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長都非常關注的問題,而兒童的生長發育又存在一定的規律,充分了解及把握這些規律能幫助家長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營養、成長環境等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那么,到底什么是生長發育?生長發育存在哪些基本規律?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呢?緊跟步伐,跟高骼身高管理課堂一起詳細了解。
生長發育的概念
生長:指細胞的繁殖、增大和細胞間質增加,表現為組織、器官、身體各部分以致全身的大小、長短和重量的增加及身體化學成分的變化,是一個逐漸量變的過程;發育:指人體生理功能的分化和不斷完善,以及體力、智力和心理的發展,是質變的過程;發育成熟:指發育達到一個比較完備的階段個體在形態、生理、心理的是達到成人水平。
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
①生長發育的連續性和階段性
各年齡期是按順序相互銜接,不能跳越,前一個年齡期的發育為后一年齡期的發育奠定必要的基礎。任何一個階段的發育受到障礙,都會對后一階段產生不良影響。
②生長發育的程序性
胎兒和嬰幼兒期發育遵循"頭尾發展律"。從生長速度看,胎兒期頭顱生長最快,嬰兒期軀干增長最快,2~6歲期間下肢增長幅度超過頭顱和軀干。
兒童期、青春期發育遵循"向心律",身體各部的形態發育順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軀干,呈現自下而上,自肢體遠端向中心軀干的規律性變化。
青春期足的生長突增最早開始,也最早停止生長;足突增后小腿開始突增,然后是大腿、骨盆寬、胸寬、肩寬、軀于高,最后是胸壁厚度。上肢突增的順序依次為手、前臂和上臂。手的骨骺愈合也由遠及近,順序表現為指骨末端一中端一近端,掌骨一腕骨一橈骨、尺骨近端。
③生長發育速度的不均衡性和統一性
整個生長期內個體的生長速度有時快,有時慢,是不均衡的。因此,生長發育速度曲線呈波浪式,從胎兒到成人,先后出現兩次生長突增高峰:第一次從胎兒4個月至出生后1年;第二次發生在青春發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兩年左右。
統一性體現在任何一個系統的發育都不是孤立的,任何一種作用于機體的因素都可對多個系統產生影響。例如,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促進肌肉和骨骼發育,也促進呼吸、神經系統功能水平的提高。
兒童生長發育整體上存在這些基本規律,但受營養、環境、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又存在著個體差異,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態,及時采取合適的措施、合理的方式幫助兒童更好的成長。
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①提供充足的營養。保證孩子攝入足夠的營養,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關鍵。家長應確保孩子飲食均衡,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兒童生長發育所需多種營養素;避免過度喂養,以免導致肥胖等問題;挑食、偏食兒童尤其要足量飲奶,特別是營養全面豐富的兒童配方奶粉。
②引導參加體育鍛煉。如跑步、游泳、籃球、跳繩等,防止孩子體重過胖,導致性早熟。防止孩子性早熟還要避免給孩子吃反季節蔬菜水果、人工飼養的家禽等含有類植物雌激素食品等。
③確保充足的睡眠。生長激素大部分在夜間分泌,家長應確保孩子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一般建議學齡前兒童每天睡眠10-12小時,學齡兒童每天睡眠9-11小時。
④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家長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這樣對于孩子的身體、心理發育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⑤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定期體檢,并及時記錄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繪制孩子生長曲線圖,如有異常,及時到生長發育專科門診就診。(謝小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