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后,隨著中國的抗日戰爭以及包括中國抗戰在內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消息不斷頻傳,德國法西斯也迅速崩潰垮臺,日本帝國主義被迫同意簽字投降。
讓我們先看一看,從各個戰場傳來的勝利消息。
歐洲戰場上,自1 月12日起,蘇聯紅軍和美、英軍隊對德軍展開了全面的進攻。4 月30日,希特勒在絕望中自殺。5 月2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5 月8 日,德國無條件投降。與此同時,意大利人民在北部起義,墨索里尼被游擊隊活捉并處以死刑。德、意法西斯垮臺。
(圖片來源網絡)
亞洲太平洋戰場上,中國和美、英等同盟國軍隊也取得階段性勝利。
中國敵后抗日戰場上,從1945年1 月至6 月間,敵后軍民發動了春季和夏季攻勢,八路軍、新四軍部隊共殲滅日偽軍16萬余人,收復縣城61座,迫使日軍收縮至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及沿海重要地區。
正面戰場上,1945年春,國民黨軍與日軍華北方面軍在豫西鄂北(老河口戰役)和湘西進行交戰,共殲滅日軍2萬余人。同年4 月,全部收復了桂柳地區,正面戰場開始由防守轉向反攻。
從1945年3 月9 日至6 月15日,美國對日本東京、川崎、名古屋等6個大工業城市進行了19次轟炸,投擲燃燒彈4 萬余噸,使日本的工業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同時,從6 月開始直到戰爭結束,美軍對日本98個中小城市進行了轟炸,給日本各行各業也造成嚴重的損壞。
1945年7 月15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試驗原子彈爆炸成功,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邱吉爾認為使用原子武器須聯合中國。美、英兩國征得中國同意后,于1945年7 月26日中美英三國向全世界發表了著名的《波茨坦公告》。
(圖片來源網絡)
8 月2 日,美國下達了投擲原子彈的命令。8 月6 日,美國攜有原子彈的飛機從提尼安島起飛,在廣島上空扔下了第一顆原子彈,使整個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死傷13萬余人。
受氣象條件的影響,原定于8 月11日在日本小倉投擲第二顆原子彈,決定提前到9 日。但是9 日的氣象條件仍未好轉,無法發現目標,于是臨時決定投在長崎上空扔下了第二顆原子彈,死傷人數在7 萬人以上。
(圖片來源網絡)
中、美、英三國《波茨坦公告》發表后,日本企圖通過蘇聯的斡旋,在對日本有利一些的條件下結束戰爭。
但讓日本始料未及是,斯大林讓莫洛托夫于8月8日接見日本駐蘇大使佐藤,要求佐藤向日本政府,轉達蘇聯對日宣戰的宣言,日本的最后一線希望徹底破滅了。
(圖片來源網絡)
蘇聯紅軍調動總計達150 余萬人的兵力,準備從西、東、北3個方向,同時向日本關東軍發起攻擊,并在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實施登陸作戰。
此時的日本關東軍轄有第一、第三方面軍、6 個集團軍和1個航空軍,共24個師團、12個旅團,約70余萬人。另有偽滿軍和偽蒙軍20余萬人,日偽軍總兵力近100 萬。在邊境線上,共構筑永久性工事和土木建筑的發射點8000余個,具有較強的對抗防御能力。
但出乎日軍預料的是,到8 月14日,蘇聯紅軍僅用6 天時間,就在不同的方向上完成了對沈陽、長春、吉林、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日軍的分割包圍。
(圖片來源網絡)
蘇聯紅軍加入對日作戰,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進程。感到大勢已去的日本裕仁天皇,于8月15日宣布日本投降。
1945年8 月9 日以后,在中國戰場的大反攻中,由于受國情所限,國共兩黨在抗戰中的地位的不同,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戰場的全面反攻。時間雖然短暫,但其作用和地位卻是不可磨滅的。
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遵循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毛澤東、朱德的命令,立即展開了對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日偽軍占領的大中城鎮及交通要道的猛烈進攻。共殲滅日軍1.37萬余人,偽軍38.5萬余人,繳獲槍支24.3萬余枝,機槍5000余挺,火炮1300余門,收復縣以上城市250多個,取得了全面反攻的重大勝利。
(圖片來源網絡)
同時,東北抗日聯軍在大反攻中配合蘇聯紅軍解放了全東北。
一度囂張的日本政府對于中國、美國和英國共同發表的《波茨坦公告》,直接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的。直到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和蘇聯對日宣戰后,才重新考慮接受《波茨坦公告》,并宣告投降。
經過在日本內閣和御前會議上的激烈討論,于8月10日上午,日本外務省將《關于接受美、英、中三國共同公告的照會》,拍發給駐瑞士公使加瀨及駐瑞典公使岡本,令其轉達給美、英、蘇、中四國。
同盟國方面反應是迅速的。11日,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將中、美、英、蘇四國對日乞降照會的復文,送交瑞士公使館代辦葛拉斯理,托其轉達日本政府。
在8月14日最后一次御前會議后,裕仁天皇頒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詔書,并致電美、英、中、蘇四國。15日,裕仁天皇公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詔書。16日,大本營下達了向同盟國投降的命令。
(圖片來源網絡)
盟軍方面,麥克阿瑟元帥指示盟軍先遣部隊在8 月26日空運到東京。中國代表徐永昌上將及美、蘇兩國代表乘美艦于8 月31日抵達日本橫濱。9 月2 日,在美國主力艦“密蘇里”號上,日本政府全權代表重光葵、大本營全權代表梅津美治郎分別在投降書上簽字。美國代表尼米茲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及英、蘇各國代表相繼簽字,盟國正式接受日本無條件投降。
同時,于9 月9 日在中國戰區南京舉行日軍受降儀式。當日9 時,何應欽為代表在南京主持了中國戰區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典禮,完成了具有歷史性的日本投降書簽字儀式。標志著中國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結束。
(圖片來源網絡)
在中國全面抗日戰爆發后,中國人民共殲滅日軍150余萬人。日本戰敗后,向中國投降的日軍128.3萬余人。另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軍隊共殲滅偽軍118.6 萬余人。
注:文中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