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ravel今天在TikTok上成為了一個流量密碼,這并不奇怪,因為過境免簽的政策,使許多普通的外國游客能夠方便地進入中國,看見他們在媒體上看不見的真實的中國。
撰文丨艾川
多年之前,我曾經到訪過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小城市,寄居在一個民宿之中。
老板娘名叫Dorathy,是一個典型的白人中年婦女。她極其友善,無微不至。她的客廳中,掛著許多中國風的瓷盤。我以為,她應該對中國感興趣并有所了解吧。
但是她問我的一句話,幾乎讓我破防:你們的首都,是叫北平嗎?
當然可以想象,她對于中國眼下的一切,一無所知。
現在,這一切當然完全不同:最近,“China Travel”成為了國外社交媒體上的熱詞。僅僅在TikTok上,這一標簽的視頻播放量就已經將近十億,而視頻量超過了9萬個。
這一切,又得益于最新的中國過境免簽政策。
01
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進一步放寬和優化過境免簽政策,把原有的過境免簽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全部延長為240小時(10天),并且增加了入境口岸,從原來的39個口岸一口氣增加到了60個,包含了24個省市。
國家移民局在公告中說:
國家移民管理局將持續深入推進移民管理制度型開放,不斷優化改進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持續提升外國人來華學習、工作、生活便利度,歡迎更多的外國朋友來中國,親身感受新時代中國之美。
消息甫一出臺,就有諸多的國外網友在TikTok提問或咨詢自己所在的國家是否上榜,或者如何申請。英國網友LMC說英國幸運上榜,但是10天卻遠遠不夠啊。
政策剛公布一個小時,OTA平臺上的旅客機酒搜索熱度,就已經飆升87%。
當然,China Travel在此之前,已經成為TikTok上的流量密碼。10億次的播放,自然大大地得益于此前的過境免簽政策:前三個季度,中國入境游客0.95億,恢復到2019年的90%以上,免簽國家入境游客數量翻倍增長,而其中免簽游客占比超過60%。
有意思的是,許多在TikTok上發布視頻的老外,在視頻中會高呼:爸媽,我來中國了。
為什么要跟父母宣布來中國?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
在英國雜志《經濟學人》的民調中,只有4%的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認為中國友好,而這個年齡層中52%的人認為中國是敵人;而在18-44歲的中青年人群中,則有1/4的人認為中國友好。
如同Dorathy的情況那樣,外國的中老年群體依舊停留在中國落后、臟亂差、不安全這樣的印象之中。
但這并不稀奇,因為中老年人和年輕人群體獲得資訊的渠道完全不同。
TikTok如今在全球擁有10億用戶,僅在美國就有1.7億。而美國民調機構皮尤中心的數據稱,40%的年輕人,習慣于從TicTok上獲取新聞。
資訊來源的差異,就決定了所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
一個名為JetLag Warriors的賬號是由一對全職旅行夫婦所運營。他們曾經發表一條標題為:“為什么沒人想到讓我們去中國”的視頻,累計播放138萬次,另外一條名為“人們警告我不要去中國”的視頻,播放31萬次。
這對夫妻到中國已經上癮,從去年12月開始利用過境免簽政策,已經先后去過34個城市,中國專欄的視頻播放量超過560萬。
02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超過40年,按理說,已經有許多外國人已經到過中國,為什么反而在過境免簽政策之后,“China Travel”會變成流量密碼?
在過去多年之中,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可能更多地停留在技術、貿易、交流之上,而并非更多深入到普通公眾的生活之中,而與普通公眾之間的跨界交流,主要的形態,就是旅游。
深入去探查TikTok上的旅游博主,到中國來的主要目標,除了去著名的旅游景點打卡,更多地是在逛超市,坐地鐵,坐高鐵,參加新年活動,體察地方民俗等等方面,還遠不到“深度游”這樣的地步。
這說明多數外國游客對于中國旅行,還在初期的“祛魅”階段,也就是破除對中國的刻板或者負面形象,開始了解中國的河山風景,風俗民情。
有許多的博主所發布的是對中國的極限旅行:在特定的時間內,到訪多個城市,了解在這其中所遭遇到通關、效率、飲食、公眾態度等異國旅行挑戰??梢哉f,幾乎所有的博主都大為震驚,多數會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早沒有人來告訴我們要來中國旅行?
到中國來進行貿易,辦公,搞藝術交流,做學術訪問,以及作為國外公司駐中國分部員工的來華人員已經十分普遍,但這些人來到中國,多數是出于現實目的,很多人并非出于主動。在此之前,他們視中國為畏途,而只有到了之后,才會感嘆“真香”,甚至許多人都不愿離開中國。
我曾經有個朋友發過一篇文章,討論“在北京深夜擼串的安全感”。的確,這在許多國家,是難以想象的奢侈。
擼串的安全感一來是基于夜市的繁華,二來是因為治安的環境。
對于歐洲的許多城市而言,夜市是難以想象的,多數餐飲店,在下午6點之前就已經關門,街道冷清,如同北上廣深那樣不眠不休的夜市,根本無從看見;而安全感就更加無從談起,在類似于紐約、洛杉磯和巴黎這種移民城市而言,夜晚的街道是危險的、充滿不確定風險的。
TikTok 網友Drew Binsky稱,去遍全世界,重慶是最具有沖擊力的城市,隨后他展示了在山上俯拍重慶有著絢爛燈光的夜景。
TikTok加拿大網友Cydney承認,她從小就對中國有誤解,但當她與一名中國小伙結婚,在中國居住后才發現,這里無論是街道還是地鐵都很干凈,即使一個人走在馬路上也不害怕。
去過歐美旅行的人都知道,中餐最流行的菜式是宮保雞丁和咕咾肉:這在中國,也算個菜嗎?
我有一個老外朋友,曾經長期居住在廣州,在長達八年的時間里,他從來沒有吃過一頓西餐。這大概與中國人去美國不會去所謂的中餐館吃飯是類似的感覺,只有真正的中國菜,才能撫慰他的味蕾。
正在環球旅行的外國姑娘Elise來到湖南,開啟為期一周的長沙和張家界之旅。她在TikTok上說:“我結識了一群超棒的同行伙伴,品嘗了一些令人贊不絕口的美食,也看到了美不勝收的風景!”
我的另外一個美國朋友,在公司派駐中國數年之后,娶了一位中國妻子,他居住在北京的胡同里,每天早上起床外出溜達,和鄰居們熟練打招呼:您吃了沒?來家坐坐。
這是中國的日常,鄰里的日常。它與現代都市彼此隔絕的狀態迥然而異。
在TikTok上,網友@alcestes記錄了她在廣州的街頭,一位廣州小伙用手機把“第一次見到外國人,我們很高興”翻譯成英語并放音頻給她聽。視頻點贊量47.2萬。
安全、美食、友好、美麗,這些在中國人看起來至為日常的生活,卻成為了TikTok的China Travel標簽中的流量密碼。這恰恰在于,當過境免簽政策越來越走向開放的時候,更多的“老外”,真正開始了解中國,進入中國的日常。
03
在中國有一位演員,名叫曹操。他不是中國人,他是個美國人。他在美國出生,在中國待了20多年。
在黑神話·悟空爆火的時候,他拍攝了一條視頻,向人們解釋為什么黑神話·悟空也能夠成為全球游戲的熱點。
因為它很酷,是年輕人喜歡的模樣。但這不是重點。很酷的游戲有很多,為什么只有它火了?
因為黑神話里的悟空是全球的年輕人都想要成為的那個樣子:年輕人總是叛逆的,他們都想成為英雄,看見過壞世界,從壞世界中來。臉有疤,心有疤。黑神話·悟空說的是全球語言。
我們總以為,改革開放40多年了,外國人應該很了解中國了。但其實,對于很多外國人來說并不是。
在過去的時間里,我們更多地專注于貿易、技術、學術,在全世界,中國成功的傳奇耳熟能詳,但是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至為熟悉的許多元素,那些美好的地方,重慶、海爾濱、九寨溝、大理;那些無法抗拒的美食,粵菜、閩菜、鹽幫菜;那些美好友善的人們,卻沒有普遍地進入過國外普通人的家庭和眼睛里。
開放的確是一個重要的,并且在今天更加需要的話題。China Travel今天在TikTok上成為了一個流量密碼,這并不奇怪,因為過境免簽的政策,使許多普通的外國游客能夠方便地進入中國,看見他們在媒體上看不見的真實的中國。
但China Travel說到底,依然是許多專業旅游博主在TikTok上獲得關注的專業工作,當他們成為中國旅游的傳播者的時候,會有更多的人破除了對中國的陌生與恐懼,從而帶動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
我們期望,能夠在TikTok上看見更多用China做標簽的熱帖,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美食,中國的習俗,中國的日常。只有當中國與世界之間的交流,深入到日常的領域之中,就會有更多的人,能夠來到中國,理解中國,熱愛中國。
所以,它只是一個開始。在TikTok,以及更多的社交媒體上,如果中國能夠破除那些形成的刻板觀念,它就會成為更多人的目的地。這符合我們與世界交往的規則:越開放,越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