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最近在網上看到教人怎么換美元辦高利存款的視頻變多了,現在美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一般在4-4.5%之間,比人民幣高了3%,說實話確實不低,但是一旦這么操作的人多了,即便三萬億的儲備也是不夠的。
我過去講過這個問題,不能把自己人逼成對手盤,這里面有兩個問題。
一個是不能鼓勵唯利是圖,如果都一味逐利,在個人層面,從高到低,只要不違法,那么從家國情懷到榮譽道德,都將會被唾棄。另一個是不能讓老實人承擔代價。
比如現在的這個問題,如果大家都去換美元追求高利息,它也不違法,算是合法逐利,但是真形成規模效應的時候,外匯儲備它不像自己的貨幣可以印出來,它的規模是既定的。
當大家都去換匯,就會導致擠兌,這種情況要是出現,美國做夢都得笑出來,因為一旦擠兌外匯,為了管控風險,就必然會導致強制結匯和換匯管制,形成國家層面的信用收縮或違約。
那樣人民幣的貶值風險會快速擴大,金融戰的成果會面臨功虧一簣的局面。也許現在距離這樣的情況還很遠,但對最壞的情形,最重要的不是到了那一步用什么強力兜底,而是在出現苗頭的時候,要防微杜漸。
而現在別說防微杜漸,甚至是自己在變相鼓勵自己人做對手盤。我舉個例子,我們現在說是要提振信心,怎么提振?結果說的是明年要繼續降息,這都降了幾年了,真的有提振嗎?實際上這么說,是在明確制造貶值預期。
所以你去看現實的情況就是,越這么說,資金越沒信心,資金要么繼續流入國債避險,要么就還在想辦法流出,進而推動貨幣繼續貶值,這簡直形成了一個邏輯陷阱的自證與自我循環。
這種預期管理,更像是在配合美聯儲,美聯儲說明年不想大幅降息,這是在提振對美元的信心,我們則說還要繼續降息,這不也是變相提振美元信心嗎?真正提振信心,要靠資產收益率提升來體現。
很多人都希望我們的股市能漲起來,創造賺錢效應,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市場的信心需要呵護,而恰好就有些人出來唱空,這就會導致在沒信心的時候強拉股市,結果一定是大小股東趁機高位減持跑路。
這樣對信心實際是個惡性循環。
02
在美國的降息周期里面,即便不能爭取到更多的國際資金流入,也要避免內部資金持續流出形成被動緊縮。現在就是這個問題比較突出,實際上說白了,就是我們自己人在兩邊下注,這比起外部的進攻來,更不好防。
但是說實話,我們在預期引導方面,確實差點意思,形成的實際效果,似乎總是在給美國幫忙了。像有些人公開出來講不應該反擊美國,會讓很多人產生疑慮,大家不一條心,那隊伍自然就不好帶了。
我們現在的利率水平已經接近1%,再往下降的空間不大,再降對資金信心實際起了反作用。但是我們自己大張旗鼓的強調還要降息,外面也在吹風要貶值保外貿,這都是給自己挖坑,推動形成一致性貶值預期,擴大自己的對手盤。
而實際上,匯率本來應該升值,最不濟也要雙向波動,哪怕是波動5%,也可以讓這些存美元或者不愿結匯的資金損失一年的利息,這種波動風險,自然會勸退一部分人。
在這些方面我們本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奈何成了“不反擊才是最優解”。
中美之間,是結構性矛盾,按現在的發展趨勢,事實上就沒有妥協的空間。在結構性矛盾面前,最大的利空就是媾和思想,一旦媾和思想露出苗頭,那么路線就會出現搖擺,原本準備孤注一擲的投機分子,就會開始兩邊下注,原本士氣高昂的民族氣節,就會遭遇挫折。
媾和思想是一種巨大的毒害,比一直妥協的危害都大。為啥會士氣低迷,因為犧牲不可怕,可怕的是犧牲卻不被理解而讓人心寒。
中美之間是持久戰,所有的斗爭可能都會出現波折,勝負不會一蹴而就。過去特朗普太過激進,犯了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并且被我們抓住了一些機會,現在特朗普卷土重來,要比四年前成熟多了,他的策略要更加老道,而且似乎比之前更著眼長遠。
而在過去四年,拜登虛晃一槍,在這個窗口期,我們則是右傾保守主義,有些機會錯過了,等到美國金融戰結束,常規手段用盡的時候,給了美國抽身的機會,后面壓力可能會更大一些。
從持久戰的角度來講,要忍受一些進攻,但是在忍受進攻的同時,不能由綏靖主義者來主導策略節奏,否則不能團結人心,因為對手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我們沒有退路可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