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真如流水,不知不覺間,圣誕節又到了。
感覺今年的圣誕氛圍特別淡,不僅商家沒搞什么促銷活動,網絡上也沒什么人談及,就連過去經常有人談起的話題“抵制圣誕不如抵制混蛋”也不見有人再說了。
也對,在一個廣告圖案上帶有太陽都被小粉紅、戰狼罵做“漢奸”“媚日”的時候,在商場門口豎起一個圣誕樹這不是主動往槍口上撞嗎?
2021年圣誕節,胡錫進就撞到了這個槍口。
事情起因就在平安夜老胡發的微博:“往年的平安夜,我都是回家看父母。之前是開車送他們去教堂,后來他們太老了,我就在家里陪他們吃飯。最近這些年社會上對圣誕節有爭議,但對我來說,平安夜首先是我與老人的團聚之夜,他們年輕時就是基督徒,整個村子都是,我尊重他們的信仰。今夜我不用回去看他們了。此時我坐在一個很熱鬧的地方,周圍是音樂,人們的歡聲笑語,這一切壓著我心頭對他們的思念和凄涼,不讓它們過多地泛起。祝福父母在他們的天國里盡享安康。”
一個奇葩“炮兵楊昭友”聲討胡錫進,說他“不是共產黨人,是骨子里的基督徒。”烏有之鄉更厲害,大字報文章《新時代的中國輿論建設,從清逐胡錫進開始》,似乎胡錫進不除,新時代的中國輿論就建設不起來。
剛從閉關中出來的老胡,今年大概率不會再碰這個邊吧。
確實,好長時間了,每到這個時候,網上總有人發聲,提出要抵制圣誕,抵制洋節。某些警惕性特高的“愛國斗士”,還能從“圣誕節”中嗅出一絲危險的氣味,進而將其上升到事關文化侵略、提防顏色革命、提防境外勢力、提防第五縱隊、維護國家安全的的高度。曾有張圖片在網上瘋傳,把圣誕節、平安夜和八國聯軍扯在一起,真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凡是了解點基督教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徹頭徹尾的胡說八道。
可就是這樣的謊言、這樣的胡說八道,很多人卻信以為真。看朋友圈,不乏教師、醫生職業的人也都在轉發,有的教師還用來教育自己的學生。
也許是覺得八國聯軍是清朝時候的事,火力不夠猛,殺傷力不夠大,于是又有人把平安夜和當年志愿軍長津湖戰役聯系到一起。
沒錯,平安夜也是長津湖戰役勝利紀念日,但正如胡錫進說的那樣:“一些人提醒今天是長津湖戰役勝利紀念日,這很正能量。但是如果強調今天只能當長津湖戰役勝利紀念日來過,而不能把它當通常意義的平安夜來過,搞這樣的對立,就是不對的了。這有悖常情、常理,也與國家的宗教事務政策南轅北轍,與公眾的消費意愿南轅北轍。”那么多革命先烈流血犧牲,不正是為了今天的老百姓能過上包括平安夜、圣誕節、春節、元旦在內這樣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日子嗎?
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圣誕節進入中國,尤其是經過這么多年的演化,已經從一個宗教性節日,變成一個大眾消費、娛樂的日子,和它原來的宗教節日、宗教性幾乎沒有多大關系。不信,你問問街頭小青年,有幾個人知道基督、知道耶穌?商家趁這個機會多賺點,小伙趁這個機會追求女朋友,完全是一片人間煙火氣嘛。就是找個由頭出來吃喝玩樂一番。
這就對了,就是讓你找個由頭出來吃喝玩樂。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列出了明年的九大重點任務,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首位,更將提振消費放在提高投資之前,體現國家層面對消費需求的重視。利用圣誕節搞搞促銷,拉動一下民間消費,形成一個小高潮,是符合國家大政方針的,也是符合老百姓消費需求的。
如果因為過一把圣誕節,就被扣上“數典忘祖,賣祖求榮”的帽子,甚至上綱上線為“漢奸”“洋奴”,要國安來抓“間諜”,就有點扯了。感情敵對勢力都會透過洋節滲透,平時他們都睡大覺是吧?
我覺得這樣說的人,就是為了顯示自己多“革命”、多“正確”、多“愛國”、多“反美西”,骨子里是看不得中國好,看不得中國老百姓好。
說他們是文革余孽、極左殘余,不算委屈他們。
筆者不是基督徒,但還是希望能在這節日里沾沾“洋”氣,感受一下節日氣氛,舒散一下心情。更重要的是,希望社會總體氛圍別那么嚴肅、蕭殺,弦別老繃得那么緊,寬松、放松、輕松,寬容、包容、兼容,這才是一個社會的正常狀態。
讓我們大家都勇敢地說一聲:圣誕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