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樹”的意義
(源于成都都江堰公安真實事件)
厚樸葉入藥可以消腫止痛,當柴可以引火燃燒。
(點擊觀看)
【“龍溪村”大山中的彩林】
“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厚樸林里,這獨有的清香沁人心脾。此時的落葉,干后褪成褐黃色蜷曲起來,灶下生火時一點就著”。
我是第一次來到龍溪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大片的厚樸林。
大山里,副所長付剛、社區民警侯青松帶領我在“深林秘境”中開車穿梭,繞過一個又一個險峻彎道。
雨剛過,我盡情呼吸著山間的新鮮空氣,腳下的土地變得粘稠而親密,仿佛剛有了羈絆,就想著向我傾訴。
“提到故鄉,我就會想起在很多年前的夏末秋初,和爺爺去撿拾干透的樹葉和枝丫來生火做飯的情景”。
高中女孩木槿生活在龍溪村。
父母務農,種植玉米、獼猴桃還有厚樸樹,母親患有慢性疾病需要常年吃藥,木槿還要照顧高齡的爺爺,日子緊巴巴的,忙碌而踏實。
家里到學校有27公里路程。
大山深處,父親騎著三輪摩托車凌晨7點出發,木槿蹲坐在貨斗里,隨著山路搖搖晃晃一個多小時,每天往返,四季如此。
從厚樸林到城市,再從城市到厚樸林。
溫度在變換,景色在變換,感受在變換。木槿說,除了陪爺爺在厚樸林里撿拾葉子閑聊以外,最輕松的時光就是去學校讀書。
事實上,木槿確實爭氣,初中成績常年位居班級“第一”的她,憑借優異成績,被一所“省重點”高中破格錄取。
【環境雖然艱苦,但木槿熱愛閱讀,刻苦認真】
“落葉把它們一齊遮蔽,如同繃帶暫時看護傷口的不堪”。
冬至,放學時的木槿穿著厚棉襖如同往常蜷縮在三輪車后排,突然不知為何,她把臉埋進父親后背,抱著一聲不發,直到望見山里熟悉的厚樸林時才把臉微微松開。
“木槿大了,獨立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了。可以讓她坐公交車到家附近,然后你再騎車去接她,你也輕松些。”——付剛、侯青松對這個家庭格外關注,時常帶著生活必需品前來探望,了解木槿的近況。
父親很著急,卻又支支吾吾說不出來個所以然。木槿總會出來幫父親解釋,跟兩位熟悉的叔叔閑聊一會兒,再回到房間學習。
木槿父親依舊堅持每天騎車一個多小時去學校接送木槿,木槿也沒有拒絕,在他看來,這是他愛木槿、關心木槿的表達方式。
執拗、真誠又熾熱。
“成熟的秋不再似青春期的夏,動不動哭泣,它習慣把萬里無云的晴掛在天空”。
成長的無序,現實的煩惱,增加的壓力。
青春期的木槿懂得了隱藏,把心事裝在心底,把萬里無云掛在晴空。
高一剛過兩個月,木槿在學校廁所自傷,被老師及時發現,醫院確診“重度抑郁癥”。
本著一切以健康為重,老師建議木槿先回家治療,休養好了再回學校繼續讀書。
“我、爺爺還有厚樸樹們擔任著土地的護士,定期為它拆換繃帶”。
就這樣,木槿回到她熟悉的厚樸林,回到了爺爺身邊。
善良又敏感的人最容易被復雜情緒所困擾,一天晚上,木槿離家出走,父親發現時已是深夜9點,派出所全警動員,聯合支援警力、消防救援力量、村組干部,在大山里徹夜尋找,不敢遺落任何一個角落。
“隆隆隆……”
淅瀝雨聲與隆隆響雷在悠長山谷里回蕩,聲響夾雜著復雜情緒,不安于所有人心中漸起。
“找到啦!找到啦!”
次日凌晨6點,木槿躺在山洞里渾身濕透,幾乎沒有意識。
“救……命……”高燒的她嘴里低聲喃喃,字詞因虛弱而模糊不清,在場的人心如刀絞。
民警與救援人員輪換背著木槿,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將她送到救護車上,陪同去到醫院。
這個時節的厚樸樹抖落著一身的負累,葉子沉沉壓在地上,成了泥土的“繃帶”,可木槿的心中卻短暫丟失了那一份“希望”。
“我想讀書,我不想認輸。”木槿在家里留下字條。
“來不及回頭,我一邊大聲說好,一邊飛速奔向目的地”。
為了實現木槿的心愿,付剛、侯青松多次與學校對接溝通。
最終,在保證木槿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大家一致同意“遠程教學”方案,共同出力,組建“關心關愛小組”,與社會愛心人士一起,為木槿購買了遠程教學設備,將網線牽到了大山里。
于是,木槿一邊治療一邊學習,勤奮努力的她沒有落下任何一堂課。
派出所自行組織捐款,第一次就募集到4000余元,大家攜帶著米、面、水果等生活必需品,輪番前去木槿家中探望,陪木槿談心,解答成長的疑惑,協同村組干部一起為家里申請“低保”盡力解決生活困難——叔叔阿姨的關心,讓木槿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心關注,那是溫暖的家人般的力量,那是動力與希望。
“仰望,云彩千變萬化;俯視,是螞蟻以草為樹的縮小版世界。要怎樣才能算是覽盡這里的風景呢?這里是連綿起伏的青山擁有一望無際的山林,每個清晨與日暮,每處肆意生長的陽光和猝不及防的雨落,明明是同樣的地點,景色卻總不相同”。
兩年時光匆匆而過。
雖然還是那一片厚樸林,但木槿看待這個世界的視角,變得更加地豐富、清晰——從清晨到日落,她看到了恣意閃耀的日光,看到了平和寧靜的雨落,縱使萬事萬物有著喜怒哀樂,在行走得愈發堅定的木槿眼中,也是令人動容的熱鬧。
9月,木槿通過高考成功進入心儀大學,派出所再次組織捐款募得4850元,親自交到木槿手上。
進入大學的木槿除了學習,依舊會勤工儉學補貼日常用度。她常給派出所和關心著她的叔叔阿姨打電話,激動分享著自己在大學遇到的新鮮事。
木槿積極參加文藝活動,喜愛閱讀的她,文采斐然,一手好字——2024年,木槿在《中國青年作家報》刊發了署名文章。
【木槿考上大學后,民警與社區工作人員前來祝賀、鼓勵】
“少有人選擇拾起光滑翠綠的桂樹葉子,人們專愛挑選那些擁有缺口,因而形狀與別葉不同的殘廢葉片,或者被歲月顏料潑成亂七八糟的紅點、黃點交雜的老葉子”。
年輕的木槿逐漸認識到歲月旅程的真正意義,離開家鄉的她,還是會經常想念龍溪村,想念派出所的叔叔阿姨,以及那一片陪伴她良久良久的厚樸林。
而厚樸葉便是覆蓋土壤中的自我療愈,是從陌生到熟悉的暖心關懷,是重塑心智,提起勇氣,向善迎光,相信翻山越嶺之后,更有璀璨的風景。
【厚樸葉是“繃帶”,是自我療愈,是他人關懷】
“所以我說,樹葉一定是大地的繃帶,唯有它們才具備心靈療愈的能量”。
揮灑天地的底色,凝視生命的意義,也描摹心中的光彩。
愿木槿在前路迸發向上力量,在灼灼光華中肆意綻放生命的色彩。
人物簡介:
付剛,男,中共黨員,都江堰市公安局龍池派出所副所長,二級警督。從警以來,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多次受到成都市公安局及都江堰市公安局嘉獎表彰。2024年07月,被成都市公安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侯青松,男,中共黨員,都江堰市公安局龍池派出所二級警長。從警以來,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多次受到成都市公安局及都江堰市公安局嘉獎表彰。
素材來源:龍池派出所
圖文:鄒沛
視頻:楊齡溶
都江堰公安
主 編 | 高 赟
責任編輯 | 黃國華
執行編輯 | 鄒 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