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是由紅色攝影師之稱的沙飛拍攝于1939年。由下屬于晉察冀第三軍分區的唐縣、定北、曲陽三縣的抗日婦女救國會主任組成一個工作組,到曲陽縣武家灣一帶工作調研,與當地村婦救會干部一起探討工作的照片。當時,三名縣婦救會主任衣著與農村婦女一樣的服裝,在十分簡陋的桌子前辦公,真實的再現了艱苦環境。這與電視劇中的那些八路軍女干部整齊漂亮的服裝形成強烈的反差。
唐縣是革命老區,1937年10月建立唐縣人民抗日武裝自衛委員會,并設婦女部。一九三八年“三八”節前夕成立唐縣婦女抗日救國會。并很快在區村建立了婦救會和婦女武裝自衛隊。到一九三九年初,全縣共有二百多個建立起婦女自衛隊。全縣有10萬多名婦女投身到抗戰中去,其中,有1302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全縣婦女每年為部隊做軍鞋五萬多雙,8年40萬雙。每年向部隊運送軍糧329萬斤,有221967人參加支前,抬擔架7586次,運送物資21083次。1940年在民主選舉中,選舉出晉察冀邊區第一位女縣長陳舜玉。真正頂起了半邊天,為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
定北縣縣佐公署(定縣北部,現為定州市)于1938年6月1日在唐縣白沙村成立,并同時成立定北縣抗日救國會。積極完善區村兩級婦救會,動員婦女同志參加自衛隊。到年底,婦救會會員達到3萬人。為軍隊做軍鞋、軍襪各八九萬雙。到1942年定北縣劃入定唐縣。
曲陽縣是革命老區。1937年10月下旬,曲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并同時建立縣婦救會。上級委派田玉梅、張希謙擔任婦救會主任和副主任。很快在全縣建立了區村婦救會。并動員婦女同志積極參加抗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