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的歲月長河中,簍子是鄉下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親密伙伴。它們形態各異,用竹篾精心編織而成,或嶄新如初散發著竹香,或陳舊古樸承載著歲月痕跡,或大到能裝下生活的重負,或小得剛好收藏童年的歡樂。每一只簍子,都如同一位無聲的見證者,默默記錄著孩子們成長的點滴,盛滿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更裝著那些純真而美好的夢想。
我的腦海中,時常浮現出這樣如夢如幻的畫面:一片廣袤的田野,被若有若無的薄霧溫柔地包裹著,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分不清究竟是晨曦初照的清晨,還是夕陽余暉的黃昏,幾個孩子手持簍子,赤著腳丫,輕輕地踩在松軟的田埂上。他們并未簇擁在一起,而是分散在縱橫交錯的田隴之間,一路緩緩前行,一路仔細尋覓。
每當有人蹲下身子,手中的小鏟子便迅速揮動,連根鏟起幾株或肥碩或纖細的豬草。裝滿豬草的簍子沉甸甸的,仿佛一塊堅硬的石頭,單手提拎十分費力,孩子們只得將其挽進胳膊肘,任由篾條在皮膚上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凹痕。最后,孩子們踏上歸途,下墜的簍子將他們瘦小的身軀拉成了一張張彎彎的弓……
這片田野并不大,不過方圓兩三里的范圍,可里面的豬草卻仿佛無窮無盡。今日被鏟去,隔不了幾天,便又生機勃勃地冒了出來,仿佛它們甘愿成為孩子們童年的玩伴,被肆意 “糟蹋”。孩子們沒有哪天能夠偷懶,因為家中的豬每天都要喂食,一頓都不能落下。大人們忙于莊稼地里的農活,打豬草的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孩子們的肩上。鄉下的孩子雖然天性愛玩,但他們也懂事明理,為了過年能吃上香噴噴的豬肉,都會自覺地拎起簍子出門,從不覺得這是一種苦難。況且,打豬草的過程并非只有辛苦,也充滿了許多樂趣。當看到簍子里的豬草快要裝滿時,孩子們便會聚集在一起,盡情地玩耍。田野廣闊,人又眾多,他們可以盡情地翻筋斗、捉蛐蛐、玩抓特務、過家家…… 歡聲笑語在田野間回蕩,也悄然融入了那一只只簍子之中。
寒冬臘月,家家戶戶都宰殺了年豬,可孩子們依舊會拎著簍子出門,不過這次的目的不再是打豬草,而是去撿煤泡。在這個寒冷的季節里,煤泡可是搶手的寶貝 —— 冬天需要燒爐子取暖,而煤泡無需花錢購買,對于窮苦人家來說,實在是再合適不過。煤泡其實就是沒有完全燒透的煤碴,還能夠再次燃燒。從外形上看,煤泡就像爆米花,個頭大且重量輕,撿上一簍子,也不會比裝滿豬草的簍子沉重。要撿煤泡,只有西邊山腳下的磚瓦廠這一個地方可去。磚瓦廠每天都會倒掉大量的煤碴,其中多多少少會夾雜著一些煤泡,在孩子們眼中,這些煤泡就如同珍貴的寶藏。孩子們在如山的煤碴堆里翻來翻去,毫不畏懼會弄傷自己的手。運氣好的時候,一頓飯的工夫就能撿滿一簍子煤泡;運氣不佳時,翻上一個多小時,兩只手變得漆黑如炭,甚至磨破了皮,卻只能撿到寥寥幾坨小煤泡,連簍子底都蓋不住。
一開始,磚瓦廠是不允許孩子們撿煤泡的。一旦發現有孩子在煤碴堆里,他們不僅會嚴厲驅趕,還會毫不留情地踩爛孩子們盛煤泡的簍子。丟了簍子的孩子只能一路哭哭啼啼地回家,免不了還要遭受大人的一頓打罵。或許是磚瓦廠的負責人后來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些過分,便網開一面,想著反正煤碴是當作垃圾處理的,自己也用不上,做件好事造福周圍的老百姓也未嘗不可。如此一來,孩子們便可以放心大膽地去撿煤泡了。冬天的太陽落山很早,常常是孩子們撿夠一簍子煤泡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他們只能摸黑回家。倘若有一縷月光或是閃爍的星輝,還能勉強看清道路;要是天空和大地一片漆黑,那就令人叫苦不迭了。幸好路邊有潺潺流淌的水溝,聽著那清脆的流水聲,孩子們便能大致辨別出腳下道路的方向。盡管簍子沉重,天氣寒冷,但孩子們的內心卻是溫暖的,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早已用煤泡燃起了一個溫暖的火爐,那紅彤彤的火光不僅能夠驅散寒冷,還能照亮前行的黑暗。
賣菜,對孩子們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上學后,學會了加減乘除,也能分清斤兩了,突然有一天,大人把一簍子澆了水保鮮的菜,連同桿盤子秤交到他們手中。這簍子菜比裝滿豬草或煤泡的簍子更沉,孩子心里明白,只有把菜賣掉,心里的這塊 “大石頭” 才能落地。和撿煤泡一樣,賣菜也得去磚瓦廠,因為只有那里有一群不種菜的人。磚瓦廠有大食堂,多數人在食堂吃飯,只有少數人自己做飯,孩子們的菜就是賣給這部分人的。由于覺得賣菜丟人,孩子們很少結伴前往,可到了磚瓦廠才發現,同伴們同樣被一簍子菜束縛在那里!彼此都感到尷尬,只能干笑著打個招呼,便再無多言。大家各自伸長脖子,等待著工人來買自己的菜,一看到有人經過,就趕忙大聲叫喚:“叔叔阿姨,買點菜吧!” 多數人只是一笑而過,只有極少數人會停下來,在幾只簍子間打量,比較哪只簍子里的菜更新鮮。孩子們七嘴八舌,紛紛夸贊自己的菜好,或是強調自己的菜便宜。原本不說價錢還好,這一說,孩子們便紛紛降價,低到不能再低。半天下來,每只簍子里的菜確實少了一些,但兜里的錢卻沒多少。
因為賣菜,原本要好的伙伴之間也會產生矛盾。這個抱怨對方搶了自己的生意,那個指責對方害自己虧了本。幾個人爭得臉紅脖子粗,往日的友情瞬間拋諸腦后,就差真刀真槍地干一架了。然而,等到收了攤,各自拎著大半簍子沒賣完的菜回家時,他們便不再相互埋怨,而是各自傾訴著心中的苦水。說著說著,就同病相憐起來。由于沒賣到多少錢,孩子們都害怕回家無法交差。這是必然的,正焦急等著用錢的家長,肯定不會有好臉色。有的家長甚至會懷疑孩子貪污了錢,質問孩子:“怎么才賣這點錢,是不是偷偷買糖吃了?” 明明沒有做錯事,卻還要被冤枉,孩子們的心中滿是酸楚。
而帶著魚簍子出門,則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魚簍子的形狀獨特,口子小,肚子大,沒有提柄,直接用繩子系在褲腰帶上。剛出門時,魚簍子空蕩蕩的,隨著孩子的走動,在屁股蛋上一顛一顛的,仿佛在替孩子表達著難以抑制的喜悅之情。日頭熾熱,明晃晃的陽光能在孩子頭上曬出油來,所以他們要么戴上一頂小斗笠,要么折一片翠綠的荷葉頂在頭上,同樣能起到遮蔭的效果。想要舒心玩耍,就去河邊。站在河中間,清涼的河水讓人倍感愜意,再往前走幾步,便可以將整個身子浸泡在水中。當然,河里的魚蝦并不容易捕捉,即便手里拿著網子,有時候連續舀上十幾網,也只能勉強抓到一兩只小魚蝦。相比之下,在淺水邊抓螃蟹更有把握。搬開一塊大鵝卵石,里面或許就藏著一只螃蟹,趁它還沒反應過來,迅速按住它的硬殼,就不用擔心它逃跑了。
田間地頭是挖泥鰍的好去處,那里有縱橫交錯的小水溝,有些是死水。堵住溝的兩頭,用葫蘆瓢把水舀干,里面的泥鰍就無處可逃了。挖泥鰍最好有個搭檔,兩個孩子從溝的兩頭相對著往中間挖。挖出來的泥巴堆在身后,若是發現有泥鰍,就把它撿出來扔進簍子里。
有時候,一小團泥巴里就能翻出三四條泥鰍。雖然弄得滿身泥巴,臉上、衣服上都是,但孩子們的心里卻樂開了花。不僅能挖到泥鰍,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捉到黃鱔,不過黃鱔都躲在很深的洞子里,需要孩子把整條胳膊伸進去。冷水洞子可不能伸手,因為里面十有八九藏著蛇。要是遇到蛇,那可就倒霉了,但要是遇到一只鱉,那就是格外的好運氣。有孩子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正翻著泥巴,突然發現底下有一塊扁圓的 “青石”,想也沒想就去搬,結果石頭自己動了起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只鱉!
若是去采蘑菇或者竹筍,就必須得穿上鞋,因為山林里到處都有刺拉子,明處暗處都有,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小的刺拉子還好,大的刺拉子像鐵鉤一樣,十分猙獰。好在有鞋底隔著,即便刺拉子扎進腳板心,也不會扎得太深,只是疼一下而已,脫下鞋把刺拉子拔出來就沒事了。采蘑菇和竹筍用的簍子不用像豬草簍子那么大,因為蘑菇和竹筍的數量有限,而且裝太多了也提不動。采蘑菇要學會辨別毒蘑菇,顏色過于鮮艷的肯定不能要,那可是會吃死人的。最受歡迎的是松樹菇,顏色橙黃,還帶著一股獨特的松香,無論怎么烹飪都十分美味。竹筍則以嫩為好,這與竹筍的粗細大小無關,只看它破土時間的長短。有些細竹筍,即便長到老了依然細細的;而有些粗竹筍,一出土就比碗口還粗,且皮脆肉嫩,用來燉火鍋再好不過。粗竹筍可遇不可求,采的時候還得有一把小鏟子。小竹筍采起來相對容易,不用鏟子,直接用手掰就行。山上大多是毛竹,長得不粗也不高,下面長出的筍子也都是細細的,但只要有的采,孩子們又怎會嫌棄呢?
有一種簍子叫背簍,它的容量比其他簍子都大,肚子圓圓的,上粗下細,是耙松針必不可少的工具。背簍需要背在肩上,個頭太小的孩子可不行,一定要是八九歲的孩子,身子高過背簍了,才能將它背離地面。山上的松樹漫山遍野,一年四季都有松針掉落,在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孩子用一把竹耙子輕輕一耙,那些松針瞬間就聚成了一座小山。把這座小山填進背簍,踩得結結實實,然后再接著耙,又一座小山裝進背簍。就這樣,滿山坡的松針被孩子們一背簍一背簍地背回了家,堆滿了整間灶房。松針是最好的引火材料,再難燒的柴,有了它來引火,最終都能化為焦炭。漸漸地,孩子長大了,肩膀也越來越有力。如果這時家里添了弟弟妹妹,他還得經常把弟弟妹妹放進背簍,在彎彎曲曲的田間小路上來回穿梭……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童年,它被裝載在我所描述的每一只簍子里,時而喧囂熱鬧,時而安靜祥和,時而又彌漫著淡淡的感傷。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鄉下早已今非昔比,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孩子們再也不用操心這些家務事。他們放下了簍子,也放飛了一顆顆快樂的童心。當我再次回到童年的小村莊,望著那片面積越來越小的田野,卻很難再尋到一只簍子的蹤影。那些竹篾編織的簍子,或大或小,或新或舊,都已悄然遺失在歲月的風風雨雨中,成為了記憶深處那一抹難以忘懷的眷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