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產權制度 發展林下經濟 森林經營模式
為加快推進全縣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縣林改工作會議后,縣林業局迅速行動,按照上級安排部署細化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密切協同配合,扎實推進改革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引導林業產業向多樣化、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實現林地增綠、林業增效、林農增收的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林權改革。
據了解,天鎮縣林地總面積64.7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0.42%。以規范開展林權類不動產登記業務為核心,高位推動、統籌謀劃、試點先行,推進林改工作,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牽頭組織、鄉鎮推進落實”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林權改革。
完善產權制度。積極推進“三權分置”,流轉集體林權,落實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保持集體林地承包關系穩定長久不變,對承包屆滿的開展延包試點,不得將承包林地打亂重分,林地經營權可以依法再流轉或者依法向金融機構融資,給承包經營者吃上“定心丸”,讓集體林權“流得通、轉得活”,全力做好林權登記工作。
開展試點工作。率先在玉泉鎮、谷前堡鎮啟動改革試點工作,實施集體林權流轉工作,發展林業規模經營。玉泉鎮實施經濟林產業提升試點項目,計劃將季沙河村259.3畝林地以托管方式,承包給項目實施方,進一步提高仁用杏產量,促進農民增收。在谷前堡鎮水桶寺村,利用集體林流轉,在1214.7畝灌木林地大力發展仁用杏產業。
發展林下經濟。依據全縣經濟林布局,重點推廣“經濟林+”復合經營模式,發展林下經濟,采取在經濟林下套種玫瑰,2024年在逯家灣鎮薛三墩村發展玫瑰465畝,大力推進林業規模化經營步伐,提高發展林業規模化經營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全縣杏果林累計種植面積達4.47萬畝,正常年景總產值可達2365萬元。
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品和林產品深加工,拓展產業渠道,拓寬產業鏈條,充分發揮山西山地陽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天鎮思寇花田美妝有限公司等林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沙棘、玫瑰等林產品深加工,實現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編:孫明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