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常會在某個特定季節或時間段內導致很多人感染,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流感病毒的季節性流行可導致全球平均每年約300萬~500萬重癥病例,29萬~65萬呼吸道疾病相關死亡。
今天我們聊一聊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區別、為什么呼吸道傳染病在秋冬季和冬春季易高發、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以及如何進行呼吸道傳染病多病共防。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區別?
流感和普通感冒雖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下表列出了流感和普通感冒區別:
為什么呼吸道傳染病
在秋冬季和冬春季易高發?
考慮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冬季節空氣干燥,干燥的空氣會使呼吸道黏膜失去水分,變得脆弱,容易受損;干燥的空氣還會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喉痛等癥狀。據統計,在空氣相對濕度低40%時,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會明顯增加。
其二,在低溫環境下,病毒存活時間較長,易通過空氣和飛沫傳播。流感病毒在寒冷環境中可以存活數小時至數天,大大增加了人們感染風險。此外,秋冬季節人們傾向于聚集在室內,如商場、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且空氣流通不暢,易造成病毒傳播和交叉感染。
其三,冬季節人們個人衛生習慣容易松懈。由于天氣寒冷,人們可能減少洗手次數,不注意通風等,這些都易導致病毒傳播。不勤洗手會使手部病毒和細菌通過觸摸口鼻等部位進入人體,引發感染。
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
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感、新冠病毒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水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肺炎支原體感染等。隨著秋冬季來臨,流感活動可能會有所上升,在學校等人群聚集場所聚集性疫情發生的風險升高,肺炎支原體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普通冠狀病毒感染及鼻病毒感染等在秋冬季和冬春季發生共同或交替流行的風險高。
如何進行呼吸道傳染病多病共防?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的疫苗可預防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水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肺炎球菌感染、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等。
通常接種流感疫苗 2 ~ 4 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目前我市各接種門診在整個流行季節都可以提供免疫接種服務。所有6月齡及以上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兒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
采取日常防護和公共衛生措施也可以有效實現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病共防,包括:
1.避免擁擠場所:在傳染病高發期要盡量減少前往大型人群聚集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
2.科學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場所,以及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癥狀時建議佩戴口罩。
3.做好手衛生:正確洗手、勤洗手可以阻斷許多傳染病的傳播,特別是在接觸公共物品、飯前便后以及咳嗽、打噴嚏后,要徹底清潔雙手,且避免用臟手接觸口、眼、鼻。
4.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早睡早起規律生活,保證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增強身體免疫力。加強飲食衛生管理,少吃生冷食品,不吃不潔飲食。穿著適量,根據環境和場合適當加減,并適當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健康科普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轉發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