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抖音上偶然看到一段視頻,讓我不禁停下了滑動的指尖。那是一名來自新疆喀什莎車縣孜熱甫夏提鄉小學的維吾爾族同學娜孜熱,她正在演唱秦腔《三滴血》。
震撼之余,我陷入了沉思。
秦腔,這個起源于中國西北的古老劇種,如今在遙遠的南疆,竟得到了傳承和發揚。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那些來自內地的文化交流,他們將各種文化帶到了這片廣袤的土地。在新疆各個城市的公園,經常都能看到人們聚集在一起表演秦腔,秦腔豪邁的韻律飄蕩在新疆的時空。
秦腔的歷史悠久,其起源有多種說法,但無論哪種,都不可否認它已經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它曾在明代風靡一時,有著廣泛的影響。秦腔不僅深受陜西人民的喜愛,西北乃至全國人民都很喜愛,更是隨著人們高頻率的交流交往,傳播到了新疆的多個角落。
令人驚喜的是,秦腔在南疆的傳播并非簡單的復制,而是結合了當地的文化,使其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這種文化的交融,正如新疆的多元文化一樣,讓人嘆為觀止。
視頻中,娜孜熱的演唱不僅唱功純正,更是表演得淋漓盡致。很難想象,一個維吾爾族的孩子,能夠將秦腔演唱得如此到位。這不僅是對秦腔的傳承,更是對文化的尊重和熱愛。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秦腔將成為南疆乃至更多地方的主要戲曲種類。因為,它已經不僅僅是秦腔,它更是中國多元文化的象征,是民族交融的見證。
文化的力量,總是超出我們的想象。當我們放下成見,用心去聆聽、去感受,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遠超我們的認知。
秦腔在南疆的傳承,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的故事,它讓我們看到了文化的無限可能。
作者簡介:上秦(張玉波),齋號澄明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居烏魯木齊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