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國民黨殘余部隊在大涼山肆意煽動百姓,嚴重威脅周邊的百姓的生命與財產安全,中央得知后,派西康軍區副政委魯瑞林前去剿滅平息。
幾番戰斗后,反動派和匪徒被打跑了,大涼山就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是黑彝部落的奴隸。但一位老者卻引起了解放軍的注意,因為那名老者竟然是名漢人。
于是解放軍便詢問了這名老者,想知道他的情況,解放軍的態度很是溫和耐心,這讓老者感覺很是親切,便夸贊他們像自己曾經見過的紅軍。解放軍向老者解釋解放軍就是曾經的紅軍,并詢問老者過去是怎么見到紅軍的?
也許是再次見到漢人,也許是再次見到了“紅軍”,這個平時少言少語的老者開始向解放軍講起了自己過往與紅軍的一段經歷。聽完老者的講述后,解放軍大吃一驚,而隨軍的記者將老者的經歷寫了下來。而魯瑞林看到后,就立刻上報給了中央,中央特意派人將老者送回了老家,彭德懷元帥后來還親自看望了老者。
那么這位老者究竟是誰?他與紅軍之間有著怎樣的過往呢?
這名老者叫帥仕高,1911年生,四川省石棉縣安順縣人,靠擺渡維持生計,憑借著高超的擺渡技術,被當地的人稱為“船王”。
1934年由于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了轉移之路——長征。1935年紅軍來到了大渡河南岸,需要渡大渡河。但是大渡河河寬三百多米,到了汛期更是能達到五百多米,而紅軍來得不巧,此時是大渡河的汛期時段。
而國民黨搶先就把這里的船和船夫以及糧食都運到了大渡河北岸,還要將南岸的房子都燒了,嚴防紅軍渡河,但賴子忠卻使這件事有了轉機。
賴子忠是當地的一名地主,安順的大部分資產都屬于他,他配合國民黨將那些船夫、船只和糧食送到北岸后,實在是舍不得南岸家里這些動不了的資產,于是就買通了國民黨軍官,給他留了一只船。想著紅軍來了,他就燒了那些房子渡河過去,紅軍不來那剛剛稱他的意。
可是紅軍來了后,20分鐘就解決了駐守在鎮子上的國民黨,賴子忠還沒來得及跑,就連人帶船被紅軍拿下了。
賴子忠的船也成了紅軍唯一的交通工具,但是大渡河水流急,礁石暗礁多,又十分寬廣,這要沒有當地有經驗的船夫,可是很難渡過去。于是紅軍便向當地的老鄉詢問,但老鄉告訴他們,有經驗的老船夫都給弄到對岸了,只有一名年輕的船夫叫帥仕高,技術不輸老船夫。
等紅軍找到帥仕高家,帥仕高卻房門緊閉,叫不出來。原來帥仕高平日里聽到對紅軍最多的宣傳就是“殺人不眨眼的赤匪”,再加上這里的國軍對百姓的欺壓,帥仕高可不敢開這個門。
喊話的紅軍顯然也想到了,便對帥仕高曉之以情,說:“老板,你不要害怕,我們紅軍和你們一樣,都是農民出身,幫農民打天下的。”
高仕帥偷偷從門縫里打量著,看紅軍的衣著確實破舊,心里的戒備少了一點。
喊話的紅軍又繼續道:“老板,你放心,我們公平交易。”
帥仕高被紅軍的真誠打動了,當晚就找了幾個熟識的船夫準備一起撐船。
第二天早上,飽餐一頓的船夫準備上船,卻發現漲水了,盡管他們這“五月漲水不渡船”,但帥仕高他們看到期待的紅軍戰士,也不管那么多了。
帥仕高他們四名船夫站好位置后,紅軍選出來的17名勇士上了船,而后帥仕高他們合力劃船,可剛離開南岸不久,對岸的國民黨就發現了,對小船展開了進攻。
紅軍極力反擊,讓帥仕高他們先躲在后面,但帥仕高他們還是冒著槍林彈雨奮力劃起,等船到了河心,帥仕高憑借著經驗發現了由于漲水現在只剩下一個頭的礁石,眼見船越靠越近,那里也在敵人的射擊范圍內。
幸運的是,南岸的紅軍用炮向敵人打去掩護了船只,而帥仕高則帶領三名船工綁上繩子跳下船,用身體頂著船想繞開暗礁。離開了暗礁后,在南岸戰士的掩護下,船只終于迅速到達北岸,而這時倉皇逃竄的國民黨向他們這里扔下了一枚手榴彈,就掉在帥仕高他們身邊,帥仕高他們驚慌不已,還好忙著逃竄的國民黨忘記拉引線了,船上的戰士們迅速下船,沖向敵人。
經過一番交戰,紅軍獲得了北岸的一小部分控制權,同時又繳獲了幾艘船,帥仕高他們一人撐著一只船返回對岸。而附近的船工和百姓聽了紅軍的作為后,也陸續趕了回來,在帥仕高他們的勸說下,更多的船工加入了帥仕高他們行動中去。最后他們組成了77人的隊伍,分成四組晝夜不停地劃船,經過七天七夜送去了七千余人。
但紅軍隊伍有兩萬多人,時間來不及,最后在當地的一名秀才的建議下,紅軍決定從瀘定橋渡河。在北岸的七千名戰士牽制住國民黨,還沒渡河的沿河而上飛奪瀘定橋。最后北岸的國軍背腹受敵,我軍成功搶奪了瀘定橋,順利渡過大渡河,保存了紅軍的兵力。
而后彭德懷遠水找到帥仕高,將八塊大洋給了帥仕高作為酬謝,踏上了新的征程。紅軍走后不久,國民黨卷土重來,氣憤的國民黨要抓捕那些幫助紅軍渡河的船夫們,帥仕高就是名單上的第一個人。
帥仕高他們無奈之下只能逃亡外地,本以為躲個幾天就好,但沒想到惱羞成怒的國民黨一直都在追捕他們,帥仕高他們只好在外地做短工謀生。而帥仕高的家人,都被國民黨抓了起來,備受折磨,帥仕高的父親最后死在了獄中。
帥仕高走投無路之下,自賣為奴,給彝族的一個大地主家養馬放牛,吃住都在牛棚,時間長了,帥仕高的一只眼睛被細菌感染,就這樣帥仕高過了十來年的奴隸生活,不知世事。
1950年代,劉伯承到安順考察,得知了當年幫助過紅軍的船夫們都被迫流落他鄉,于是便派人尋找這些功臣,一些活著的船夫回到了家鄉。但始終沒有帥仕高的下落,而彭德懷元帥得知帥仕高以及他的家人情況后,就下令一定要找到帥仕高,但依舊沒有任何線索。
直到1952年大涼山剿匪,帥仕高這才被找到,當時的帥仕高不過四十多歲,但由于十多年的奴隸生活,被折磨得像一名老人。帥仕高的消息被上報給中央后,因為劉伯承忙著建立軍事學院,彭德懷元帥還在朝鮮打仗,于是中央只回電讓他們解決好帥仕高的生活。而帥仕高回到家鄉后,被分了房子和地,最后成家有了孩子。
1955年紅軍強渡大渡河二十周年紀念活動,帥仕高被彭德懷元帥派人接到了北京參加了活動,但由于彭德懷忙于工作,兩人并未見上。
1965年,彭德懷元帥在石棉視察,去當地醫院看望了治療眼疾的帥仕高,兩個人拉著手聊了許久,最后彭德懷執意要給帥仕高30塊錢,帥仕高推脫不下收了,彭德懷走后還派人給帥仕高送了一部收音機解悶。
改革開放后,楊得志和楊成武等開國將軍,都來看望了帥仕高,給他帶了一些生活用品,表示敬意,而這些東西最后都被帥仕高珍藏,成了傳家寶,而帥仕高的孫子在帥仕高的影響下,成了一名軍人。
1995年,帥仕高病逝,終年84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