異化優惠策略的創新舉措,不僅簡化了以往繁瑣的領劵消費支付流程,還大大提升了消費者體驗感,不斷激勵商戶提升服務品質,從而讓商戶的信譽價值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價值,進一步形成正向激勵機制,促進整個商圈(街區)的誠信經營氛圍。
(三)信用信息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為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與金融機構共建共享信用消費應用場景的合作方式,對合作街區商戶聚合支付二維碼收款賬號進行整合,以街區客流置換銀行資金流,每季度為街區反哺20--25萬元不等的支付立減金,從而形成互惠互補的消費氛圍。通過整合金融機構、經營主體優勢資源,高新區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聯合郵儲銀行安康市高新支行對街區進行“整街區授信”5000萬元,為街區51家合作商戶提供經營貸款等金融服務,確保資金供需雙方提供安全、便捷、有效的融資服務,推動信用數據在金融領域賦能,助力商戶擴大經營規模,共同培育實體經濟有序發展。
(四)信用監管提升治理水平。為落實《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推進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意見》(國市監信發〔2024〕72號)精神,發揮信用綜合評價的導向作用,聯合監管部門定期根據評價等級的高低開展執法巡查。對A級及以上信用評級、經營行為、客流量較好的商戶在街區顯著位置和“食在高新 碼上放心”上進行宣傳,同步按照信用監管要求適當減少商戶的檢查頻次;對于C級以下商戶,公開其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抽查檢查力度和頻次等措施,促進街區商戶優勝劣汰、提質升級。通過信用評價機制創新監管方式,規范市場秩序,鼓勵經營主體誠信守法,以品質取信、以服務取勝,全面提升消費體驗,讓有限的執法力量發揮最大監管效能。
三、工作成效
(一)金融“活水”引入。通過與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方式,不斷優化升級消費模式,拓寬信用消費應用場景的適用范圍,為消費者提供 7-7.5 折不等的立減優惠機制,刺激消費者需求,促進短期消費增長,促使消費市場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為經濟的持續向好發展提供“金融活水”。
(二)市場信心提振。經營主體在獲得消費紅利和金融扶持的同時,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成本就能達到打折促銷和消費引流效果,不僅能更好地打響品牌口碑,還能有效緩解經營資金來源得壓力,有助于引導消費預期,帶動店鋪客流與銷售的雙增長,穩定消費市場信心。
(三)消費環境優化。“信用+”應用場景的創新為消費升級創造了良好環境,通過打造放心消費示范街區,不斷優化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消費環境,引導商家嚴格自律、誠信守法經營,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同比下降20%,讓消費者“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
用“信用+”打造消費熱土
來源/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科
編輯/湯珊珊
審核/姜 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