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黃有聲(化名),90后,出生于吉林琿春,學習上一直都是讓父母引以為傲的好學生,2011年考入北京一所211院校,專業是通信工程,隨后開始了7年的本碩連讀,201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進入北京一家互聯網大廠工作。
996、白加黑,連熬2個通宵,那是工作中的常態,我痛并快樂著。因為老板給的收入的確不低,我在西三旗買了房子,車子,并提升為小組的LEADER,隨后順理成章結了婚,躋身于傳說中的IT精英。可是7年之癢接踵而來,漸漸發現我的業務和職位并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相反不少晚來的新人反而跑到我前面去了。的確,互聯網大廠沒有一個是白給的,清一色清北、北航、北理名校的碩士,甚至博士,提拔誰都可以,只要領導給機會。
我開始焦慮起來,發際線后移,頭發大把大把的掉。師兄勸我繼續讀博士,為將來跳槽留條路。其實,研究生臨近畢業的時候,也曾左右搖擺,是工作?還是繼續讀博?一直猶豫不決,但大廠OFFER,尤其高達20個月的年薪徹底擊垮了我的讀博決心,這一擱淺就是七年。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然而,自視了一下自己的條件,發現距離學術圈已經很遠了。雖說從事技術研發工作,擔任多個項目的小組長,大二過的英語六級,有一篇SCI三區的文章,但是沒有中文核心期刊,沒有發明專利,沒有課題。最重要的我不可能脫產,碩導明確表示他只招收全日制的博士,不招在職。而我能看上眼的幾所高校,不是要求SCI二區以上,就是要求有過省級以上課題經驗,直到2023年12月份的一通電話。
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早上,剛開過早會,我又被上司外派到齊齊哈爾出差1個月,這已經是年內第二次出長差了。上司是一個變態老男人,仗著來公司早,與人力資源總監是同學,對員工無比苛刻,臟活、苦活、累活成了泄私憤的法寶,部門好幾個P8都被他擠兌走了。
我正郁悶著呢,一個自稱是驍唐長遠教育的老師撞到了我的槍口,正愁沒個地方發火呢,我接通電話就開始破口大罵“你**有病,這么大早就打騷擾電話,......”那一會,我把7年所受的委屈全部傾瀉了出來,罵了足足5分鐘,對方估計被我徹底整蒙了。
放下電話,我才想起來,幾周前曾在網上咨詢過考博士,人家現在只是想做個回訪,了解我讀博計劃進展的怎么樣。我回撥過去,給老師道了個歉。那位老師姓黃,說良心挺專業的,他推薦的是工程博士中的通信工程,也正是我的研究方向。因為此后我在齊齊哈爾,客戶催的緊,工作節奏快,有一搭沒一搭,溝通沒有那么詳細,只是黃老師時不時發一些考博信息和上岸分享。
直到2024年1月份回到北京以后,我才正式把申請博士提上了日程。黃老師幫著約了他們機構一個工程博士的說明課程會和面試評估,經過30分鐘說明會的詳細講解,糾正了我之前的一些錯誤認知,尤其是后面的評估,讓我覺得機構還真是挺專業。面試官蘇博士從什么是工程博士,國家推進工程博士的底層邏輯、工程博士的分類評價培養等對他們的項目進行了總結。
當然我不是來聽他們說教的,問的也很直接,諸如你們收費這么高能給我帶來什么價值?你們怎么確保博導愿意招我?如果沒匹配上博導,沒考上的話費用怎么退費?如何上課等等。蘇博士回答也很坦誠,“我們不是保過班,交了錢也不保證一定能考上。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只要有博導同意接收你,上岸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
蘇博士進而總結了我讀工程博士的幾個優勢:一是年輕,工程博士是給企業培養高端技術人才的,注重實踐,所以大多年齡比是35到45歲,我32歲,正是博導都愿意接受并且容易出成果的年紀;二是所在單位的優勢,我公司是屬于通信領域的頭部企業,再加上有很多落地的項目支撐,很容易建立校企合作,三是滿足基本的發刊要求(IEEE文章)。
理是這個理,但畢竟這費用不是幾千,而是大幾萬,如果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那可就打了水漂,這讓我難以接受。蘇博士反問我,“你自己成功的把握有多大?是否有時間和能力聯系到博導?是否有精力去備考,去準備材料?”這話問住了我。在互聯網大廠工作節湊太快了,經常是后半夜爬回家的,我父母來北京住了半年,我與爸媽都沒有打過幾次照面,經常是我7點不到就上班了,晚上10點他們休息了我還沒有到家。
考慮了兩個多星期,征求了我父母的意見,最后決定賭一下,“大不了就算花錢買個教訓,反正博士我是一定要讀的?!碑斎唬隋X就要物有所值,在院校的選擇上我要往通信工程排名靠前的院校沖一沖,基本上確定的都是985和幾所頂級的211。
要說機構就是機構,一出手就是王炸。不到1個月,學術班主任就給我分配了一位王牌高校專業對口的博導。我上網一看,我的乖乖,長江學者,二級學院副院長,實踐與學術成果100多項,還七八篇頂刊。我能行嗎?見博導之前,班主任特意提前給我安排了一場模擬面試,但我還是膽怯,怕夠不到。
有時候命運就是這么神奇,當我拿博士報名表找大領導蓋章簽字的時候,沒有想到大領導對這位博導非常熟悉,“認識很多年了,能否搞個校企合作,一起合作項目?”最終在兩邊領導的撮合下,我公司與學院那邊很快達成了框架合作協議。當然,老板沒有虧待我,我目前已經升到了P7。
關系到位了,我還是不敢放松,因為博導說了,競爭依舊很激烈。我那個讀博科研計劃光與博導溝通就修改了7-8稿,還不包括雙方領導在一起的兩三次項目論證會?,F在回想最后沖刺的一個月,白天忙項目,晚上回家改PPT,一直奮戰到凌晨,儼然成了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
所以說,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