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提倡全民健身體育運動的政策,和以前相比,現在馬拉松比賽的舉辦條件限制被放開后,一些三四線城市也能輕易地舉辦比賽,好的一面是觀眾就可能在家門口看到比賽,不再是以前只能在電視機前過癮。
同時,不好的一面就是舉辦城市水平的參差不齊,許多缺乏經驗、準備不足的城市也貿貿然地舉辦賽事,比如前陣子被田協處罰的青島海上馬拉松和大連馬拉松,這是如今馬拉松泛濫的產物。
和舉辦城市的水平參差不齊一樣,許多參加比賽的普通跑者的能力也是良莠不齊。一般來說,一場馬拉松的關門完賽時間是6小時15分鐘,晚于這時間到達的跑者將沒有完賽成績和紀念品什么的,為了直觀化顯示關門時間,通常舉辦方會組織關門兔,在她之后,相應的封禁措施就會被解除,一切也將恢復如常。
但是,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在關門兔后還在跑的選手,她們跑馬拉松的能力不足,但是又不想就此放棄,可能這次是她的人生首馬。
不管哪種原因,即便是身為最后一名選手的這種毅力看起來值得許多人欽佩,但是她身上仍表現出不被大家推崇的一點:可能存在自私的成分。要知道,在最后一名選手的身后,舉辦方還是得安排收容車、救護車等等跟著,以及交通封禁等不能被完全解除,甚至會讓幾千人等她一個人,這就相當于她一人在占用著許多公共資源。
所以,我們跑者比起在賽場上臨時抱佛腳硬撐著從而可能出丑,讓自己和許多人都在提心吊膽,倒不如在平時加大有氧基礎的訓練和加多必要的跑量,希望這能引起我們跑者的共鳴。
馬拉松最后一名,有些自私,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