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內戰過去十多天了,結果是反政府軍取得巨大成功,建立了新政府,而前總統巴沙爾已經流落他國了。
敘利亞是世界強國的角逐場,美國、俄羅斯、土耳其、以色列、伊朗等紛紛在這個角逐場爭奪利益。
而這次敘利亞內戰,讓人意外的是:俄羅斯和伊朗放棄了敘利亞,土耳其和以色列獲益良多。
俄羅斯放棄敘利亞,是因為抽不開身,被俄烏戰場牽制,那伊朗為何要放棄敘利亞?這難道不是一個“昏招”嗎?
如果你仔細梳理了敘利亞各方博弈的情況,你就會得出一個結論:伊朗放棄敘利亞并不是一個昏招,而是伊朗在無奈之下做出的理性選擇。
1、2003年之后,伊朗開始布局中東,包括敘利亞
七十年代底,中東大國伊朗發生了“伊斯蘭革命”,霍梅尼這個宗教領袖,帶著無數支持他的人,推翻了當時支持世俗化且親近美國的巴列維政府。
那一刻,伊朗再次成為“政教合一”的國家。很多伊朗人歡欣鼓舞,認為,屬于伊朗的新時代開始了。但是,面對著新生,困難也隨之而至。
霍梅尼剛上臺,“兩伊戰爭”就翩然而至,是伊拉克薩達姆政府挑起的。
這無法回避,只能開打。
這一打就是八年。八年的戰爭,讓伊朗和伊拉克的損耗都是非常巨大。
1990年,薩達姆為了快速回血,強勢出擊科威特。
這舉動一點不奇怪,科威特石油多,有錢,而且還有伊拉克大量的債權。伊拉克只要把科威特納入懷中,不僅不會欠科威特的錢了,伊拉克的國庫也會迅速充盈。
薩達姆認為這是極好的策略,為此,他還找了侵略科威特的歷史法理依據,說科威特歷史中曾屬于伊拉克。
伊拉克玩火的舉動,徹底惹火了美國等西方大國,因為嚴重影響美歐在中東的石油利益。就此,美國等西方國家發動了“第一次海灣戰爭”。這一場戰爭,薩達姆帶領下的伊拉克被打慘了。
從1991年后起,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降低,而美國繼續打壓和制裁,薩達姆政府在中東地區茍延殘喘地活著。
2003年3月,第二次海灣戰爭爆發(稱伊拉克戰爭),這次,不是伊拉克侵略他國了,純粹就是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揍伊拉克人。
戰爭是一邊倒地,伊拉克敗的一塌糊涂,薩達姆也被活捉了。
強勢的薩達姆政府倒下了,讓伊朗人看到了希望,畢竟,伊拉克有大量的“什葉派”民眾。
從2003年起,伊朗人開始布局中東,企圖重現波斯帝國的輝煌。
到2020年前,伊朗人已經形成了“什葉派之弧”,也門胡賽武裝、哈馬斯武裝、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政府、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都成為了伊朗控制中東的重要一環。
這其中,伊朗在敘利亞的布局,非常重要。
敘利亞這個國家,接壤土耳其、伊拉克、以色列等國家,還有地中海的出???。
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敘利亞的命運:各國會將這里當成博弈的大操場。
伊朗如果要圖大發展,布局敘利亞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有布局這里,才能讓未來的伊朗獲得更多的政治利益。
2、2011年之后,伊朗支持敘利亞的力度變大!
從2011年后的“阿拉伯之春”起,敘利亞內戰爆發,美國支持北邊的庫爾德人,土耳其人也支持反政府武裝,而伊朗和俄羅斯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
經過博弈,最后,美國人控制了敘利亞主要的產油區和產糧區,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軍掌控的資源有限。
從地圖看,阿薩德政府貌似控制了敘利亞大片的土地,但是,這些都難以掩蓋巴沙爾政府的三大不足:
一是,巴沙爾父子前后執政四五十年,體制僵化,既得利益者不少,貪腐很多,政府效率變低。二是,因為無法控制北部的產油區、產糧區,這讓敘利亞的GDP非常難看,生存非常不易,發展無從談起。國內民眾生活困苦,公務員系統,包括軍人,收入非常可憐。
三是,為了生存,阿薩德政府需要依靠外力維持國家的運轉,這個外力就是俄羅斯、伊朗和聯合國的一些資助。主要還是要依靠俄羅斯、伊朗。
為了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用兩個例子來說明:
一是,2011年后的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就像得了重大疾病,全靠俄羅斯、伊朗輸血支撐,如果沒有俄羅斯和伊朗,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早就倒了。
二是,2011年后的敘利亞政府,就像得了嚴重的糖尿病,靠機體自身已經不能解決問題,要靠外來的支援“胰島素”,才能活命。而俄羅斯、伊朗就是敘利亞政府的“胰島素”。
敘利亞的軍備需要俄羅斯、伊朗支援,敘利亞的一部分生存資金也需要俄羅斯、伊朗支援。如此的阿薩德政府,太難了。
一個財政主要靠外界支持,內部腐化嚴重,民眾又極度貧窮的國家,倒下去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一個人沒有了自我造血功能,活不了多久。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我造血功能,也不好長期生存。
這樣說吧,這十多年,是俄羅斯和伊朗抬著敘利亞這個重病患者在歲月中前行的。
但是,2024年這一次,情況不一樣了。
3、2024年年底,伊朗因為情勢所逼,做了最艱難的抉擇
2024年,發生了很多事情,特別是11月底的敘利亞內戰,最為引人注目。
讓人意外的是,敘利亞反政府軍氣勢如虹,政府軍一敗涂地,僅僅13天后,反政府軍已經攻下了大馬士革,巴沙爾也去了俄羅斯尋求庇護。
曾經支持敘利亞政府軍的俄羅斯、伊朗,這次根本沒出手,這是為什么?
我們先說俄羅斯。
他們是因為俄烏戰爭的牽制,無法分心來幫助敘利亞政府打內戰。所以,俄羅斯是放棄了“敘利亞”,不過也不是全部放棄,兩個沿海省份的軍事家基地繼續得以保留,分別是:赫邁米姆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
我們再說說伊朗。
俄羅斯已經放棄了敘利亞,如果伊朗繼續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話,意味著他們是唯一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地區性大國。
如此情境下,伊朗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和以色列、土耳其、美國支持的反政府軍作戰,誰的勝算大?
這個很容易判斷,當然是反政府軍了。
當俄羅斯放棄敘利亞的那一刻起,敘利亞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伊朗維持這個平衡是做不到的。
如果伊朗在敘利亞戰場強勢支持政府軍,最后的結果可能是:改變不了戰爭格局,還要大量 消耗自己實力,讓以色列、美國在未來收拾伊朗的時候變得更容易。
最為關鍵的是,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軍毫無斗志,根本不想和反政府軍開戰,甚至,巴沙爾到了后面都無法調動和支配政府軍了。
伊朗就算想幫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軍,那也是應該建立在敘利亞政府軍自己很努力的結果下,如果人家都沒有積極的作戰的想法,你去幫忙不就是“瞎幫”嗎?
這樣說吧,俄羅斯放棄了敘利亞,敘利亞政府軍作戰又不積極,如此情況下,讓伊朗人完全支持阿薩德政權,沒有任何意義。
這一輪的敘利亞內戰,伊朗放棄敘利亞,不是昏招,這是無奈的選擇,也是權衡各方關系后的理性選擇。
伊朗人在大國博弈上,是有自己的定力的,他們懂得“小不忍則亂大謀”,他們也懂得“為求生存,壯士斷臂”。這個國家,如果不是美國長期的制裁和壓迫,在中東稱王是大概率的。
可惜,現在的伊朗,面對以色列的咄咄逼人,面對地球第一大國美國的種種欺凌,非常無力。他們也曾試圖投入美西方的懷抱,獲得一段猥瑣發育的時間,但是,無法如愿,人家不能容他們。
有時候,意氣風發的英雄,需要勇氣,但“忍辱負重、臥薪嘗膽”般的操作,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伊朗坐在中東火藥桶里,真心不容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