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約上海參加今年TEDx外灘的公益演講, 談時間韌性的力量。衷心希望更多的中國演講者的聲音被外界聽到。
01 時間不對稱
時間是一個連續(xù)變量,但我們心理上需要把時間分段,最常見的分段是將時間分為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你是否注意到,我們對過去和未來的知覺有一種不對稱。想一想,過去5年有什么變化,驚心動魄,實體商店沒了,報紙沒人買了,電視看的人也少了。
如果再回顧過去40年,更是翻天覆地,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親眼目睹了我們國家從一個落后的農(nóng)業(yè)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jīng)濟實體;但我們再來想想未來5年,更遠一點,未來40年,會有什么變化,我們很難想象。
歷史終結(jié)的幻覺
這就是哈佛大學心理學系主任Daniel T. Gilbert與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系主任Timothy Wilson 發(fā)現(xiàn)的人的一個認知上的盲區(qū),叫做歷史終結(jié)的幻覺,即人們?nèi)菀赘吖肋^去經(jīng)歷過的變化而低估未來會經(jīng)歷的變化,歷史的變化到了我們自己所在的這一時刻好像就終結(jié)了。
2013年,他們調(diào)查了來自全世界的10萬多人,18-68歲,請他們報告自己過去十年性格、價值觀、愛好和消費的變化,然后預測自己未來十年這些特質(zhì)的變化。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人們報告過去已發(fā)生變化的程度遠遠大于預測未來會發(fā)生變化的程度。因為低估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的變化程度,我們?yōu)槲磥淼南M付出過多的代價,比如:
為了十年之后去看現(xiàn)在喜歡的樂隊/歌手表演而在今天所交的定金;再比較十年前喜歡的樂隊/歌手,以及今天想聽這些樂隊/歌手表演所愿意付出的價錢,二者的差別高達61%!
學者的歷史錯覺
不光普通人如此,名?大師也不能免俗。
著名哲學家尼采100年前就聲稱“上帝死了”,以為在科學的影響下,宗教會消亡。但放眼當今的世界,宗教不光是沒有式微,反?有明顯的復興。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奧地利哲學家維根斯坦都宣布過“哲學的死亡”,但哲學依然存在。
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提出“歷史的終結(jié)”,歷史沒有終結(jié)。
我最喜歡的是約翰·霍根說說的“科學已經(jīng)終結(jié),偉大而又激動人心的科學發(fā)明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但近年來人工智能的迅猛發(fā)展多么令人驚心動魄。
因此,我們可能已經(jīng)身在?個巨變的時代,但我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得到。
02 人類獨特的能力:預先體驗未來
挖掘我們?nèi)祟惇毺氐母偁巸?yōu)勢,去創(chuàng)造我們可以把控的未來。
人類作為智能動物,與普通動物和機器智能的根本的不同之一,是我們不光能回顧過去,還能展望未來。
回顧是指我們重新體驗過去的能力,展望是指通過在我們的腦海中模擬未來“預先體驗”它的能力。
?然進化選擇的是有預?能?的優(yōu)勢
從進化的角度,在任何特定時刻,增加我們?nèi)祟愋掖婧头敝车臋C會完全存在于未來。
即使是最簡單的行為,比如目光追隨物體運動的細微變化,這在時間方面都是向前的,無法回溯,并且如果在此時此地能準確預計即將在那時那地發(fā)生的事情,那么這一目光向前,追隨變化的能力都只會讓人會更成功、更有效。
因此,從生存的角度而言,自然選擇會偏向那些長期預見能力更佳的生物。
特別有意思的是,所有動物和人工智能都可以預測他們以前經(jīng)歷的事件的后續(xù)結(jié)果,但是只有人類可以通過“模擬”這些事件來預測他們“從未經(jīng)歷過的事件”的快樂結(jié)果(Gilbert & Wilson, 2007),就像我們在計劃未來旅游攻略的時候,其快樂可能一點不亞于實際旅游。
默認模式神經(jīng)?絡
心理學家還發(fā)現(xiàn),當我們的?腦在休息時,其實依舊在?作。相?于?臺在默認模式下的??智能(電腦)依然在耗電。
2008年哈佛大學的三位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人類大腦的默認模式網(wǎng)絡(default mode network),即使看起來人類沒有工作的時刻,其實是在充分地利用這一段時間去把過去的經(jīng)歷重新加工,來為我們未來服務,這就是我們?nèi)嗽诟旧暇褪菫槲磥矶畹纳铩?/p>
心理學的根本問題
我們?理學家研究的和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其實都與未來有關(guān)。
人心的主觀性:其實就是每個人對未來的想象、意義判斷、價值觀不一樣,所造成的分析和行為也不一樣。
人的自由意志:無非是我們期望,模擬,比較將來的各種可能性,然后在這些不同的可能性中做出選擇。
人類的大腦:最大的作用并不是用來判斷過去信息的對或錯,而是如何用來去說服和影響別人。
人類的心理問題:不是對過去問題的一種困擾和糾結(jié),反而是對現(xiàn)在或未來的困擾和糾結(jié)。
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在生活中喜歡談論未來,計劃未來,為未來而投資和奮斗的人,學習習慣更好,成績更好,鍛煉多,想存錢,有投資,不良習慣少,抽煙,酗酒,吸毒的比例遠遠低于及時行樂和沉迷在過去的人。這些人鍛煉多,想存錢,有投資。
年老的人,有病的人,受苦的人,喜歡談論過去;健康的人,年輕的人,富有的人,喜歡談未來。
因此,未來導向的人身心更健康。
03 ACE積極能力模型:發(fā)揮我們的優(yōu)勢
如果?類的智能優(yōu)勢是模擬積極的未來,那我們該如何才能發(fā)揮我們的智能優(yōu)勢?
道法自然,弘揚人性,把人的天然優(yōu)勢用出來。人的自然優(yōu)勢在小時候就能看出來。
對美的欣賞
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未來,領(lǐng)悟到別人領(lǐng)悟不到的可能變化。
溝通交流能力
能夠?qū)W習,理解,創(chuàng)造,傳遞新的概念,思想和行為傾向,能夠激勵,影響,召喚他人的能力。
同理心
能夠敏銳地感受到并影響他人的情緒,善待他人,合作,幸福,成人之美。
這樣的能力,會讓未來的我們,產(chǎn)生怎樣的人工智能產(chǎn)生不了的心智呢?
那就是我們的幸福感,意義感和超越感——人類的積極人性,同理心,道德心,自我控制,理智,善良,合作,想象,創(chuàng)造,毅力等等,都是神圣而崇高的心理品質(zhì),每個獨立的個體依靠這些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都可以升華到“超我”的境界,超凡脫俗,高尚而美麗。
04 結(jié)語
如果未來的巨變這?特征不會改變,那作為?,更應該了解我們最不缺乏的就是積極預?模擬未來的能力。因此與其焦慮,不如去將優(yōu)勢放到最?。
如何看待你的未來?
需要我們的樂觀主義精神,積極的想象。
如何加?你的未來?
需要我們的溝通交流能力,不斷去學習。
如何創(chuàng)造你的未來?
需要我們不斷地行動,去把握我們自己的未來。
700多年前,王陽明說,致良知,知行合一。我心光明,夫復何言。
這里有6000+位心理學愛好者共同交流
還可以領(lǐng)取學習資料,和大師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