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jié)非遺成功申報之際,浙江大學幼兒園實驗園的孩子們正開展著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盛宴——“一米看非遺”傳統(tǒng)文化體驗暨辭舊迎新活動。這場為期一個月的非遺傳統(tǒng)文化體驗之旅由全體家委和教師精心策劃,讓孩子們零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4日清晨,隨著舞獅表演的鑼鼓聲,“一米看非遺”活動正式在實驗園拉開序幕。舞獅,這一中國傳統(tǒng)藝術形式,以其生動活潑的表演瞬間點燃了現(xiàn)場氣氛,每一個跳躍和翻滾都充分展現(xiàn)了非遺的“動”之精髓。緊接著,一曲古琴彈奏《梅花三弄》以其悠揚的旋律和抒情的曲調,帶領孩子們走進了非遺的“靜”之悠揚。太極拳表演則以其行云流水的動作,展現(xiàn)了力量與柔美的完美結合,傳遞出非遺的“神”之韻味。
當然,熱鬧的現(xiàn)場也離不開孩子們的自信展示,大班小朋友的《唱臉譜》和《精忠報國》更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唱臉譜》的孩子們身著色彩鮮艷的戲服,手持臉譜旗,用稚嫩的嗓音唱出了京劇的韻味,他們的表演雖然帶著童真,卻也有模有樣,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精忠報國》的孩子們手持彩旗,同舞彩帶龍的中醫(yī)藥大學的哥哥姐姐們一起,隨著激昂的音樂節(jié)奏,舞動著,跳躍著,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忠勇精神。這些表演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也鍛煉了他們的表演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
開幕式后的“好物循環(huán) 早晚集市”也成為了孩子們駐足停留,舍不得離開之處。集市上,小攤主們像模像樣地經營著自己的攤位,他們將平日里不再使用的玩具、翻閱過的書籍以及精心制作的手工藝品一一陳列,每一件物品都被擦拭得干干凈凈,擺放得整整齊齊,期待著新主人的到來。而前來換購的小朋友們眼里也閃爍著好奇和興奮的光芒,他們仔細地觀察每一個攤位,對每一件物品都充滿了興趣。有的輕輕地撫摸著玩具的絨毛,有的翻看著書頁上的故事,有的欣賞著手工藝品的精美……在挑選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的喜好,如何與他人溝通交流,也學會了如何做出選擇。
“好物循環(huán)”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物品交換,更是一次生動的教育實踐。孩子們在交換中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也意識到了物品再利用的價值。他們開始懂得,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故事和價值,即使不再需要,也可以通過分享給需要的人,讓這份價值得以延續(xù)。
這一天,孩子們的笑聲和掌聲此起彼伏,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每一個活動都像是一扇窗戶,讓孩子們窺見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多彩。通過親身參與和體驗,孩子們對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這些記憶將成為他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伴隨他們成長。
隨著“一米看非遺”迎新活動的深入開展,孩子們的探索之旅還在繼續(xù)。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們將繼續(xù)帶領孩子們領略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讓他們在傳統(tǒng)文化的海洋中盡情遨游。我們期待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不僅能夠學習到知識,更能在心中播下傳承的種子,激發(fā)他們成為未來非遺文化的傳播者和守護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