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日益增加?
鄉村治理面臨新挑戰?
看我院三鄉法庭
近期開展了哪些活動
引領“多元解紛”新風尚
讓“法潤勞資”“法潤鄉風”升級
一
法潤鄉風深扎根,助力振興再邁步
近年來,三鄉法庭持續落實“法官下村居”工作,實行“一村一法官”工作模式,通過“法官下村居”共提前化解糾紛100余件。
為切實強化源頭治理,2024年以來,三鄉法庭在“法官下村居”基礎上再度升級,打造“法潤鄉風”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工作站。
工作站通過整合人民法庭、司法行政部門、村居兩委、網格員及調解員等各方力量,構建“協調聯動、普法先行、調紛解憂”工作機制,依托普法、調解、列席村民議事、社會治理風險提示等手段,為鄉村振興繪就法治底色,助力打造“無訟”村居。
2024年,三鄉法庭已在“百千萬工程”省級典型村三鄉鎮雍陌村、板芙鎮里溪村掛牌成立了服務站,并依托服務站開展巡回審判、普法講座及咨詢以及訴前調解等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獲得了多家媒體報道。
▲三鄉法庭在三鄉鎮雍陌村開展巡回審判。
▲三鄉法庭法官在板芙鎮里溪村的榕樹下為群眾普法。
12月初,三鄉又一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工作站成立。由我院三鄉法庭、三鄉司法所與古鶴村共建的“法潤鄉風”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工作站在古鶴村掛牌成立,這也是三鄉法庭進行“村庭所”共建的第三個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工作站。
▲古鶴村“法潤鄉風”鄉村振興法律服務站簽約儀式現場。
在掛牌、簽約儀式后,三鄉法庭法官與調解員馬不停蹄地開始為古鶴村的村民進行調解,很快就實現了兩件案件案結事了、矛盾就地化解的效果,當場發揮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工作站作用,以法治力量護航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三鄉法庭法官在法律服務站為村民實質性化解糾紛。
二
勞動爭議聯調中心升級,跑出法治保障“加速度”
近年來,三鄉法庭與人社部門協調聯動、同心發力,在勞動爭議調解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截至2024年12月,三鄉法庭參與調解追索勞動報酬糾紛約200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近日,為應對日益復雜的勞動爭議,三鄉鎮聯合三鄉法庭、三鄉司法所及人社分局等部門,組建升級“勞動爭議聯調中心”,調動多部門力量為職工和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調解服務。
“勞動爭議聯調中心”掛牌現場,各方簽訂了合作協議,就共同加強勞動爭議源頭治理、多元化解勞動糾紛達成了一致意見。
接下來,我院三鄉法庭作為聯調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在勞動爭議調解過程中為職工和企業提供全面的調解服務,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三
“多元解紛”法庭模式,解紛成效顯著
近年來,三鄉法庭不斷加強與各部門聯動,升級“多元解紛”力量,用“調解指導+非訴解紛機制”,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化解各類糾紛:
(1)三鄉法庭加強對村調解員、司法所調解員的調解指導,利用“跟班指導”“案件指導”等創新方式,提升調解員化解糾紛能力。2024年以來,三鄉法庭與司法所進行司法確認調解58起糾紛;
(2)對于群體性糾紛、重點信訪人群等,由當地司法所(綜治辦)提前預判,并邀請法庭提前介入。同時,法庭密切關注審理過程中發現的群體性風險、社會矛盾風險,提前向當地司法所(綜治辦)提起預警及建議。
在通過上述兩種方式提前介入群體性風險、重大矛盾糾紛后,三鄉法庭聯動多部門堅持發揮“調解指導”及“非訴解紛機制”,利用多種創新方式方法如“暢通渠道+示范調解”“聯動解紛”等,有效化解了多起涉102名業主購房糾紛、200位勞動者追索勞動報酬糾紛等群體性糾紛,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接下來
我院三鄉法庭將持續發力
通過聯動多部門力量
創新工作機制
優化工作模式等舉措
深化糾紛源頭治理
促進糾紛高效就地化解
用實際行動繪就一幅
司法為民的暖心畫卷
供稿:三鄉法庭
壹法中山融媒體工作室
編輯:何潔瑩
一審:貝奇聰
二審:丁向娜
三審:林 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