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要告訴你一個客觀事實,我們正在經歷21世紀最關鍵的一段歷史,誰勝誰負,將深刻影響未來50年全球的整體格局,無論你身在何處,從事著什么樣的行業(yè),這場大變局都有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前些天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說了一句話,他說:中美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
聽到這句話,國內很多人又開始抱有僥幸心理,他們覺得中美為什么一定要斗爭,相親相愛難道不是更好嗎?還有很多人直接表示,為什么我們要和美國人爭第一,當個第二不是也挺好?
這種言論在網上其實十分普遍,他們不太喜歡國家層面的宏大敘事,只關注自身的生活細節(jié),所以對于中美博弈、大國斗爭這種話題覺得很無趣,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我們愛好和平,和美國人和平共處,那我們就能一直維持幸福美好的生活,既然如此,那為什么要費盡心思和美國人斗來斗去呢?
這種觀點我不想說他們是錯誤的,因為每個人關心的領域確實不同,有些人就是不關心國家大事,只在乎自己吃喝玩樂的領域,我們得承認世界的多樣性,但是,我們也要清晰的意識到,這類觀點真的很天真也很單純,因為他們完全沒有看懂國際宏觀形勢和自己微觀生活的關系。
就拿已經打了8年的中美貿易戰(zhàn)來說,對中美兩國底層人民的影響真的是非常明顯的。
先說咱們,自從2018年特朗普強加關稅之后,對我國的外貿和制造業(yè)就帶來了非常顯著的影響,當時那段時間,我人在珠三角地區(qū),我親眼見證了貿易戰(zhàn)對深圳和東莞這兩大城市的巨大沖擊。
我先以東莞為案例進行說明,作為全球聞名的世界制造業(yè)之都,東莞的制造業(yè)非常發(fā)達,而且和其他城市不同,東莞的制造業(yè)大多都是那種幾十人上百人的中小型工廠,在里面工作的很多人都只有初高中學歷,一個月努努力可以拿到4500-7000塊錢。
在貿易戰(zhàn)爆發(fā)之前,東莞的制造業(yè)非常繁榮,各種服裝廠、電子廠、五金廠到處都是,解決了好幾百萬打工人的就業(yè)問題,可是隨著貿易戰(zhàn)的爆發(fā),來自美國的訂單減少,再加上制造業(yè)的外移,直接導致大量工廠拿不到訂單,最終只能降薪裁員,更嚴重一點的就被迫宣布破產倒閉,大量工人找不到新的去處,就只能提前回家過年。
現在很多人在抱怨春節(jié)放假時間太短,可你知道嗎,在那段時間,東莞很多小廠都是從12月份就開始放假,一直放到第二年2月份過完年,整整休息兩個月時間,當然,什么帶薪假期那是不存在的,這就是直接停工讓你回去等兩個月,因為廠里沒有訂單,所以很多打工人就只能灰溜溜的跑回老家提前過年。
至于深圳,受到沖擊的最嚴重的是外貿企業(yè),當時國外訂單急劇減少,很多外貿企業(yè)年終獎直接減半,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臨近過年的時候,深圳一條原本十分繁榮的街道,在那一年卻顯得異常冷清,很多開了十來年的店鋪被迫倒閉,我和那些店鋪的老板聊了聊,他們大多表示,現在過去買東西的人,可能只有以前的一半還不如。
可當時中國的人口還處于增長期,為什么去消費的人會越來越少呢?答案就是沒賺到錢,沒錢,就不能經常下館子,也不能總去買衣服,這樣一層層傳遞,就傳導到了實體店鋪,讓曾經繁榮的商業(yè)街變得十分冷清,等到這些店鋪倒閉的時候,店鋪老板也只能重新去找個地方上班,然后他的競爭對手不僅有剛剛從工廠失業(yè)的人,還有新畢業(yè)的一些學生,這么多人一起擠著去競爭,你說怎么可能會有很高的待遇?
而且隨著中美貿易戰(zhàn)的不斷升級,倒閉的工廠也在不斷新增,當這樣的循環(huán)開始的時候,就會讓國內失業(yè)降薪的情況愈發(fā)普遍,最后顯示在消費領域就是消費降級,大家的購買能力急劇縮水,工廠生產的商品賣不出去,當工廠倒閉,就又形成了閉環(huán),最終朝著通縮的局面一路狂奔。
你看,國際形勢的變動對你的生活就是有這么大的影響,只不過傳導會有個過程,不會直接展現在你的面前而已。
而且這種影響是雙向的,并不是只影響咱們,對岸的美國人也深受貿易戰(zhàn)的傷害。
比如說2018年貿易戰(zhàn)剛開打的時候,洛杉磯底下的長灘港就由于貨物運輸量的大幅減少,而削減了20萬個工作崗位,大量美國碼頭工人失業(yè)在家。
還有美國的農產品,比如說大豆、高粱、棉花、玉米、小麥、豬肉等,都受到了貿易戰(zhàn)的牽連,一下子失去了中國這個最大的客戶,讓美國農民收入銳減。
還有美國其他領域,也都受到了貿易戰(zhàn)的沖擊,比如說2020年阿拉斯加漁獵部部長就多次呼吁,說必須恢復中美正常貿易,因為受到關稅影響,當地伐木公司,在2019年伐木季被迫減少了50%的產量,到2020年,阿拉斯加海產品出口也下降了46%,而中國,恰恰就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出口對象。
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工業(yè)領域,這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 由于美國限制出口,中國進口美國的汽車和機械大幅減少,直接導致美國中西部的工人失業(yè)降薪,還由于鋼鐵和鋁價格的波動,讓俄亥俄州的工人只能在家賦閑,畢竟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yè)國,美國很多零部件和原材料都要從咱們這里進口,一旦美國人卡住了這個通道,雖然能讓我們的利潤降低,但同樣也能摧毀其國內的產業(yè)鏈。
第二, 由于關稅的大幅提升,導致原本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價格飛漲,這部分的成本最后還是轉嫁給了美國的底層人民,他們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來購買中國商品,有數據統(tǒng)計,自從貿易戰(zhàn)開始之后,美國人就需要多花850美元的成本來購買中國商品,甚至某些領域由于美國的制裁,中國商品徹底消失,美國人只能捏著鼻子去買100美元一個的美國本土馬克杯,而以前同樣的杯子,中國貨只需要花5.99美元,所以打了幾年貿易戰(zhàn)之后,美國國內直接就爆發(fā)了一場40年一遇的大通脹。
再加上前面我提到的大量美國人失業(yè)降薪的現狀,這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就讓美國國內破產的個人急劇飆升,所以從2020年至今,美國街頭的流浪漢越來越多,也有這部分的原因。
你看,中美博弈的大局,壓力最終還是會傳導到了普通人的身上,如果有人認為和自己完全沒有關系,那我只能說你還是過于單純,過于天真。
而且我說句實在話,國家其實已經在很努力的保護大家了,宏觀領域的布局我就不說了,說點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首先是產業(yè)升級已經事實上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很多人總覺得產業(yè)升級和自己沒關系,再怎么升級也沒看給自己漲工資,其實你這樣想就錯了,產業(yè)升級一個是讓參與到那些行業(yè)中的人賺到錢,比如說新能源汽車、造船、半導體領域,他們的收入還是在提升的。
另一個則是變相地降低你的生活成本,不信你回想一下,2011年,一臺夏普的40寸的電視是多少錢?答案是4500塊,可現在呢?小米的55寸電視只需要1500塊錢,
還有7萬多的比亞迪秦,1500塊錢的空調,1000塊錢的冰箱,幾百塊錢的洗衣機,這些東西以前需要多少購買力才能擁有,大家比我還要清楚。
而且在這些的基礎之上,國家還有以舊換新的補貼,20%直接補給所有人,我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全世界能夠以如此低廉的價格買到這些工業(yè)品的,只有咱們中國人。
這些都是和咱們提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的東西,你說產業(yè)升級和你沒關系?你覺得站得住腳不?而且現在咱們產業(yè)升級的步伐還在繼續(xù),未來一段時間,估計還會有更多的商品會越來越便宜,當這些成本降下來的時候,我們再去考慮提升收入的事情,二者一疊加,就會讓中國人的生活品質得到顯著的提升,只不過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一個過程。
明白了這個你就清楚,為什么美國人總是和我們過不去了,暫且不去說世界第一天然的就會打壓世界第二,一山不容二虎,你想躲也躲不了。
就拿咱們產業(yè)升級這件事情來說,我們提升生活水平的過程,其實就是要把美國和西方的一些優(yōu)勢產業(yè)給搶過來,比如說半導體、汽車、大飛機、電器、輪船,這些高利潤產業(yè)以前都是美國、歐洲和日韓的產業(yè),現在我們想要升級,那就必然會搶占他們的市場份額,所以美國人才會玩命的打壓我們,這個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就像一塊餅只能吃飽一個人,但是現在有兩個人要分,那必然會發(fā)生激烈的爭執(zhí)。
中美目前的格局就是如此,我們和美國的這場斗爭,根本就沒有退路,贏了,那我們就一飛沖天,過上歐美那種富足的生活,可如果輸了,那就萬劫不復,所有人都得繼續(xù)打螺絲,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年即便再難,我們也要咬牙堅持的原因,因為我們現在面臨的難關,會直接決定我們未來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