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深入展示江淮地區豐富的姓氏文化。12月22日,東方姓氏譜牒館江淮基地在合肥正式揭牌成立,來自省內各地的姓氏文化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東方姓氏譜牒館江淮基地的成立,旨在深入挖掘和傳承中華姓氏文化,致力于收集、整理和研究各類姓氏譜諜資料,為廣大姓氏文化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揭牌儀式后,東方姓氏譜牒館江淮基地揭牌儀式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委會年度總結大會成功召開。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會長楊立龍;安徽省文史館館員、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飛;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東方姓氏譜牒館館長孫學雷;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汪麗;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云勝;安徽省非遺研究會副秘書長劉浩等領導嘉賓近12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
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傳統文化專委會主任婁汝宏首先致辭,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傳統文化專委會主任婁汝宏致辭
本次活動匯聚了來自全省各地的歷史文化研究專家、學者以及傳統文化踐行者、愛好者,與會人員共同回顧了過去一年傳統文化專委會在挖掘、整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與取得的成果。專委會執行主任阿凡作年度工作報告,對專委會一年來的相關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大會還對2024年度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先進個人及突出貢獻者進行了表彰。
傳統文化專委會執行主任阿凡作年度工作報告
2024年度“先進個人”頒獎
“突出貢獻獎”頒獎
隨后,東方姓氏譜牒館館長孫學雷宣讀了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關于同意成立“東方姓氏譜牒館江淮基地”的批復,并向相關人員頒發了聘書。專委會常務副主任楊輔倉就建立“江淮基地”的宗旨和功能進行簡要報告;專委會副主任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汪德生就學術委員會相關工作作總結匯報。會議為相關捐譜單位及個人頒發收藏證書,并為傳統文化專委會九家常任理事單位及三家地區工作站舉行了授牌儀式。
東方姓氏譜牒館館長孫學雷宣讀批復
頒發聘書
頒發聘書
專委會常務副主任楊輔倉作報告
專委會副主任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汪德生作報告
頒發收藏證書
常任理事單位授牌
地區工作站授牌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會長楊立龍作重要講話,他表示:姓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家族的榮譽和記憶,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東方姓氏譜牒館江淮基地作為姓氏文化研究的新高地,在這里,專家學者們將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姓氏文化的起源、演變與發展,深入研究姓氏文化的內涵、價值與意義。通過對大量譜牒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揭示姓氏文化背后的歷史真相和文化精髓,為姓氏文化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持。并期待:東方姓氏譜牒館江淮基地將成為姓氏文化交流的新窗口。這里將舉辦各種形式的姓氏文化展覽、講座、論壇等活動,為廣大姓氏文化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會長楊立龍致辭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會長楊立龍致辭
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飛博士做總結發言,高度評價了傳統文化專委會取得的相關工作成果,并對東方姓氏譜牒館江淮基地的成立表示由衷的祝賀,他指出,江淮基地的建立是對安徽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補充和推動,將有助于深入挖掘安徽地區的姓氏文化資源,為地方歷史文化研究注入嶄新的活力。
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飛總結發言
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飛總結發言
會議還為嘉賓們帶了精彩的文藝演出,舞龍、廬劇、黃梅戲等精彩紛呈,通過藝術的形式傳遞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
舞龍表演
廬劇·秦雪梅觀畫
廬劇·十八相送
黃梅戲·十五的月亮為誰圓
黃梅戲·鵲橋四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東方姓氏譜牒館江淮基地的成立,不僅展示了中華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體現了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視,未來,基地將繼續加大力度,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時代價值,推動姓氏譜牒文化與現代社會的融合發展,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全媒體記者:吳斌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