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看到古茗的招股書更新,有望上市。再刷到小菜園,起家安徽的餐飲企業(yè),成功上市。
餐飲和茶飲,這幾年也是加速進軍資本市場了。
只是,太難了。
上市都是優(yōu)先科技公司,茶飲界的蜜雪冰城、滬上阿姨、古茗,也是有沖擊失敗的經驗了,還有餐飲界的綠茶、鄉(xiāng)村基、楊國福以及老鄉(xiāng)雞、老娘舅,都在等著排隊。
上面說的幾家餐飲品牌,我此前也只知道楊國福,賣麻辣燙的。其它的沒吃過,也不知道。
如果要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餐飲品牌上市,那我覺得,也有一個很大的正面影響是:擴大知名度。
畢竟,占有的市場如果就是原有的顧客,那也有些被動。沒有回頭客,又沒新業(yè)務,就只能接受業(yè)績下滑。
要是上市,不僅能在資本市場融到資金維持經營,還能獲得大量潛在的消費者。都上市了,怎么也會有更多人知道這么一個餐飲品牌。
(圖源網絡,侵刪)
1.小菜園上市
小菜園的創(chuàng)始人汪書高,原本是個廚師,最初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也是原來的工作伙伴。
為什么一個平價餐廳,能卷上港交所呢?
盈利是其中一個要素,再一點,是它的經營模式,類似海底撈:合伙人制度。
直營店,先培養(yǎng)店長,店長再從自己的店員中發(fā)展新店長。
然后,就是層層分紅。
店長不僅可以從自己經營的店里分后,還能從帶出來的新店長那個店里分。就是把個人收益和企業(yè)利益捆綁在一起。
然后,為了中式正餐標準化,提高效率,還用到了炒菜機器人。
其實,這些經營方式看起來,倒也不是很新穎了。要說為什么今年就有餐飲品牌上市了,那估計也有經濟回暖的趨勢吧。
2.下沉打法,從“農村包圍城市”
前些天刷到的,茶顏悅色未來也有上市的計劃。不知真假,但我也很希望茶顏能上市。
想想,到時長沙的茶飲品牌一上市,當?shù)氐木蜆I(yè)情況就會有所改變。
像隨便一想的話,多數(shù)人想到的肯定是往北上廣深那里發(fā)展,這也確實沒得說。
但仔細一想的話,倒也不是先開始就是這么遙遙領先,雖然領先,但還是沒和其它城市拉開而今的差距。
倒回幾十年前,看紀錄片或者書籍上記錄的,全國上下哪有相差巨大呢?
我也是最近想到的。
如果是想留在本省發(fā)展,而且剛好做的就是那種不限地域、哪里都能做的工作,那不去外地也是可以的。
這就好比,大佬留在國內不出國發(fā)展是一個邏輯。
雖然有利有弊吧。
但很多時候,一個城市發(fā)展還沒跟上其它城市,未必只是環(huán)境問題,更多還是人才流失嚴重。
基本上,現(xiàn)在就是北上廣深是追夢人的“夢中城市”,那大家反正都追求穩(wěn),如果可以穩(wěn)定在一個發(fā)展中的城市又不是不行。
我想起之前看到一個問題:“你有沒有因為一個人或者一家公司,去到一個城市?”
當時看到,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得。因為我沒這種經歷。
但有人問了,肯定是有人心中有此想法。
所以呢,就像小菜園、胖東來那樣,你看別人發(fā)家地也不是超一線城市呀。還有最近火出圈的發(fā)型師“曉華”,直接帶火懷化一座城。
外地人都趕來找她理發(fā)了。
更讓我感到期待的是,連今年的《最強大腦》新賽制,都是“為城市而戰(zhàn)”了,叨叨魏也回歸了,整個一爺青回呀!
不知道最后是不是又只剩清北學生對戰(zhàn)呢?
說到底,就是發(fā)展的問題,我覺得本質上還是人的問題。
所以,把人發(fā)展好了,到時一座城也就好了,更多人就會奔赴而來了。這還想得挺美好的,不過,若干年后,什么都不一樣了,這還是有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