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車本來是化油器時代的產物,如今的電噴發動機理論上是不需要熱車的。不過為了讓大家徹底弄清楚這個問題,今天咱就從頭開始好好聊聊。
汽油想要在發動機燃燒,必須先蒸發成氣體。可是冬天氣溫低,汽油蒸發量減少了。如果啟動的時候還按正常量供油,那汽油蒸汽太少火花塞點不著,發動機就打不著火。所以冬天汽油機啟動時要多供油。
對于化油器發動機來說,化油器上有個阻風門,拉起來后可以阻擋大部分進氣道,能吸出來更多汽油。所以使用化油器發動機的車冬天冷啟動時要手動拉阻風門,這樣才好啟動。
但是發動機啟動后事情還沒完,因為隨著氣缸里不斷燃燒,其溫度也會一點點提升,這時候供油量也得一點點減少,不然混合比不對,發動機工作會極不穩定。所以你需要根據發動機溫度一點點再把阻風門關掉。
由于早期阻風門是純手動調節,所以化油器發動機冷啟動后司機都喜歡原地熱車,等發動機運行平穩了再走。不然走路上發動機一抖一抖,油門踩下去剛開始沒反應,突然猛加速一下。有時候油門踩下去則直接熄火。所以我認為化油器發動機熱車完成的標準就是阻風門完全關掉后發動機可以平穩運行,并且油門響應靈敏。
而電噴發動機的電腦會自動調節供油量,冷啟動時人家多噴油,隨著發動機溫度提升,人家一點點自動降低噴油量。如果說熱車狀態下發動機是100%就緒,那么電噴發動機冷啟動后起碼就可以達到80%就緒了,雖然開起來噪音大、換擋略微頓挫,但基本上不影響你正常行駛。所以電噴發動機理論上是不需要熱車的。
如果電噴車非要熱車,那么熱車完成的標準是什么呢?其實這個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但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我認為比較合理的標準,供大家參考。
如果你是出于保護發動機考慮,那么冷啟動后等待一分鐘左右即可正常行駛了。因為只要你的機油沒有凝固,那么在一分鐘時間內機油泵完全可以把機油輸送到各個潤滑部位。潤滑到位了就是對發動機最大的保護。行駛中在水溫正常之前別猛踩油門就是了。
如果你是出于舒適、便捷考慮,那我的觀點就是原地怠速直到發動機水溫達到正常。這時候暖風呼呼燙人,不管是取暖還是擋風玻璃除霧,那效果都是立竿見影的。而且此時發動機動力控制非常精準靈敏,車開起來也無比絲滑。
也有人說看怠速,怠速恢復正常就代表熱車完成。其實冷啟動后高怠速主要是為了快速加熱三元催化和氧傳感器,是應對尾氣排放測試的手段,并不是用來指示熱車是否成功的。但是也并不妨礙我們將其當做熱車完成的一個時間點。
除此以外還有些老司機會考慮機油溫度,將其看做熱車完成的標準。這是很高端的一個想法,畢竟機油最佳工作溫度在90攝氏度左右。不過這是充分考慮了很多因素的數值,如果我們單考慮潤滑效果的話并不需要刻意等待機油溫度,因為理論上來說機油溫度越低黏度越大,油膜反而越結實,保護效果理論上是更好的。況且大部分車型幾乎都沒有機油溫度顯示,所以對于大部分車主來說參考意義不大。
以上就是關于熱車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些觀點,歡迎大家分享你們的看法,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