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這個滿是未知和驚喜的世間,每一天都在演繹著各異的故事呢。今兒個咱們要講的是一樁發(fā)生在重慶的“奇事兒”。
主角是一位叫王女士的年輕女子,另一位“要緊角色”是她喂養(yǎng)的小太陽鸚鵡。
這事兒呀,既讓人覺著好笑,又讓人覺著無奈,與此同時也讓大伙對寵物飼養(yǎng)開始了思索和探討。
正文
12月22日,一個看上去很平靜的下午,重慶的王女士在家忙著呢。她是個在校學生,一邊抓緊時間趕作業(yè),一邊還沒忘刷刷手機,好知道外面的新鮮事兒??伤f萬沒想到,一場“危機”正在偷偷地靠近她。
原來王女士身邊那只活潑可愛的小太陽鸚鵡,不知何時開始對她的眉毛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起初鸚鵡只是偶爾啄一下,王女士雖然感到疼痛,但并未在意,甚至誤以為這是鸚鵡在給她“按摩”。
隨著時間的推移,鸚鵡的“手法”愈發(fā)熟練,拔毛速度之快、之準讓王女士逐漸失去了痛感,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圖源:九派新聞
期間王女士的父親曾注意到她的眼鏡上布滿了碎屑,詢問原因時,王女士只是隨意地笑了笑,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兩三個小時后,她偶然路過鏡子前,才震驚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眉毛竟然已經(jīng)被拔得一干二凈!
王女士說,這只小太陽鸚鵡是她在去年1月14號帶回去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陪著她有一整年啦。
平時鸚鵡只要一出籠子,就喜歡掛在她身上,與她形影不離。
不過早在今年8月的暑假期間,鸚鵡就開始展現(xiàn)出對王女士眉毛和頭發(fā)的“特別興趣”。
當時王女士通過搜索得知,鸚鵡天性愛用嘴巴理毛,這既是它們自我清潔的方式,也是表達親近的一種手段。
所以她沒把這舉動放心上,只是偶爾提醒鸚鵡別太“鬧”。
不過這一次的“突襲”顯然超出了王女士的預料。
圖源:九派新聞
面對鏡子中那個眉毛全無的自己,她感到既崩潰又無奈。
在第一時間向朋友傾訴之后,她于朋友的提議與安撫之下逐步恢復了情緒。
因為平時極少化妝,特別是畫眉毛這方面,王女士對自己的新形象感覺極為不適應。
為了熬過這個“尷尬期”,她專門買了一頂大帽子,打算借著戴帽子去遮擋自己的“缺陷”。
與此同時她期望著眉毛能快點長出來,讓自己重新找回自信。
這起事情,不但給王女士本人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還引起了社會各個方面的廣泛留意。
許多人聽到這件事了后露出驚訝表情,紛紛表示難以理解。這個時候,他們對鸚鵡習性的產(chǎn)生濃厚興趣。
其實呢這種既聰明又有情感的鸚鵡,它們的行為常常會被環(huán)境、心情以及主人的態(tài)度等好多因素給影響到。
因此與鸚鵡相處時,主人需時刻保持警覺的且有耐心的。要了解它們的習性的,在適當時機引導并糾正其行為的。
結語
王女士的經(jīng)歷肯定給我們敲了一下警鐘:在跟寵物相處的時候,我們得更仔細些,也得更小心點。
不管是鸚鵡,還是其他的寵物,它們都具有了獨特的性格,和了習性。
作為主人,我們得知道它們,還得疼惜它們,要是到了該管的時候,就得進行合適的引導和教育。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跟這些可愛的生命,構建起更和諧、美好的關系。
這個時候我們也希望王女士能夠盡快走出這段“尷尬期”,重拾自信與笑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