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4月,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再回中國,這也是周總理1月去世后,楊振寧首次回到中國。
楊振寧此行確實有不得不回國的理由,一方面是因為周總理去世,過去他回中國,每次都是周總理接待,他對周總理有不一樣的感情,還有一方面,他想再見一見毛主席。
不過,楊振寧想見毛主席的愿望并沒有實現,畢竟毛主席那時已經很大年齡,而且身體情況也不是很好,時任國務院代總理的華國鋒主持了這次會面。
當時,負責接待工作的熊向暉對這次兩人會面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后來他向葉劍英推薦了華國鋒,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這次會面。
一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去世后不久,楊振寧就想再回中國,但那時候中美尚未建交,雙方溝通不便,因此直至四月以后才有了正式的機會。
根據原定的安排,就是華國鋒出面接待,畢竟當時他是國務院副總理,專門分管科教工作。
經中央同意,華國鋒出任國務院代總理以后,根據慣例,楊振寧并不是國家領導人或者是國家元首,不太適合作為華國鋒出任國務院總理以后首個接見對象。
當時負責接待工作的熊向暉為此專門請示了華國鋒,出乎意料的是,華國鋒立馬就答應下來。
“原來安排是我見,我不見,誰見呢?”
熊向暉相當敏銳,幾乎是立時察覺了其中不一樣的韻味,因為如果華國鋒不見,按照國務院排序,就是張春橋見。
從當時發生的情況看,華國鋒之所以要親自見楊振寧,除了是因為事先安排好之外,更多的是因為對當時上海方面在接待楊振寧時的表現不滿。
在判斷出這一可能性之后,熊向暉大松了一口氣,一改往日焦慮的心情。
據熊蕾回憶,從1975年秋開始,熊向暉就越來越感到焦慮,在家里還時常嘆氣,這是因為周總理病重、鄧小平的處境艱難。
這種焦慮的情緒始終縈繞在熊向暉心間,久久不能散去。
熊向暉與周總理有很深的感情,這得益于他過去戰爭年代從事地下工作期間的關系,建國后熊向暉也在周總理的領導下從事外交工作。
更重要的是,熊向暉認為,在未來的中國,是需要像周總理、鄧小平這樣的人出來領軍的。
也是在熊向暉憂心忡忡的時候,葉帥也主動找他“談心”。
1976年1月21日,葉帥主動找到熊向暉,稱自己的處境也不是很好,當時有人建議他到南方去“躲一躲”,葉帥自己拿不定主意,就找熊向暉詢問他的意見。
熊向暉給出的建議是:
“不去南方,留在北京,稱病不出,進可攻,退可守。”
葉帥后來依言向中央請了假。
葉劍英之所以找熊向暉傾訴,也是源于對他極大的信任,這不光是因為周總理,還源于1969年時,熊向暉曾輔助葉劍英、陳毅、聶榮臻、徐向前等四位老帥研究國際形勢,幾人之間有著很深厚的交情。
二
1976年2月3日,根據中央決定,華國鋒出任了國務院代總理。
應該說這個任命,超出了絕大多數人預料。
盡管華國鋒1971年就調中央工作,但絕大多數的老人對他還是比較陌生的。
葉劍英那時已經請了病假,盡管他向中央表示了擁護這一決定,但心里也在犯嘀咕,不過好在隔了不長時間,熊向暉就給他送去了好消息。
當時,葉劍英點名讓侄子葉選基充當他和熊向暉之間的聯絡員,畢竟如果他直接和熊向暉見面,還是太過顯眼。
熊向暉當時任總參二部副部長,而葉選基也在總參二部任參謀。
熊向暉把華國鋒同楊振寧見面時候的情況介紹了一下,順便還聊起了一些有關的其他事情,并說了自己的看法,葉選基回去以后,就把情況告訴了葉帥。
葉劍英得知這個情況以后,決定同華國鋒見一面,并提出再和熊向暉碰一碰,詳細的聊一聊情況。
熊向暉欣然同意。
1976年6月7日,葉選基把熊向暉接到了葉帥在西山的住所。
當時在葉帥的住處,熊向暉不僅談了自己的看法,還把隨身攜帶的材料給葉帥看,這其中就包括華國鋒見楊振寧時的談話記錄。
“你看他這些話,講得很尖銳啊!”
葉劍英微微點頭:
“這個人是含而不露。”
熊向暉建議:
“華國鋒立足未穩,葉帥是否幫他一下。”
葉劍英決定,去見一見華國鋒。
事實上,葉劍英與華國鋒并不熟悉,他們之間產生交集就是在1976年,而熊向暉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關華國鋒在與楊振寧見面后的談話,就連楊振寧記憶也很深刻,他多年不在國內,對國內的政治氣候并不是很了解,一直到許多年以后,他看到了熊蕾的回憶文章,才知道當年華國鋒同他講得那些話的意義。
葉劍英后來見華國鋒,熊向暉并未在場,后來還是葉帥同他再見面時透露的。
1976年7月的政治局會議上,華國鋒不顯山露水的表態對葉帥的支持,當時會議上要起草一個有關毛主席健康的通知,葉劍英對其中一句話表示反對,事后葉帥看到了這份通知,發現他不同意的那句話沒印上去。
也就是在這個月,華國鋒主動提出要拜訪葉劍英,當時葉劍英認為,華國鋒出門目標太大,所以改為由他上門拜訪
據軍事科學院編撰的《葉劍英傳》說,大約是在1976年7、8月間,葉劍英去中南海探望毛主席后,專程繞路去了華國鋒住地——北京東四史家胡同。
當時因為聯絡不暢,華國鋒聽說葉帥要來的消息后,早早的就在門口等候,后來葉帥下車,也是華國鋒上前去扶著的。
葉劍英很感動,不過出于不了解,但是還是試探性的問了幾個問題,比如國民經濟問題、民兵問題。
毫無疑問,通過這次談話,葉劍英多少摸到了華國鋒態度的一些底。
1996年11月,汪東興后來也提到了葉帥講他和華國鋒之間談話的情況:
“葉帥與我和華國鋒談這個問題,一開始不是直截了當地提出來,而是比較含蓄的,逐步試探。”
唐山大地震后,即8月15日,熊向暉應邀再到葉帥住處,葉帥直接了當的表示:
“同華國鋒的這次見面和談話非常滿意。”
三
應該指出的是,對1976年10月6日那晚上發生的事兒,葉帥在多年之后回憶起來都稱:
“我們沒開過會,都是個別聯系。只有我們三個人知道,沒有第四個人。”
事實上,真實的環境下也不容許他們幾個人坐在一起細致的商量一個步驟,雖然他們幾人之間聯系十分頻繁,但后來促成這件事,完全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的。
華國鋒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對那四個人的要求始終是不表態,這無疑也是一種辦法,畢竟他在位子上,目標太顯眼。他提出想去拜訪葉帥,但葉帥提出還是應該他上門。
不光是七八月間,在他們兩人見面之后,還有過數次會面,葉帥每次出入華國鋒住處,都是從運煤的小門進入,為了不引人注意,葉帥還特意叮囑司機多繞幾圈再去。
為了征求一部分可信人的意見,葉劍英特意把王震找來,讓王震征詢陳云的意見。
陳云表示了贊同,但同時也表示:
“看來,只有采取抓的辦法。不過,黨內斗爭,只這一次,下不為例。”
1976年10月6日晚,華國鋒、葉劍英布置行動,一舉成功,事后葉帥的警衛馬西金(當時負責布置會場)立馬就打電話通知了葉選寧、葉選基。兩人商量后,決定把這個消息先通知大家。
根據資料記載,葉選基當天晚上除了通知葉家人外,還于當晚10時打電話到熊向暉家里通知。
熊向暉當晚已經睡下,接到葉選基的電話也興奮不已,把全家都叫醒,并且還拿出一瓶茅臺來慶祝。
這瓶茅臺是1973年5月熊向暉任墨西哥大使期間回國述職,在離開之前葉帥贈予的,并還附著一封信:
“向暉同志 聞將遠行,特贈茅臺五瓶,倘異國思鄉,酌旨酒一杯,念曹詩兩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當助你花離思維斗志也。 祝一路平安。”
熊向暉后來一直沒舍得喝,當傳家寶一樣保存,但在聽聞喜訊的當天,也忍不住心旌搖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