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
ZJUSOM
今日,浙江大學第十屆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頒獎典禮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舉行。經層層評選、答辯等環節,浙大管院四位學子的四項學術成果脫穎而出,分別榮獲一等獎、二等獎。
他們分別是浙大管院2019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生黃靖開、2019級企業管理博士畢業生閆霄、2018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生胡俊銘、2019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生徐寧,指導老師分別為浙大管院教授周偉華、周欣悅、楊翼、吳曉波。
頒獎典禮現場
作為人文社科領域學生最高獎,浙大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的設立,旨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科研積極性,增強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創新意識,提高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水平,鼓勵學生開展跨學科研究。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歷來重視對學生跨學科研究能力的培養,近年來通過落實“學科交叉BEST戰略”和科研育人等,持續鼓勵同學們以“頂天立地”的學科交叉研究服務管理學科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不斷努力。
本期【成果】專題,一起今年獲獎的學子們開展了哪些有影響力、貢獻力的科學研究,以及此刻他們是何心情。
研究生優秀成果
一等獎
黃靖開
浙大管院2019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生
研究方向:數據驅動的決策,庫存管理,統計學習
指導教師:周偉華
浙大管院數據科學與管理工程學系教授
獲獎研究成果
Taylor Approximation of Inventory Policies for One-Warehouse, Multi-Retailer Systems with Demand Feature Information
該論文已在國際頂級期刊Management Science(管理學UTD24期刊之一)上發表。
ZJUSOM
關于他的研究成果
“補貨太少,容易供不應求,丟失一些本該到手的訂單;補貨太多,又怕供過于求,爛在倉庫里。”這是多年來始終困擾零售行業商家們的一道難題,尤其是易腐商品的庫存管理,比如生鮮。它要求商家必須精準地進行供應鏈管理,但市場需求難以預測,要精準開展供應鏈管理談何容易?
為解決這道困擾零售企業已久的供應鏈管理現實難題,黃靖開和浙大管院教授楊翼、周偉華,聯合杜克大學教授Kevin Shang、阿里巴巴李玉安共同嘗試通過數智管理研究探索“解決策略”,最終生成了一套簡單且可行的數據驅動的泰勒近似(Data-Driven Taylor Approximation ,簡稱DDTA)策略。在計算過程中,他們發現DDTA策略可幫助“單倉庫-多門店”企業在不知道外部需求分布的情況下,利用需求特征信息進行有效的庫存補貨和分配。同時,他們還在盒馬鮮生的實際數據集上對算法進行測試,顯示DDTA策略可降低11%的庫存成本。
在會上作論文報告的黃靖開(點擊圖片查看論文詳情)
他們的成果為解決具有需求特征信息的庫存問題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與方法,還將大大賦能數智零售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ZJUSOM
關于獲獎,他想說...
非常榮幸能夠獲得浙江大學學生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衷心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周偉華老師和楊翼老師,他們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給予了我大量的指導和支持。
同時,我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合作導師Kevin Shang老師,他在論文撰寫和研究方法上給予了我寶貴的建議和幫助。
此外,我還要感謝在研究過程中一直陪伴和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們,是你們的鼓勵讓我堅定前行。未來,我將繼續努力,爭取在學術道路上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
頒獎現場,黃靖開(左4)、閆霄(右3)上臺領獎
研究生優秀成果
一等獎
閆 霄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2019級企業管理博士畢業生
研究方向:消費者行為、影響者營銷、感官營銷、綠色消費等
指導教師:周欣悅
浙大管院市場營銷學系教授
獲獎研究成果
Making Sense? The Sensory-Specific Nature of Virtual Influencer Effectiveness
該論文已在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管理學UTD24期刊之一)上發表。
ZJUSOM
關于他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數字營銷飛速發展,虛擬偶像帶貨在元宇宙的熱浪助推下,成為眾多知名品牌營銷策略的不二之選。然而,所有消費者真的會為虛擬偶像買單嗎?什么情況下,虛擬偶像更容易與消費者建立情感與體驗的連接?又在什么情況下,消費者很難理解、相信虛擬偶像呢?
為提升虛擬偶像“帶貨”有效性,改善新時代數字營銷提供實用策略,閆霄與浙大管院教授周欣悅,攜手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姜宇威就此展開研究。他們在研究中發現,有些時候消費者并不會為虛擬偶像帶貨買單,因為人們認為虛擬偶像和真人具有相似的遠感官(視覺和聽覺),但虛擬偶像的近感官(觸覺、嗅覺和味覺)能力比真人更低。如果當前的科學技術能讓虛擬偶像具有近感官能力時,人們購買虛擬偶像所推薦的觸覺體驗產品的購買意愿會得到顯著提升。
在國外學習交流時的閆霄(點擊圖片查看論文詳情)
他們的研究成果開辟了感官營銷研究領域的新方向,揭示了虛擬偶像在近感官產品營銷上的缺陷,拓展了影響者營銷、感官營銷和擬人化營銷研究范圍,開拓了虛擬偶像研究視角。同時也為企業虛擬偶像營銷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建議與參考,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數字影響實踐發展與消費增長。
ZJUSOM
關于獲獎,他想說...
能夠獲得浙江大學第十屆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我感到非常榮幸。這離不開導師周欣悅教授在研究中的悉心指導和耐心幫助,也要感謝系里老師們以及師門的同學們給予我的支持與建議。
在研究虛擬數字人這一新穎課題的過程中,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也對學術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大的興趣。這次獲獎是對我努力的肯定,同時也激勵我在未來的學習和研究中繼續前行,爭取取得更多突破與進步。
研究生優秀成果
二等獎
胡俊銘
浙大管院2018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生
研究方向:區塊鏈、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技術創新
指導教師:楊翼
浙大管院數據科學與管理工程學系教授
獲獎研究成果
Reward-Based Crowdfunding Versus Initial Coin Offerings
該論文已在國際頂級期刊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管理學UTD24期刊之一)上發表。
ZJUSOM
關于她的研究成果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顛覆性創新,在金融科技、民生服務、社會治理、實體經濟等領域均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在金融領域,區塊鏈展示了巨大潛力。首次代幣發行作為由區塊鏈技術驅動的新型融資方式,有效地解決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然而,首次代幣發行融資規模的急劇增長也暴露出市場的潛在泡沫風險,伴隨著大量投機者的參與,市場操縱和欺詐問題日益嚴重。
為解決上述現實問題,幫助融資困難的小微企業做出更科學的融資決策,胡俊銘與浙大管院教授楊翼,攜手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薛巍立共同開啟研究。研究中,他們從代理成本角度分析了首次代幣發行眾籌與傳統獎勵式眾籌的本質差異,揭示了產品的成本結構與眾籌平臺的流量如何影響代理成本,并進一步影響創業者對融資模式的選擇等。
在學術會議上作匯報的胡俊銘(點擊圖片查看論文寫作背后的故事)
該研究成果為理解獎勵型眾籌和首次代幣發行眾籌差異性提供了理論解釋,強調了首次代幣發行與傳統獎勵式眾籌在價格扭曲、融資限額和適用產品方面的差異,為進一步研究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平臺管理莫定了基礎。同時,該成果為企業、投資者和監管機構提供了實用建議,助力區塊鏈技術的健康發展與應用。
ZJUSOM
關于獲獎,她想說...
非常榮幸獲得“浙江大學第十屆學生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這個獎項對我來說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鞭策。
在這段學術旅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在探索中不斷突破自我,也深刻體會到學術研究背后的堅持與專注。非常感謝我的導師楊翼老師的悉心指導,以及管理學院提供的優質平臺。未來,我將繼續保持初心,不斷追求學術上的進步。
研究生優秀成果
二等獎
徐 寧
浙大管院2019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生
研究方向:戰略管理、創新管理,具體興趣包括組織忘卻學習等
指導教師:吳曉波
浙大管院創新創業與戰略學學系教授
獲獎研究成果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A process of tension imposition, integration, and splitting
該論文已在國際學術期刊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上發表。
頒獎現場,徐寧(左4)上臺領獎
ZJUSOM
關于她的研究成果
新一代科技革命使越來越多的組織環境呈現出混沌、不確定的特征,導致組織現有的技術和知識迅速過時,甚至成為其發展的桎梏。在這一背景下,以“創新發展”為理念的戰略變革成為這一“超強競爭”時代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求企業不斷通過組織忘卻學習(有意識地摒棄陳舊知識)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現有研究強調了忘卻學習是企業的戰略性行為,對組織實現卓越的創新和財務績效具有積極作用。但這些研究通常基于“忘卻學習總是能夠被成功實施”這一假設,實際上,組織仍面臨如何有效實施忘卻學習的挑戰。為助力企業通過忘卻學習適應環境變化、實現高質量發展,徐寧與浙大管院教授吳曉波、杜健以及2018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生李思涵共同為解決上述現實難題開展研究。
研究期間,徐寧(左1)與吳曉波老師(右2)、杜健老師(右1)、李思涵同學(左2)赴吉利調研,與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交流
他們的研究成果聚焦“忘卻學習”這一核心概念,通過吉利汽車的探索性單案例研究,進一步揭示了組織忘卻學習是一個信念和慣例轉變復雜交織的“非線性”過程,包含張力的施加、整合與分離三個階段,為組織如何進行忘卻學習提供了見解。該成果進一步發展了中國原創創新管理“C理論”,同時為中國企業通過忘卻學習實現創新發展提供了實踐策略參考。
ZJUSOM
獲獎,她想說......
這份榮譽,是對我研究之路的一次重要肯定。特別感謝我的導師吳曉波老師和杜健老師的指導,帶領我們走進企業,探尋中國企業實現非線性成長背后的普適性規律。這段研究經歷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真正有意義的研究應當緊密貼合中國企業的發展實際。
這份榮譽也將激勵我繼續在科研道路上勇往直前,為中國企業的創新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面向國家需求,扎根中國大地做“頂天立地”的研究,是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自建院以來傳承至今的學術傳統。多年來,管院學子們在老師們的引領下,深入一線,洞察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真問題,在高質量科研解決真問題的同時,也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繁榮發展獻上了一份力。
未來,隨著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學科交叉BEST戰略”的深入落實,將會有更多學子們挑戰以多學科交叉研究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與企業現實需求,助推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并以學術為業,持續助推中國管理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
采訪編輯:段婷
審核:佟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