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充分發揮中醫藥及民族醫藥在基層衛生機構中的重要作用,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醫堂分會將于2024年12月21日至23日在福州市旗山梅園酒店隆重舉辦“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醫堂分會2024年學術交流會暨經方研討會”。此次會議旨在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加強中醫藥及民族醫藥在基層衛生機構的推廣與應用,推動中醫藥基層機構的建設與創新發展,并進一步強化中醫藥及民族醫藥基層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劉玉瑋致開辭)
(原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琛致辭)
本次會議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主辦,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醫堂分會、福建醫宗指南中醫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和致合(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同時,得到了天津紅日康仁堂藥業有限公司、安徽宏濟昌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徽良藥必效藥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鼎力支持。此次大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經方在國醫堂臨床應用”為主題,旨在深入挖掘和傳承中醫藥經典理論,推動經方在現代醫學中的創新應用。適逢醫圣張仲景誕辰1874周年,會議伊始,特別舉行了莊重肅穆的祭拜儀式,緬懷先賢,傳承仲景精神,弘揚中醫藥文化。隨后,趙琛恭讀《祭文》,言辭懇切,情感深厚,表達了對醫圣的緬懷之情。在祭拜儀式上,參與者們紛紛表示,要學習仲景先師博采眾方、精究醫術的精神,更要學會醫者仁心、心系黎民。甲辰年仲師祭不僅是一場傳統的祭奠活動,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體驗。它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知和感悟到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潛心鉆研,繼承并發揚中醫文化,為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仲師祭現場)
會議內容豐富多彩,涵蓋了全國國醫堂及基層衛生診療機構的發展分析、國醫堂機構內特色專科的打造、中醫學的雙重屬性與發展等多個方面。其中,關于《傷寒論》談“證”、“候”、“法”、“方”游離性,《傷寒論》中含甘草干姜的方劑中西通解等經典議題的研討,將深入挖掘中醫藥經典理論的內涵與價值。同時,會議還將探討人工智能與未來醫館的結合之路,為中醫藥的現代化和智能化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在學術交流與研討環節,多位知名專家和學者將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原副司長陳珞珈、福建中醫藥大學張喜奎教授、福建中醫藥大學周常恩副教授等重量級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他們的學術成果與實踐經驗。此外,來自福建省人民醫院以及精誠國醫傳習所的專家學者也將就經方治療男科疾病、郁病的臨床應用以及《傷寒論》中的方劑通解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與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會議期間還將舉行醫宗指南中醫臨床輔助智能診療系統、中醫生活化智能康養系統的正式上線啟動儀式與簽約儀式。這兩大系統的上線將為中醫藥的現代化和智能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中醫藥事業的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此次會議的召開,不僅將為中醫藥及民族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提供重要平臺,也將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我們相信,在各位專家學者和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