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論“中產階級”時,我們常常會發現,社會各界對于這個群體的定義和衡量標準并不統一。有人以存款為標尺,認為存款達到500萬以上才算中產階級;有人看重房產,覺得家里有二套以上房產就是中產;還有人則以家庭年收入為標準,認為年收入30萬是中產的門檻。然而,在這些紛繁復雜的標準中,有一個共同點被大家廣泛接受,那就是成為中產階級的首要條件——沒有任何外債。
2024年的“中產及格線”的出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中產階級。根據資料顯示,在我國近4.94億個家庭中,僅有3220萬個家庭符合中產標準。這一標準從存款、房子、投資品市值、工資等四個維度對“中產階級”進行了細致的劃分。只要滿足其中任何一個條件,你就有可能躋身中產階級的行列。
首先,我們來看看存款這一標準。根據央行的數據顯示,我國有50萬以上存款的家庭占比僅為0.37%,而存款達到100萬的家庭更是鳳毛麟角,占比只有0.1%。想象一下,一個家庭每個月存5000元,一年下來也只能存6萬元,要想存夠100萬,至少需要近17年的時間。
而且,在這漫長的歲月里,還不能有任何失業、疾病等突發事件,否則存款計劃就可能泡湯。對于大多數普通工薪家庭來說,要想存到100萬,簡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如果你的家庭存款已經超過了100萬,那么恭喜你,你已經邁入了中產階級的門檻。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房子這一標準。由于國內房價一直居高不下,現在在大中城市購買一套房子,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項巨大的負擔。以二線城市為例,購買90平米的房子,至少需要200多萬。而在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購買同樣面積的房子,更是要花費600萬以上。
因此,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全款買房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如果你能一次性在大中城市全款買房,那么恭喜你,你也算是中產階級的一員了。當然,還有一些家庭之前已經還清了房貸,再也沒有任何負債,這樣的家庭同樣可以算作“中產家庭”。
除了存款和房子,家庭收入也是衡量中產階級的一個重要標準。現在國內多數人的月收入在3-6000元之間,而月收入超過萬元的人占比只有極少數。如果夫妻倆人的月收入都超過1萬元,那么家庭收入就達到了2萬元以上,這樣的家庭就可以稱之為“中產家庭”。
這樣的家庭不僅日常生活開銷過得很寬松,每個月還能存下不少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收入的不確定性比較大。比如今年這個家庭還能月入2萬元,明年說不定就沒這么多了。因此,雖然家庭收入是衡量中產階級的一個重要標準,但其含金量相對較差。
最后,我們來看看投資品市值這一標準。隨著存款利率的降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錢拿出來投資股票、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等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雖然這些產品的價格波動比較大,但很多人還是愿意冒這個險,以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如果你的股票、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值達到200萬以上,那么你也可以算作是中產階級的一員。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投資品市值的變化受市場影響較大,因此其含金量也相對較低。
綜上所述,在以上四個衡量“中產階級”的標準中,存款和全款買房這兩項指標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因為這兩項都是你可以把控的凈資產,不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而家庭收入和投資品市值這兩項標準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當然,只要你能達到以上任何一個條件,就算是“中產家庭”。
那么,你家的財務狀況是否達到了中產階級的標準呢?不妨對照一下這四個標準,看看自己是否已經成為了中產階級的一員。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生活品質。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