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學校校慶,很多同學聚了一下。
我們系大多從事的還是和專業相關的教育,于是就聊了很多現在幼兒園和學校孩子有關的事情。
01
有個同學A說,她最近被家長投訴了。
我們都很詫異,這個同學很有親和力,很熱情,非常適合做老師,而且一直在持續學習,現在在幼兒園做到了業務園長的級別。
是什么原因讓她被投訴?
她說上周周一輪到她在門口值班,于是她就在幼兒園門口照顧小朋友,順便看看家長有沒有什么需要。
有個中班孩子拿著被子進了幼兒園,他們互相打了招呼。爺爺把被子遞過去,女孩接過來,她問女孩需不需要幫她,女孩搖頭說不用,于是就拿著被子上了二樓。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爺爺當時就非常不樂意,在門口大吼起來。
“你們這是什么幼兒園,為什么讓孩子自己拿被子?她在家我啥都不用她干,來上幼兒園還要自己拿被子,你們真的太過分了!”爺爺說完還不解氣直接就投訴了。
我們這個同學很無奈,也不能說自己委屈,因為她確實沒有幫助,雖然她問了女孩。
她說,這個幼兒園從園長到老師都非常重視孩子們自理能力,所以要求孩子們自己背水壺,自己拿被子,也會定期舉行穿脫衣服、拉拉鏈、整理書包等各種自理能力的比賽。
孩子們進步很大,成長得也很快,家長也很開心。
當天是爺爺第一次來送孩子入園,這個孩子之前父母來送的時候也是自己拿被子,父母已經習慣了,不過爺爺很不樂意。
是爺爺特別心疼孫女嗎?有這個原因。隔輩親嘛,肯定會寵著孩子,也希望別的大人尤其是幼兒園老師可以多寵愛孩子多照顧孩子。
父母可能就是覺得孩子遲早會長大,多鍛煉一下沒事。
這個同學說,她這個事情出了之后,其他幼兒園老師過來安慰她說,他們也有這種經歷,不過是被孩子父母投訴的,家長覺得初冬和夏季不同,被子厚還要上樓梯,孩子容易摔跤,在幼兒園老師不做誰做呢?
如果老師讓孩子自己拿,那么就說明老師懶,就要投訴。
02
同學B說,從家長角度A被投訴她可以理解,但是她自己被投訴就是因為讓孩子多喝水多吃飯。
讓孩子多喝水多吃飯被投訴?
同學B說,這個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不好好喝水,所以尋思老師在學校多鼓勵一下孩子喝水。
然后集體喝水的時間,還有其他時間她會提醒孩子多去喝水,多喝水嘴唇就不干了,身體也好。
孩子回家就說老師讓我多喝水,喝很多水。
這個家長就不愿意了,問同學B:你知道不知道水喝多了也是會中毒的。你可以看著孩子稍微多喝一點,不是讓她一直去喝。
同學就很無奈。
還有一次是另外一個孩子,媽媽說孩子一回家就吃很多飯,是不是在幼兒園沒有吃飽。她解釋說孩子在幼兒園吃完晚餐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游戲玩耍時間,回家之后餓也正常。
家長就說肯定孩子沒吃飽,以后晚餐要多給孩子吃。
于是她叮囑保育老師多給孩子添飯。
家長又說,為什么孩子回去之后什么都不吃,說不餓。
她就說那是在幼兒園里吃得很飽呀。
家長說那家里也做了很多好吃的他不吃怎么辦?投訴你。
03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不僅是幼兒園,小學和初中也有。
大家分享的時候就說當時畢業的時候以為當老師就是負責教,教學生。現在才發現,教其實是教師這個角色中的一部分,占比也不大。
除了教,更多的是處理各種關系,孩子之間的關系,孩子和老師的關系還有老師和家長的關系。
大家都說,其實很多時候家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一個不支持不配合就非常容易被投訴。
一定要了解每個家長的需求,不同孩子不同對待。
很多家長這么說。
了解家長需求是必要的,但是不同孩子不同對待真的不容易做到。
比如在一個班級里,就會有學生問,老師為什么她要那樣?或者為什么她可以不戶外?她可以不午睡?
這個時候還是要選擇一視同仁,孩子可以不睡覺但是要躺在床上。
孩子可以不運動,但是要一起出去。
04
作為老師想平等友好對待每一個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被重視的。
我家老大幼兒園的時候去修牙之后不能吃硬的,本來不想給老師添麻煩,后來還是給老師發了信息。
孩子回來說老師分肉的時候把骨頭去掉了,他謝謝老師了。
我覺得老師尤其是幼兒園老師確實需要非常細心非常認真,很多時候是因為立場不同所以觀點不同、認知也不同。彼此之間多溝通多交流,互相理解是大家都想一起為孩子做的。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