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畫
PAINTING & APPRECIATION
中國美術學院
期待已久的《讀畫》雜志2024年第三期(即總第七期)正式出版。
可謂是這個時代的眾望所歸,《讀畫》的創刊掀起藝術界內外高度關注,并得到讀者持續好評。 期待的目光中,《讀畫》總第七期終于出爐。 上新數日,讀者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為畫所動,為畫家所動,為畫家所面對的世界所動——因為一件作品,生發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感動與共鳴。
這是我們愛畫并讀畫的理由。
本期封面一如既往帶來驚喜, 故宮博物院藏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以其奪目的 青綠呈現為最新一期《讀畫》的封面。
這份驚喜與沉醉感,相信在雜志到手的那一刻,會更有切身體察。
· 本 期 封 面 ·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以一種嚴謹并持續精進的態度,無論是排版設計、紙張、印刷都頗為精良,伴隨著對經典大家代表作品的解讀,大量名跡高精圖像躍動于眼前手邊,真可謂美不勝收。
我們并不想過多渲染《讀畫》雜志的“物超所值”,但諸多讀者也在評論中反復提及這樣一冊高品質155頁的全彩雜志卻僅需38元,是而今一杯咖啡、一杯茶的代價——由此,不得不感慨,出版《讀畫》的 中國美術學院究竟是抱著怎樣一顆熱忱的心,期待將源于經典的美好盡可能以沒有負擔的方式分享給更多人。 種種細節之間,都在溫潤卻堅定地傳遞著這座創建于1928年的高等藝術學院始終未變的初心。 《讀畫》刊載的文章頗為可讀,名作細節亦盡可能高精,這也并非只是一種出于敬業的自覺,背后更有清晰的學術理念支撐。 可以說,這是一所學院、一眾懷有共同愿景的畫家學者的一次共同致力。
也因此,《讀畫》雜志總第一至六期已全部售罄,過刊在二手網站溢價極高,我們也因此特別提醒讀者,務必在每期上新第一時間收藏最新出爐的第七期,不要等到溢價再去搜尋。
此刻,就從《千里江山圖》這卷中國美術史上經典的畫卷開始展卷,讀懂中國古代的真山真水,也共同走入 中西畫家的畫境之中。
▽《讀畫》總第一至七期▽
打開最新這期《讀畫》,七位“讀畫者”分享讀畫體驗——
此前為我們帶來《讀倫勃朗〈63歲自畫像〉》的學者萬木春,此次《讀趙幹〈江行初雪圖〉》,追溯江南、漁父題材,梳理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藝術表達,重回中國古代的真山真水之中;學者張喬在《四時畫本與文人心境——讀王詵〈煙江疊嶂圖〉》中,讀畫里、跋上的山川與往事,探索北宋文人心境;《山中何所有——王蒙〈夏山隱居圖〉及其早年畫跡》中,楊可涵博士矚目于王蒙早年對山川本相的關注、對傳習古意的追求;由《讀畫》執行主編巨若星翻譯的英國 倫敦國家美術館前任館長 尼古拉斯·彭尼長文,聚焦于18世紀英國著名肖像畫家喬舒亞·雷諾茲,細細梳理其經歷與風格;荷蘭學者葛思康則從馬遠的《華燈侍宴圖》與黃公望的《天池石壁圖》入手,通過對圖像元素及其結構關系的分析逆向推測畫的主題和意義,探索另一種闡釋畫意的可能;學者羅逍然在普羅米修斯形象的歷代塑造中,讀“盜火之神”形象的兩種表達及其演進; 戚靈嶺教授 讀《宮娥》,剖析委拉斯開茲將油畫本身的語言訴諸感官,全然融入畫家心境之中的舉止,進而解讀委拉斯開茲被稱作“畫家中的畫家”的種種。
此刻,我們共同展卷,一起來品讀第七期《讀畫》。
先 讀 為 快
目 次
畫史別裁
讀趙幹《江行初雪圖》
文/萬木春
畫人畫事
四時畫本與文人心境—— 讀王詵《煙江疊嶂圖》
文/張喬
山中何所有—— 王蒙《夏山隱居圖》及其早年畫跡
文/楊可涵
鑒畫知津
有志之士(上)—— 喬舒亞·雷諾茲爵士的繪畫生涯與成就
文/[英]尼古拉斯·彭尼 譯/巨若星
佳畫品介
闡釋畫意的一種可能—— 以馬遠《華燈侍宴圖》與黃公望《天池石壁圖》為例
文/[荷]葛思康
畫外新譚
普羅米修斯的兩張面孔—— 深化中盜火之神形象的兩種表達及其演進
文/羅逍然
畫里有話
畫家中的畫家—— 讀委拉斯開茲的《宮娥》
文/戚靈嶺
人文雜志《讀畫》
(雙月刊)
高世名 主編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國內統一刊號:CN 33-1425/J2
國際標準刊號:ISSN 2097-275X
郵發代號:32-624
第七期 最新出刊
單期38元包郵
訂閱總第7-10期152元包郵
點擊至微店購書
* 非偏遠地區包郵,港澳臺地區僅發順豐到付
* 圖書商品沒有質量問題恕不退換,一旦下單付款,一律不接受退款
* 隨意跑單退款的讀者請慎重
“希望我們每一個讀書人都可以
通過這本雜志去領略中國畫的繪畫經驗,
能夠切近中國人、中國畫家的心靈世界。”
——《讀畫》雜志主編 高世名
讀趙幹《江行初雪圖》
文/萬木春
“ 它使觀眾如臨其境的藝術表現力如此高超,在整個中國繪畫史上也屈指可數。”
(五代)趙幹《江行初雪圖》 卷(局部), 絹本設色,25.9cm×376.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四時畫本與文人心境
讀王詵《煙江疊嶂圖》
文/張喬
“這段古代中國的真山真水,竟像是一個終究回不去的夢境。”
(宋)王詵《煙江疊嶂圖》卷,1088年,絹本墨筆,26.3cm×140.7cm,上海博物館藏
山中何所有
王蒙《夏山隱居圖》及其早年畫跡
文/楊可涵
“如若《青卞隱居圖》象征著王蒙繪畫藝術的高峰,那以《夏山隱居圖》為代表的早年畫跡便是匯入江海的涓滴細流。”
(元)王蒙《夏山隱居圖》軸,1354年,絹本設色,56.8cm×34.2cm,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有志之士(上)
喬舒亞·雷諾茲爵士的繪畫生涯與成就
文/[英]尼古拉斯·彭尼(Nicholas Penny) 譯/巨若星
“畫家,理應與寫史詩和悲劇的詩人享有同樣的尊重。”
(英)瓦倫丁·格林(翻刻)《雷諾茲自畫像》,1780年,美柔汀,45.1cm×38.1cm,美國耶魯大學英國藝術研究中心藏
闡釋畫意的一種可能
以馬遠《華燈侍宴圖》與黃公望《天池石壁圖》為例
文/[荷]葛思康
“如果缺乏畫意,一幅畫也只是一種形式而已。畫意決定一切。”
(宋)馬遠《華燈侍宴圖》軸,絹本設色,111.9cm×53.5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普羅米修斯的兩張面孔
深化中盜火之神形象的兩種表達及其演進
文/羅逍然
“某個文明的能量并不直接來自于其起源有多 么古早或素材是否完全獨創,而在于集體意識與個人創造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是否有著強大且持續的活力。”
(佛蘭德斯)揚·科西爾斯《普羅米修斯盜火》,1636—1638年,布面油彩,182cm×113cm,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藏
畫家中的畫家
讀委拉斯開茲的《宮娥》
文/戚靈嶺
“17世紀時,菲利普四世曾親眼看到委拉斯 開茲的作畫過程,并從中汲取靈感,領受其藝 術智性的光照,恰如今天我們站在這位偉大畫 家的不朽之作前所受到的,任何語言都無法表 達的一種觸動。與其說這是一種智性模式,不 如說是一種恩典。”
(西)委拉斯開茲《宮娥》,約1656年,布面油彩,318cm×276cm,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藏
人文雜志《讀畫》
(雙月刊)
高世名 主編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國內統一刊號:CN 33-1425/J2
國際標準刊號:ISSN 2097-275X
郵發代號:32-624
第七期 最新出刊
單期38元包郵
訂閱總第7-10期152元包郵
點擊至微店購書
* 非偏遠地區包郵,港澳臺地區僅發順豐到付
* 圖書商品沒有質量問題恕不退換,一旦下單付款,一律不接受退款
* 隨意跑單退款的讀者請慎重
出品|梢 青
主編|傅玉婷
內容編輯|黃銀燕 運營編輯|馬夢寒 影像編輯|李佳純
影像|《讀畫》編輯部 展玩
* 展玩對藝術展覽、作品等內容的相關介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以官方為準;展玩所使用的部分圖片、視頻等內容來自官方或網絡,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任何觸及所有方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你可能還喜歡:
民國畫事,專業藝術自媒體,
歡迎各藝術機構,展覽拍賣聯系合作
有任何問題 請掃碼添加畫事君微信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評論區,我們來聊聊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