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近百米寬的江面,掃開積雪,露出隱隱透著些藍的冰面,仔細搜尋著幾十公分下的江水里有沒有氣泡,以及氣泡的移動方向,這是此行的重要線索,魚跡。如果碰上看不清的冰面,就得努力找水草和枯木多的地方,在那魚會覺得安全,上魚的概率也更高。
選好釣點,取出冰鉆,垂直向下啟動,幾秒的功夫,幾十公分厚的冰面就被開了口,濺出的水花讓人恍然意識到,腳下踩的不是土地,而是結冰的江面。
冰釣,對釣魚人來說,絕對是體驗清單上繞不開的選項。釣手們可以不局限于岸邊的釣點,徑直走上水面,享受冬季限定的「特殊通道」。更妙的是,釣手也可以化被動為主動,不再只是反復嘗試誘魚,但收獲與否,盡聽天命,而可以主動出擊,精準尋魚,然后開洞垂釣。一口不行,再開一口,追著魚跑,頗有踏浪的感覺。
12月18日,在吉林長白山,松花江的源頭段,哥倫比亞Columbia聯合抖音商城超級品牌日帶去了一場極具當地特色又趣味十足的冰釣派對。-25°C的江面,天南海北聚在一起的人,走秀、冰釣、冰上游戲。
很多人第一次走上結冰的江面,第一次體驗冰釣,在很多個第一次里,冬季戶外的舒適圈也被慢慢拓寬。然后大家發現,即使在寒冬,走出溫暖的室內也并非難事,冬季的大自然同樣有趣。至于怎么玩,或許不是最需要犯愁的事,首先,就是走出去,畢竟,只要走進自然,自然會玩。
撰文|朱鵬
編輯|萊克
設計|Manny
圖片來源|Columbia
· 本文為「戶外探險OUTDOOR」原創內容 ·
穿著蓬松的三合一羽絨服走出室內,身體被包裹得非常好,寒意尚不明顯,但外露的眼睛被風吹過后的一陣刺痛,提醒著大伙兒這里的確是12月的東北。
冰釣派對地址選在頭道松花江,這里是松花江的源頭段,位于吉林省撫松縣東南部,長白山西麓。穿過一片樹林,從東側走上冰面,堅硬的跟大馬路一般。連綿的江道被凍成了一整塊冰面,一眼望不到頭,不禁讓人感嘆,「還得是東北」。
陽光正好,灑在冰面上像一幅畫。氣溫顯示零下25度,一群人吐著白汽說話。在東北頗有名氣的資深釣魚愛好者馬大帥說,「越冷越好玩」。
對冰釣來說,冷是特色,也是要素。在北方地區,冰釣是指在冬季結冰的江河湖泊上進行垂釣的一種方式。由于冬季氣溫低,水面結冰,人可以走上冰面,站在魚的頭頂上找魚,釣魚。由于冰釣有季節限定,加上區別于常規釣魚的體驗,因此頗受釣魚愛好者的追捧,其也在近兩年隨著冰雪活動的走熱,走入了大眾視野。
國產收音機是第一次體驗冰釣,在他看來,相比徒步爬山,冰釣是一項「很精巧」的運動。「它沒有很大的體力消耗,更多的是需要腦子和身體的配合,包括觀察和判斷。我之前以為釣魚就是掛餌后就放那不管它,很chill,但我發覺冰釣還挺多細節需要關注的,比如要注意魚竿別被凍住,總之不會無所事事,也不是干等著,還蠻奇妙的」。
嶼森親自上手后,覺得冰釣簡直是冬季戶外活動里最有體驗感的項目,「最有意思的就是鑿冰洞,有種迫不及待的激動,總想著打穿冰面的那一瞬間。當然最最有成就感的還是上魚。整個過程都是我這個南方人之前都體會不到的快樂」。
其實縱觀全球,冰釣都有大量擁躉。例如在美國布雷納德市,當地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規模的冰釣大賽會吸引上萬名熱切的釣魚者參賽,最后的冠軍還將獲得近百萬人民幣的現金獎勵。
通過冰釣,薇薇(薇薇愛釣魚)在社交媒體上收獲了諸多關注。她從2020年開始玩冰釣,在她看來,冰釣的體驗和其他的釣魚方式很不一樣,「你得去找魚,搭帳篷布置裝備,然后進帳篷,可以一邊等魚一邊煮火鍋吃飯,節奏非常慢,比常規釣魚更自在。甚至你困了、累了,可以在帳篷里面睡一覺,又很暖和。感覺特別好」。
▲ 薇薇(中)在現場分享冰釣經驗
薇薇也觀察到,現在身邊多了很多愛釣魚,愛冰釣的人,「很多都比我年輕(笑),有些人受周圍人影響,從露營到釣魚,慢慢就被帶進來了。我現在也會帶我朋友去釣魚,她們原來可能也不愛在冬天出門,現在被我帶的老問我什么時候再出去。因為她們平時沒有接觸過,所以當真的出去后,她們其實覺得非常放松」。
冰釣派對的現場氣溫頗低,但在釣魚近40年的馬大帥看來,這種天氣正適合冰釣。而跟天南海北的朋友在一起冰釣時,東北人好爽熱情的底色一覽無余,短暫的聊天后,他盛情邀請我們去他的家鄉,中國最東邊的撫遠市黑瞎子島體驗冰釣,「那是釣魚的天堂」。
▲ 馬大帥(中)展示釣魚成果
如果你對釣魚乃至冰釣的印象還停留在穿著軍大衣棉服的中年長輩們的獨家娛樂,那么哥倫比亞的冰釣派對一定能打破你對這項運動的想象邊界,甚至還會拓展一些,你對冬季走進自然的可能性玩法。
在霜雪蓋地、魚潛深水的隆冬時節辦派對,聽起來新鮮刺激,實際上做起來也一樣。在百米寬,綿延數百公里的江面上清出一塊兩千多平方的場地,沿著江水奔流的方向做出一條純天然的冰雪T臺,搭上冰釣必不可少的帳篷,選好釣點,鉆好冰洞,餌料魚竿預備,冰壺、陀螺、木馬車悉數到場,順帶準備上休息時的特色餐食,以及檢查好戶外LNT措施。派對開始。
派對當天日光正好,但氣溫依舊面不改色地穩定在零下25度左右。首先是冰面T臺秀,一眾戶外愛好者們換上了哥倫比亞的2024年秋冬新款羽絨系列,臨時過了一把模特的癮。走過T臺秀的人可能不少,但在結冰的江面上走秀大概也是很多人的人生初體驗。
走秀展示狀態,更展示著裝。有人帶道具,有人準備了獨家定點pose。新款羽絨服系列有長款,有短款,也有三合一。在現場,不少人在走秀時拉開了拉鏈,露出的內襯上密集閃耀的金點或銀點讓人印象深刻。那是哥倫比亞獨有的奧米·金點熱能反射科技(OHI,即奧米金點)和奧米·熱能反射科技(即奧米銀點),可以阻隔低溫入侵,同時反射身體散發的熱量,更高效地增溫與鎖溫。
「我自己在很多場景中都穿過哥倫比亞家帶奧米熱能反射科技的衣服,包括高海拔和這次冬天的東北,我覺得也算是經過不同環境的驗證了,非常好穿,保暖和防水性能都不錯。我剛還去雪地里跟大家玩了很久,甚至躺在雪里翻滾,起來拍掉雪后沒有任何水漬,而且活動起來也很輕便,大開大合也不受影響。」國產收音機分享道。
除了性能強悍的奧米金點和銀點,哥倫比亞的奧米·拒水科技也非常適配冰釣。薇薇告訴我們,她在選擇冰釣服裝的兩大需求就是保暖和防水,「我常跟第一次去冰釣的朋友說,多穿點,釣不釣得上來另說,別給自己凍壞了。另外像我們經常拉魚,魚在撲騰時濺水很常見,所以釣魚最適合穿帶防水的」。哥倫比亞的拒水科技通過在衣物表面添加細微防水涂層,有效阻隔水分滲入,基本屬于沾上水,抖一抖就掉光了。
走秀結束后就是冰釣環節,除了薇薇和馬大帥這樣的經驗人士,新手們也都樂此不疲。「冰釣比我想象中簡單,挺好操作的,而且因為穿著哥倫比亞的衣服,也沒有想象中冷,還認識了很多新朋友。這次我還釣到了金鱒,也是我第一次釣到這個魚種,金黃的魚在湛藍的天空下顯得格外好看。我覺得這樣的第一次特別有意義,人生就是活幾個瞬間。」佳琪說。
在派對上,大家說話都冒著白汽,但大走覺得能在這么冷的環境下,一群人聚在一起,也是冰釣的一種魅力,「我就覺得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大家都湊在洞口觀察魚,釣上來后又一起分享美食(笑),整個過程就是充滿期待又滿足。」
冰壺挑戰也同樣有趣,派對現場同時做了全程直播,玩家們沖著超大折扣甚至免單,在挑戰時都雄心壯志。現場和線上同樣熱鬧。一場派對的歡樂可以延伸至數千公里之外,這是哥倫比亞冰釣派對的意義所在——帶大家享受戶外,也在戶外傳遞這種享受,讓更多人真的開始走進自然。
進入冬季,熱愛大自然的人開始朝著南北方向分流。有人去追夏天,也有人開始嘗試新鮮的冰雪活動。
因為喜歡戶外,大走去過很多自然地。在她看來,戶外的一年四季都有好玩的地方,雖然有些人會覺得大冷天的在戶外玩不舒服,但換一個角度看,冬季有限定的景色和限定的玩法,「每一種體驗帶來的感受都不一樣,錯過了就要等下一年。我特別珍惜每一次新體驗,因為那種刺激會觸發你很多感受,讓你收獲新東西,然后擴大你的舒適圈,人也會變的更勇敢和自信。至于天氣,我覺得只要選好了裝備,加上在戶外動起來,其實不用擔心。」
▲ 大走
國產收音機平時住在廣東,但他說自己每到冬天都會往東北跑,「我覺得只要著裝得當,冬天在戶外的體驗感是很好的。」玩戶外兩年多,他從一個不善運動的人進階成了山野常客。用他的話說,玩戶外真的改變了他對生活的觀察角度以及看待方式。
「我覺得可能人的天性中還是保留著跟大自然連接的一部分,所以當你接觸到大自然的時候,你的某一部分就會被自然喚醒。像原來我每天都在城市里,對著高樓大廈,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沒什么生命力的樣子。但是像我去到大自然,我就是會情不自禁地想要大喊,想要釋放。就像哥倫比亞那句slogan說的一樣,走進自然,自然會玩。」
▲ 國產收音機
第一次總是充滿未知與期待,雖然難免暗含擔憂,但人生就是在眾多的第一次中走向成熟,走向豐富,走向多元。產品是這樣,生活是這樣,戶外也是這樣。
而回到哥倫比亞的冰釣派對,在又一次別出心裁的戶外聚會后,喜歡上冰釣的人又多了一些。而期待開啟下一次冬季戶外之行的人,也正在躍躍欲試。至于冰釣,除了玩家們的真切體驗,資深釣手們也分享很多老道的經驗之談,如果想要開啟人生第一次冰釣,這是繞不開的預備工作。
分享你的冬季戶外活動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