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烏沖突不斷升級,俄軍輻射、化學和生物防護部隊司令基里洛夫在莫斯科被暗殺等事件發生后,局勢發展正越來越臨近失控邊緣。
一來,這次被暗殺的對象是俄軍三防部隊司令,屬于俄軍要員,公然遭到襲擊,無疑是對俄羅斯的一記莫大挑釁;
二來,襲擊地點發生在俄首都莫斯科梁贊大街,并且還臨近居民區,這對俄安全形勢、俄羅斯國際形象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三來,雖然烏克蘭已經承認,針對基里洛夫的“斬首行動”是他們干的,但要想當眾刺殺一名俄軍要員,需要強大的情報能力和執行力,僅憑烏克蘭自己,恐怕很難做到。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次基里洛夫遇襲身亡事件背后,很可能是烏克蘭及其背后勢力共同所為,也是多個勢力對俄羅斯聯手施壓的重要體現之一。
18日,俄軍司令基里洛夫遇襲身亡的第二天,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普京對基里洛夫的遇難表示哀悼,并表示俄羅斯不會對此事善罷甘休,將全力打擊與此事有關的“幕后黑手”。
而在這之前,俄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誓言要對烏克蘭的“最高軍事和政治領導人”展開報復。
隨著事態持續發酵,局面迎來了3個新進展。
一,最新調查結果出來了,2名兇手已經被捕。
18日,俄安全局表示,已經逮捕了2名與俄軍司令基里洛夫遇襲身亡一事有關的2名嫌疑人,其中一人名叫庫爾巴諾夫,29歲,烏茲別克斯坦人。
據庫爾巴諾夫交代,他受烏克蘭情報部門招募,將一個簡易制作的爆炸裝置安裝在了電動踏板車上,并將踏板車放在了基里洛夫家門口。隨后還在租了一輛共享汽車,在車里安裝了攝像頭,向烏情報部門實時直播現場畫面并遠程引爆炸彈。
庫爾巴諾夫還表示,烏克蘭向他承諾,一旦行動成功,就能收到10萬美元的報酬,并有機會前往歐洲國家生活。
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不難分析出3點。
基里洛夫
1,庫爾巴諾夫雖然是主要的涉案人員,但他背后顯然還有人,例如,向庫爾巴諾夫提供爆炸裝置的人、提供基里洛夫情報的人,以及遠程引爆炸彈的人,并且這些人,可能還藏匿在俄羅斯境內。
2,“幕后黑手”為了策劃這次的襲擊,可謂是“煞費苦心”。
除了縝密的謀劃,在基里洛夫途徑爆炸裝置時引爆之外,在挑選庫爾巴諾夫為主要執行人員一事上也大有門道。
畢竟,庫爾巴諾夫是烏茲別克斯坦公民,而烏茲別克斯坦是集安組織成員,也就是俄羅斯的盟友,庫爾巴諾夫被捕后,很容易引發俄與烏茲別克斯坦之間的矛盾,甚至加劇俄方陣營的“分歧與裂痕”。
很顯然,這個“幕后黑手”不只是想“斬首”基里洛夫,還想離間俄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關系。
目前,庫爾巴諾夫被捕后,烏茲別克斯坦表示,正在核實此人的信息,除此之外,并未做出其他回應。而俄羅斯方面也尚未對烏茲別克斯坦采取外交行動。
可見,對于基里洛夫被炸身亡一事,俄方與烏茲別克斯坦都在小心應對,避免額外生枝。
3,不可否認,基里洛夫遇襲一事背后,除了與烏克蘭有關,且存在“幕后黑手”策劃之外,也不排除俄內部遭到滲透、出現叛徒的可能,例如基里洛夫行程信息等情報的泄露,爆炸裝置如何運進莫斯科,背后可能都有“叛徒”人員提供幫助。
因此,在展開調查、緝拿兇手的同時,如何揪出“內部叛徒”,也是俄方不得不關注的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19日,俄國家杜馬便通過了一項關于嚴控“外國代理人”的新法案,以打擊那些為了利益而背叛、出賣國家的人。
可見,基里洛夫遇襲身亡后,俄方也開始意識到并醒悟——“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最危險的敵人可能來自內部。
然而,正當基里洛夫遇襲身亡一事的初步調查報告出來之際,此事也在國際上引發了動蕩。
二,俄軍司令被炸身亡后,美英法德烏等國開始選邊站,特朗普也發聲了。
基里洛夫遇襲身亡當天,烏克蘭便公開承認,這件事是他們干的。緊接著,美國白宮也發聲了,稱美方“既不事先知情、也沒參與”這件事。
不過,對于美國的回應,俄羅斯并不相信,直言美方意圖自證清白的舉動和說法“可笑至極”。
反觀英法德等國和北約,都沒有對此事做出任何回應,處于“失聲狀態”。
很顯然,相比之下,美國的態度、回應都太過積極了,不僅無法起到“自證清白”的效果,反而將會給人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值得注意的是,基里洛夫身亡一事,也引發了特朗普的關注。
18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公開批評了針對基里洛夫的暗殺行動,稱這是一個很不明智的舉動,是一個壞主意,將進一步激怒俄羅斯。
要知道,特朗普主張“快速平息俄烏沖突”,此前多次表示,一旦贏得美國大選,就將在正式上臺前平息俄烏戰火。
但如今,隨著俄烏局勢不斷升溫,和談難度持續上升,特朗普還能否成功調停俄烏沖突,已經成了一個未知數。
然而,更令特朗普始料未及的是,俄烏局勢不斷升級之際,拜登政府卻再次選擇了“火上澆油”。
三,白宮準備再次援烏,特朗普或感無奈。
19日,美聯社報道稱,拜登政府計劃在今年底之前,向烏克蘭提供12.2億美元的軍事支持。
而在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之后,拜登政府已經宣布了一系列援烏計劃,并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制武器打擊俄本土目標、允許美國國防承包商赴烏幫助烏軍維修武器裝備。
如今,拜登政府再次宣布援烏,顯然是奔著在臨下臺前,為維持和延長俄烏沖突的目的去的。而這,無疑將再次加大特朗普調停俄烏局勢的難度。
此外,俄軍司令剛遇襲身亡,美國就宣布大力援烏,其中深意不言而喻,甚至可能給外界一種“獎勵”烏克蘭的意味。
可見,隨著俄烏沖突持續升級,俄與美西方的矛盾也正與日俱增,緊張局勢迎來了更多未知與風險。
山雨欲來風滿樓。接下來,且看局面會如何發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