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這個讓人談之色變的詞匯,似乎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人們對癌癥的關注度也逐漸上升。
近年來,研究發現,某些看似常見的飲食習慣,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增加患癌風險。
其中,加工肉類的攝入,便是一個需要警惕的重要因素。
一、什么是加工肉類
加工肉類是指經過腌制、熏制、風干或添加防腐劑等方式處理過的肉類,包括臘肉、火腿、培根等。
這些食品因其獨特的風味和方便的儲存方式,深受消費者喜愛,尤其是在節假日和忙碌的工作日中經常出現在餐桌上。
然而,正是這些廣受歡迎的肉制品,可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
早在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便將加工肉類列為1級致癌物,與煙草、酒精和石棉等并列,提示加工肉類的攝入會增加癌癥風險。
二、為什么加工肉類會致癌
加工肉類的致癌風險主要來源于其生產和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化學物質以及烹飪方式。
1.亞硝酸鹽和亞硝胺
為了延長保存期限并保持鮮艷的顏色,許多加工肉類中會加入亞硝酸鹽作為防腐劑。這種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后,可能與胃內的氨基酸反應生成亞硝胺,一種明確的致癌物質。
2.高溫加工生成的有害物質
在熏制或高溫燒烤的過程中,加工肉類可能產生多環芳烴和雜環胺,這些化合物會損害細胞DNA,增加癌變的風險。
3.過量的鹽分和添加劑
加工肉類通常含有高鹽分,長期高鹽飲食不僅會刺激胃黏膜,還可能增強幽門螺桿菌的致病能力,進一步增加胃癌風險。
三、哪些癌癥與加工肉類相關
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攝入加工肉類可能顯著提高以下癌癥的風險。
1.結直腸癌
這是與加工肉類攝入關系最明確的癌癥。研究發現,每天攝入50克加工肉類(約1根香腸或2片培根),結直腸癌的風險便會增加約18%。
2.胃癌
加工肉類中的亞硝酸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形成疊加效應,共同損害胃部健康,增加胃癌風險。
此外,部分研究還提示加工肉類可能與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癥的發生有關,盡管這些關聯尚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四、科學飲食,遠離癌癥
預防癌癥并不意味著完全放棄美食,而是學會更加科學和合理地安排飲食。
1.減少加工肉類的攝入頻率
將加工肉類作為偶爾的調劑品,而非日常飲食的主角。例如,在早餐中用雞蛋和蔬菜替代培根和香腸,既均衡又營養豐富。
2.警惕隱藏的加工肉類
許多速凍食品、罐頭食品中可能含有加工肉類成分。在購買食品時,仔細查看配料表,選擇不含或少含添加劑的產品。
3.多吃蔬菜水果
富含抗氧化劑和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和水果能夠幫助降低癌癥風險,是健康飲食的基礎。
4.控制紅肉攝入
紅肉雖是優質蛋白的來源,但每周攝入量最好不超過350克,避免高溫烹飪方式。
5.減少高鹽、高脂、高糖食品
健康的飲食應以低鹽、低脂和低糖為原則,避免長期攝入快餐或加工零食。
癌癥的預防,從每一口食物開始。少吃加工肉類,不僅是對自己健康的負責,更是對家人關愛的體現。
行動從今天開始,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了解科學飲食的重要性,一起守護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Bouvard V, Loomis D, Guyton KZ, et al. Carcinogenicity of consumption of red and processed meat[J]. Lancet Oncol, 2015, 16(16): 1599-1600.
作者:唐蔚
編輯:李碩然
審核:姜峰 李雅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