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送走了蔚來汽車的10周年,今天早上就接到了零跑汽車九周年的一封信。
在零跑汽車發布的新聞稿當中,他非常有自信地給了一個這樣的標題,“零跑向世界級智能電動車起加速邁進”,如果是在幾年前零跑汽車說這樣的話,估計大家都會嘲笑,怎么可能呢?你連第一款車型S01都沒有做出來,你就是一家坐微型電動車才能勉強活下去的車企,在造車新勢力當中,你幾乎透明的沒有什么存在地位,有什么資格如此自信的向全世界邁進了。
可其實到了2023年底,那個時期的零跑汽車在總銷量當中就已經維持了一個追趕的速度,然后就是大家所看到的,今年經過了上半年的沉淀之后,從第二個季度六月份開始零跑汽車算是一路開掛,在每周都會公布的周榜銷量當中,零跑汽車一匹黑馬,基本上從第五名開始到第三第二的這樣的追趕,終于他站到了,可以讓我們看到他的位置。
如今有很多人覺得,零跑汽車的名字取得真好,你看一路領跑,就是零跑汽車。
人嘛,落井下石也有你,拍馬屁的那個還是你。
其實在我的很多文章當中,時不時總會回顧到零跑汽車的過去,我算是跟進零跑比較久的一個自媒體了,就像CEO朱江明所說的那樣,“我們從無到有,一步一個腳印,經歷了很多艱難的至暗時刻,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取得了令行業矚目的階段性的成果……不被看到脫穎而出?!?/p>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任何的行業都是一樣,不被看好,總是占比多數。
也有很多前輩告訴我們,其實努力是沒用的,很多時候是機遇是風口,還有你能遇到貴人。
那如果回憶一下,零跑汽車有沒有遇到機遇,他有,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這既是機遇當然也是風口,朱江明再次創業,對于他來說是有底氣的,他完成了自己的財富積累,他從大華一路走來,同樣也是荊棘艱難滿滿,雖然很多人會說創業零跑汽車,最多就是把大華從頭再來一遍,也是0.0到1.0的進步,但我始終認為時代不同,市場的認知不同,供應商渠道商都不一樣的情況下,其實很難用大華的經驗去參考給汽車行業,那些所謂的“從頭再來,再接再厲”,也都是勝利者寫下的字句。
你看看隔壁的極越汽車,從平靜到慌亂,從極越07發布會的盛況,到樹倒猢猻散的現在,也就短短三個月,可這三個月時間卻似乎是經歷了三個春夏秋冬,雖然說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可落向地面的他,在那一刻也不知道自己可以造成一場雪崩呀。
汽車行業到底有多難這件事情,我想在2018年之前過多的情愫可言,但自從造車新勢力進來以后,他們把這個固有的汽車結構,變得更加生動了,他不并不是一群固定的人擁有享受的,而是更多;我們看到了汽車之家的前CEO也來下場造車成立了理想汽車,還有易車的前CEO李斌也來了,UC賣給阿里,實現人生財富自由的何小鵬也投身入局,這些目前看起來還算靠譜的,畢竟他們有過成功的創業經歷,而其他那些從各個資本領域突然之間冒出來的,拿著投資者的錢和一些地方政府就開始談地建工廠的,也是大有人在,說這是一個“亂世”,也許太過于文藝,但的確他就是汽車現代版的“春秋戰國”。
也正是因為如今的零跑汽車相對穩定,大家才開始幫他深情地分析,“零跑汽車為什么如今能走到如此成功?”,可大家要知道,也許在零跑最為黑暗的那幾年,也是這群人拿著手中的鍵盤,為他們所認為的零跑汽車指點江山。
那到底零跑汽車做對了什么?我們來看一下朱江明是怎么說的。
他首先還是把全域自研成果放在了最前面,要知道“全域自研”,當年沒少被人噴,從零跑汽車成立的第一天開始,就決定要自研,朱江明還真是要把“靈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雖然在18年-2022年之間,還是會有很多的質疑,伴隨著零跑汽車,他們認為零跑汽車自研的電子電器架構、智能座艙、智駕、整車結構都平平無奇,特別是在造車新勢力動不動就卷高大上的芯片,一堆企業忙著建自己的充電站,在很多次的采訪當中,媒體朋友們也都在質疑著零跑汽車的自研。
回憶一下,朱江明總是笑對人生,笑看風云,云淡風輕,情緒穩定,就連他自己都說了“零跑汽車看起來像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的人”。
情緒非常穩定,好像也是這幾年在工作中,被用來灌輸最多的一個詞語,如果你身邊但凡有一個情緒相當穩定的人,那該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把所有有關于工作生活中突發事件的情緒都能通過大腦出合理的安排掉,再釋放出解決方法,他就像是個人機,也許對于一家龐大的創業型的汽車公司來說,擁有一個情緒穩定的老板非常重要。
全域自研是一直是零跑汽車的堅持,在這樣的堅持背后,目前整車成本60%零部件都是自研自造,從而也達到了技術降本,規模效應正在逐漸顯現,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三季度的毛利率達到了8.1%。
朱江明說,他有信心,明年實現盈利。
那么我們先掌聲預祝他們成功。
在我看來,朱江明這位已經身經百戰的創業人,他非常會看市場,所謂審時度勢也不過如此,最早的時候C系列就是純電,而零跑汽車也是奔著全系列純電開發的,在那個2022到2023神仙打架的歲月當中,幾乎全部的車企都在標榜自己的車純電綜合工況有多好,冬天在最冷的北方掉電率也不會太高等等類似的。
但其實那個時候比亞迪的DMi已經出來了,大家好像也并沒有選擇特別積極的擁抱混動技術,直至理想汽車的增程在市場上逐漸有了穩定的口碑和銷量后,這個事情發生了轉機,我記得當時去參加零跑汽車C11純電、增程上市發布會的活動時,朱江明在現場說過類似這樣的一句話,因為零跑汽車一開始就是先做純電,零跑汽車自己做電芯,電子架構,所以如果要從純電轉為增程,這件事情遠比增程再去做純電簡單的,他們在中間要消耗掉的所謂成本技術都會很少“,既然如此,市場需求,那么零跑汽車就放手一搏。
而這一步,如今看來賭贏了市場。
雙車戰略,一手純電,一手增程,在消費市場端,讓更多的用戶可以有多種選擇;再加上零跑汽車一直以來都在走性價比路線,也等于是給了零跑汽車在市場銷量上的一道雙保險。
而在我的文中,我也曾經一直強調過,零跑汽車在外觀設計上面沒有特異的去貼合當下非常主流的,各個車企差不多都會有的一些造型設計,有一段時間大家都非常迷戀蔚來第二代設計的”瞇瞇眼“,幾乎出一臺新車就是這樣的設計,一點新意都沒有,但是零跑汽車從來沒有跟風過,在一種的轎車或SUV的外觀設計當中,說實話,零跑汽車的設計是相對突出的,并且他真的非常的適合歐洲市場,就是那種相對中庸,有些克制,成熟那一掛的設計風格,但在配色上也沒有那么的老陳,加上你們要的空間,然后在他們成本可控范圍的座椅舒適,安全,環保;用戶市場需要全景大屏幕,他們就做大;很多人覺得零跑汽車的UI界面太老氣,他們就努力把它做得能夠跟隨當代的年輕用戶。
很多人說零跑汽車的外觀顏色不是灰的,就是湖藍,所以他們增加了紫色和當前市場比較喜歡的墨綠色,而這些能夠實現的前提,就是零跑汽車需要自身先穩定,他不能去玩那些花里胡哨的,花大錢半小事兒,我想這應該是從朱江明那一代創業人一路走過來的一個刻在基因當中的底線。
所以如果你仔細的去分析去回顧這家車企,你真的會覺得他特別可愛。
特別是零跑C16上市之后,把大六座的市場價格打入15-20萬區間,再次深化了家庭出行的概念,當然很多人會說,如果把你的車和理想汽車放在一塊兒,看起來還是需要再努力一下,大家要知道,15萬車和30萬的車,中間可是實打實差了15個W,這件事情你沒有考慮過嗎?
會買領跑汽車,會選擇領跑汽車的用戶,也肯定就是最普通的大眾消費者,他們需要的用車點,首先是在他們能夠花得起錢的前提條件下,希望買到一款什么都有的,還不錯的,好看的,好看的,品質過得去的這樣的一個品牌,可你別說,如果真的要滿足以上這些條件,你要把一款車做好也不簡單;因為市場總會教育我們,消費者越多,你就不能降質量,他們的眼睛都是尺。
所以伴隨著領跑汽車,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詞語,精準。
隨著零跑汽車把它性價比極高的產品一羅列出來,變成矩陣后,朱江明也開始意識到市場銷售端口的覆蓋率,說白了就是你一定要下沉渠道,零跑汽車也必然要去到更多的縣市鄉鎮去開店,因為你的車走得大眾路線,而人民群眾就那兒。在過去的合資品牌時代,豐田曾經有句口號經久不衰,”有路就有豐田車“,可關鍵是你的渠道開的也必須要多,只有這樣在消費者想要去看豐田車的時候才知道路在哪兒。
當C系列整個穩定大盤之后,零跑汽車才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B系列,和斯特蘭蒂斯的合作并不會因為唐唯實的離任產生任何的分歧,恰恰,我們也許需要感謝這位雷厲風行的曾經的CEO,在促成零跑國際這件事情上做了非常大的努力。
此刻我們會突然之間領悟到,浙江人做生意是不是還是有幾把刷子的,特別是浙江金華義烏人,這“中國的義烏,世界的窗口”,也不是吹的;現在大家也許可以了解到朱江明曾經說的“慢就是快”的道理。
這零跑國際一簽,零跑汽車的國際化版圖瞬間打開,比起其他車企需要自己去談資本談投資,有了大靠山就是不太一樣,借助斯特蘭蒂斯的渠道,目前領跑汽車在歐洲已經擁有了300家門店,大家可以認為,但凡有特蘭蒂斯門店的,都可以放零跑汽車,是這樣的一個道理。然后現在呢,還在拓寬亞太、非洲、中東、南美市場,前段日子不是還有一個澳大利亞的車主提了零跑汽車,因為那個地方太遠,他們就搞了一個直升飛機空投的活動,還是挺有噱頭的,而且還上了他們當地的電視臺新聞節目。
在今年的10月份,巴黎車展在現場,零跑汽車的B系列手臺車亮相,有一種東道主發布的味道了,B10這款車的外觀,整體還是有一些家族化的影子在里面,就是沉穩,而且我感覺非常的適配歐洲,因為現在歐洲大部分的車型也相對不是那種特別花里胡哨的,非你是跑車系列,他不一樣,他那個得另說,但正常的家用車型,我們就可以參考類似向沃爾沃,極星這類的,不會有太過于激進的設計,就是非常的適合歐洲這種慢節奏的生活。
其實我一直認為任何事情都沒有什么水到渠成,自由發展,特別是做一個汽車行業,或許在某個量變到質變的環節當中,沒有辦法去受控,但整體的規劃布局肯定也都是在朱江明一次又一次判斷否定當中去形成的,到現在為止朱江明還會開玩笑的說,當年把S01玩砸了。
如果他們的第一款車型并不是那么接近的,想要做一個轎跑類的,而是直接就走小型SUV,緊湊SUV,一個消費市場喜聞樂見的車型,很有可能,他們中間那個過程就不會那么的艱難,可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剛入汽車行業似乎每一個人、每家新車企都需要一個試錯的成本,也許天注定S01就是朱江明他們團隊是錯的成本吧,緊接著誕生的小車T03,就是那款拯救了零跑汽車的小車,也正是因為當時市場突然之間A00級別小車起勢,一切都是為了活下去,所以這款車就這樣子誕生了,如果這款車有自己的生命思考能力,他一定知道自己被創造的價值,就是為了讓這家車企能夠有更多活下去的勇氣和底氣,“我要助他一臂之力”,而T03也真的完成了這樣的一個階段性任務。
我還記得朱江明曾經真的是說過,如果沒有T03的話,那些年的零跑汽車就真的很難了,好在真的,輕舟已過萬重山
從C系列開始到明年要上的備受期待的B系列的B10,這一切似乎就變得水到渠成了,但凡能夠踏入到有規律的行動軌跡當中,我們就會迎著那個勢,不斷地壯大,不斷地變強,就像土星環一樣,只要那個氣流在,我們就會隨著那個慣性不斷地轉圈,不斷地形成自己的那個樣子。
這真的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雖然感覺還是要低調一些,不是總是說“高調死的快”,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在一個情緒穩定的狀態下,開心和悲傷都是時有時,把這些情緒化成動力,化成更加清醒的如何去看待未來的基石,我覺得在零跑這家車企的身上,可以學到很多年輕人對于夢想的一些拼搏的借鑒。
反正對于我來說是非常能夠感同身受的,當然同時作為一個浙江人,我也非常的驕傲,再一次證明了“義烏人就是會做生意的”這個命題。
文|小花姐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