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美國的“造車新勢力”Lucid的工程師說,已經購買了中國的蔚來、小米、極氪等公司的電動車,打算通過測試和拆解中國電動車,學習中國新能源車的工藝水平和數字化,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這名工程師還強調:中國汽車在數字技術上具有核心優勢,研發速度快,工作能力出色。
此前,日本汽車研究院就買了蔚來、比亞迪的很多車,拿回去拆解研究,甚至集結成書、公開展覽,督促日本的汽車公司加快學習,趕超中國新能源技術。
從全球汽車產業領先的國家都學中國新能源車,可以看出中國智能電動車產業實現彎道超車,已經成為事實。
的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近年來取得了非同小可的進步。在剛剛過去的1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126.8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0.5%。2024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達到959.4萬輛,同比增長41.2%。
而且在科技創新層面,中國新能源汽車也是走在全球前列,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以其更小的體積、更長的壽命、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脫穎而出,旗下仰望U8能實現原地掉頭、在水中行駛。華為的鴻蒙智行則將汽車的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今年蔚來舉辦的NIO Day上,蔚來發布了十年來的技術結晶之作——智能行政旗艦ET9,用全球創新科技定義了一款新時代的行政旗艦,代表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又一巔峰。
蔚來ET9獲得中國首個線控轉向量產認證,目前全世界搭載這項技術的量產車型,僅有特斯拉Cybertruck與蔚來ET9這兩款車。蔚來攻破線控轉向技術,其實是為所有中國車企開路,助力中國汽車行業掌握線控轉向技術話語權。
這款車還集成式液壓全主動智能懸架,首次實現將減振器與主動式懸架電驅單元高度集成,可以在1毫秒內完成信息處理、計算和響應,最快0.4秒將車輛抬升50mm,是空氣彈簧調節速度的60倍,讓用戶擁有“零俯仰、零顛簸、零側傾”的駕乘舒適體驗。
蔚來能做到這些,都要歸功于持續不斷的研發技術投入。十年間,蔚來在研發領域的累計投入超過530億元,構建了12項全棧技術布局,專利申請總數超9,500件,更是研發出了全球首款智駕芯片神璣NX9031和中國首個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天樞,技術研發和產品體驗始終走在行業前列。
談到研發,里面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2020年,蔚來收到用戶在低溫環境下會出現網絡連接不穩定、偶有斷網的抱怨,經核查發現是意大利供應商提供的黑盒出現問題,但蔚來無法讀取代碼,經溝通花了將近1個月才定位到問題代碼,解決掉問題。經此事件,蔚來意識到掌握底層軟件的重要性,開始全盤思考構建底層操作系統。SkyOS · 天樞從設計伊始,就要求做到不依賴外部的全棧自主可控。
此次NIO Day上還發布了第三品牌螢火蟲,意味著蔚來明年將會實現一套研發體系支撐三個品牌,將步入更強勢的品牌周期。而且蔚來建立的2800多座換電站、170多家家牛屋,更是為車主帶來了良好的電車使用體驗與服務,蔚來的增長潛力真的不可限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