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尿常規檢查中白細胞陽性的結果反饋,倒逼患者復盤自己日常的管理漏洞,并在醫生精準的健康教育和風險提醒下,得以即時“止損”,有效防范了由“白細胞+”演變為“尿蛋白+”的被動局面。類似重大的“微”修在慢病門診中時時上演。
有人說,慢病的治療和管理對于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顛覆性的。慢病本身的特點是遷延不愈,這也命定了“病前主動防,病后科學管,跟蹤不間斷”的治療路徑。相應的,慢病隨訪門診和規律復查的模式也成為與之完美匹配的最佳治療模式。
以腎臟病為例。患者在出院以后,首先要無縫銜接到慢病隨訪門診。通過門診的定期檢查,連續監測、評估,因病、因時給予不同程度的綜合干預管理,減少腎臟病的風險因素,持續為腎臟減負,有效實現延緩腎病進展,降低復發概率。
像腎臟病,它的病因是極其復雜的,由里及表地分析,有素因、有主因、有誘因。最深一層的素因是脾腎虛損;風、寒、濕等外邪是主因;表面上的飲食、勞倦、酒色及外感風寒、感染等歸為誘因。
表里互為牽連的緊密聯系,導致任何細節管理不到位都可能演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雖然壓倒病腎的“元兇”不僅僅是那根稻草,但最后一根稻草的加入卻足以打破脆弱的平衡,讓治療前功盡棄。
要知道,慢病的治療目標是穩定病情、改善身體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慢病管理的首要場所不在醫院,是在患者的家庭和工作場所。所以要想幫助舉步維艱的病腎避開諸多的“稻草”,患者勢必要承擔更多的管理疾病的任務和責任。
當然,要想游刃有余地掌握慢病管理的技能,患者還需要在醫生、護士等專業人員的持續協助下。比如怎樣吃蔬菜不會造成血鉀高,進而不會因血鉀高導致停服中藥而阻斷治療?哪些食物對腎臟來說負擔小?腎康栓的用量達到多少才能起效?怎樣平衡運動與勞累之間的關系?等等,諸如此類可歸屬于生活范疇,又與治療效果息息相關的醫學項目,不勝枚舉。每掌握一項,或是通過定期檢查及時排查一項,都是在為病腎“排雷”減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