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這兩年的生意一邊在高調的宣布海,另一邊則在悄無聲息的下沉。?????
出海的有沒有賺到錢,咱們也不知道,畢竟小米、OPPO們在印度的遭遇咱們吃瓜群眾都被氣的牙癢癢。?????????
但可以肯定的是,下沉都賺的盆滿缽滿了……
你看,搞電商的,下沉市場的某多多,如今是牽著某東某寶的鼻子走,還有那些賣零食的,門店臉貼臉,把營銷里高大上的松鼠鋪子們,打的找不著北。????
再看看那些輕奢品牌,比如拉夫勞倫,在互聯網電商一線市場,成為白領們大促時候的湊單神器「賣16億退15億?淪為湊單神器的商家成了雙11祭品……」,卻成了縣城名媛的搶手貨。??
當然了,這樣的案例太多太多了,似乎每個行業,都在積極擁抱下沉市場的小鎮青年。
而互聯網的盡頭,也就是放貸這件事,也在下沉市場打開了新的天地。
成熟發達市場,年利率干到百分之二十,所有人都會盯著你,但在下沉市場,他們可以把年利率干到百分之兩千,甚至是百分之一萬。???????
老柴油們應該都知道,網貸下沉,也是小柴今年以來重要的選題方向,其中典型的案例如「年息2130%,95后搞網貸收割小鎮青年殺瘋了」「30萬本金滾到4553萬,難怪互聯網盡頭是放貸」……
這些案例中,動不動年息百分之幾千,離譜到家的利率,以及30萬本金幾年時間滾成大幾千萬,木棒撬地球照見現實的故事,不僅讓一眾放貸的互聯網公司跪下來叫師傅,也讓巴菲特們發懵。????
果然咱們的下沉市場,前景廣闊,玩法多樣,本以為,這些案例已經是網貸,甚至是整個金融市場的上限了
但小柴顯然是低估了嗜血的資本的下限,比如今天的一條熱搜——「男子網貸1000元3天內需還2000元」?????
據媒體報道,有位網友表示因自己急用錢,就下載了一款網貸APP,起初,只是注冊登錄查了一下自己在該平臺上的額度,但萬萬沒想到,這么一查看,自己就被強制下款了。????
關于這個過程中的細節到底是咋樣的,咱們也不好猜測,一般你去申請網貸,至少需要合同簽字的,如果簽字的流程都沒有,只是查了下,就把錢打用戶卡上,這不是送錢嗎?還要還嗎??
那么顯然,問題的關鍵就在這了!據該用戶表示,自己本來想借2000元的,但該網貸平臺,只給了1040的額度,查完就給直接下款了。??????
更可怕的是,雖然只放款了1040元,但還款必須還2000,而且借款周期很短,只有3天時間。
有律師據此推算,這貸款利率相當于24333%,是正常利率的8000多倍!?????
他們到底怎么敢的啊!當時,那幾個95后在縣鎮市場以年息2130%放貸就已經刷新了大多數的人的認知,而這個案例中,則直接翻了十倍的干,百分之兩萬多的利率,怕是聞所未聞了。
但這還沒完,細心的柴油一定發現了,這筆貸款的貸款周期僅為3天,如果3天之后,還不上咋辦呢?據該用戶表示,逾期一天就收600元的利息。???????
那么到了這里,很多專業擼友一定會說,我不還了,你能拿我咋辦???????????
這里,我們就要細說一下,下沉到縣鎮市場的網貸不一樣的玩法套路了!
首先,在類似的案例中,下款1000,實還2000,多出來的,也并非是標明是利息,有些是大家熟悉的砍頭息,也有些被稱為服務費,還有的則是會員費「會費三四千!現在辦網貸竟要開會員了?」。
甚至在今天這個案例中,要多還的部分,他們稱之為推廣費、廣告費
小柴真是再一次被刷新三觀,現在連打廣告的錢,都要明著讓用戶來掏了嗎?轉嫁都懶得轉嫁了,真是離了大普。
而與一般的網貸更不同的是,該類網貸,在APP上是無法還款的,比如今天這個案例,到期了,則規定要在15分鐘內,轉給個人指定賬戶,如果超過時間,立馬就會按照逾期來算。?????
那么看到這里,結合之前小柴的一些選題案例,我們可以理一理,事實上,下沉后的網貸,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非常完善的套路。
首先來看,這類網貸,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是放貸金額足夠小,一般單筆放款不會超過一萬,大多數都是四五千,少的則是一兩千;
二是周期足夠的短,長一些的是1個月,短一些的是一周,更短的則只有兩三天。?????
那么這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呢?顯然其目標就是被征信拋棄的那一類人,要么是收入少到正常的網貸平臺不敢給額度的,要么是借的太多,正常渠道再也借不出來的。??
面對這類用戶,為了降低風險,只能是小額短期,而在降低風險的同時,又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持續壓縮借款周期,這也就給了年利率動不動百分之一兩萬的空間。
同時,這類急用錢的小鎮青年,對于利息這種東西本身不敏感,且當周期和放款金額被壓縮到無限小之后,一般人會對利息本身失去概念,他們很難靜下心來算清這筆糊涂賬。
其次,在這個過程中,顯然也是將心理戰術融入了其中,即站在用戶的角度來看,我明明只借了一千,如果不還,催款的時候,各種信息轟炸至親朋好友的手機上,顯然是不劃算的。
還有就是,這千把塊錢如果不還,除了在社交圈被社死,還可能被天天上門追債,且大家都知道,縣鎮市場是個什么樣的地方,三步五步就有熟人,不還的代價太大。
當然,更重要的還有,被設計好的高昂的逾期利息,借一千不還,拖一天,就要還兩千六,兩天就是三千二。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會想著到處拆借,趕緊還了,要是實在借不到,平臺可以再一次以同樣的方式把錢借給你,以貸養貸,滾雪球。
更關鍵的是,當一個人連1000塊,在正常的渠道借不出來,親朋好友社交圈借不到的時候,又不得不借的情況下,就知道他到底有多急用了,所以,但凡有地方能借,他哪有時間、有腦子想利息、還款之類的事呢?
除了這種主動找上門的「客戶」,下沉市場的網貸獲客方式,也是非常清奇的。
比如,小柴梳理這類小貸機構發現,這些團伙,大部分從事網貸行業然后出來單干的,對網貸行業門兒清,甚至還從大平臺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包括資金資源、用戶數據、催收產業等等。
這也就意味著,縣鎮市場龐大的小額貸放貸機構,手里握著大量的網貸群體資源。
他們拿著這些用戶數據,進行畫像篩選,比如工作、收入、家庭情況等等,這個過程,也就篩選掉了「專業擼貸群體」,然后他們就會通過各種渠道聯系用戶放貸。
除此之外,隨著網貸下沉的大幕拉開,第三方產業如網貸APP開發也卷起來了,甚至現在這一市場的APP開發,只要換個名字,套個殼就能上線,基本上沒啥成本。
其次就是針對性的電銷、各種渠道的網絡推廣,而有了APP,就能做到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填信息、放款全部數字化完成。
自然,雖然放貸金額小,但這門生意的利潤率是異常驚人的,也是滾雪球這三個字的最具象化體現。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出借一萬元,先來個大家熟悉的砍頭息,「客戶」到手只有七千,如果按天還,最長還款期限為50天,「客戶」每天需要支付200元的本金和80元的利息。
再掐指一算,「客戶」總共需要還14000元,也就是五十天,7000元的借款本金,賺了足足7000元,按年利息核算,年利率達到了700%。??
七千的本金,一個月后翻到三四萬,三四萬再拆分成五六個七千,再過一個月,七千變十萬也不是夢了。這樣無限循環下去,木棒撬地球就成了現實。
而這個例子,就是「30萬本金三年半滾到4553萬」案例中的真實操作路數,而他們的年利率也只有700%,
如果是今天這個熱搜案例中百分之兩萬多的利率呢?如果放貸周期壓縮到三天呢?或許30萬本金,三年半,就能滾到十個小目標,因為這種增長都是指數級的。
也難怪,咱們互聯網遙遙領先的一面,就是有頭有臉的,但凡有點流量的不管是做電商的、做手機的、做短視頻的、還是做旅游、拉貨拉客的,或是做內容分發、做工具、做安全的,都在放貸的原因。
然而肉眼可見的,之所以網貸瘋狂的以小額貸的方式下沉,也正是一二三線等成熟的用戶已經被各種貸抽干了,至少油水不多了。
甚至這兩年,小柴身邊很多人,都被各種貸壓的喘不過氣,加上失業的失業、降薪的降薪,以貸養貸、以貸糊口也不是什么新鮮事,然而,我們都知道,如果賺錢能力跟不上,這樣的現狀,未來必然會出現一個接一個的悲劇。
而眼看著,那些昔日光鮮靚麗的白領們被網貸抽干,他們又將帶血的獠牙伸向下沉市場的用戶,再進一步把他們推向網貸的深淵。
至于掉進深淵的人最終結局是什么,對他們來說,似乎絲毫不重要,對他們來說,那活生生的人,只不過是一串串代表著利潤的數字罷了!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叁號
編輯|譚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