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今天刷到一條視頻讓我很震驚,說的是湖北天門市一農村養老院破舊不堪,冬天窗戶無玻璃、環境特別簡陋,有群眾走穩“牢房都不如”!
視頻顯示:該養老院為拖市鎮“良場養老院”,房舍內為水泥地,有一張簡陋的床和桌。有一名老人蹲在地上,雙手插袖。隔壁還住了一個青年人,房內設施同樣簡陋。房屋外面均上了鎖。
作為在湖北長大后移居東北的人,我深知兩地冬天的差異太不可思議了。東北固然冷,但暖氣、保溫墻、三層窗玻璃、棉門簾及空調等設施,足以讓人舒服過冬。
而湖北,處于不南不北過渡地帶,冬天照樣下雪結冰,因缺乏防寒保暖措施,反倒讓人很怕冷,條件稍差的地方時常有人手背耳垂患凍瘡。
而這家位于湖北天門何場村的拖市鎮養老院,居然窗戶無玻璃遮擋,緊貼潮濕的水泥地搭地鋪,門上還一把鎖,這讓入住這里的老人如何安生?
我不禁想起中國某些地方,傳說有這樣一種民間習俗:對于年滿七十的老人,家人會把他們送到山中的窯洞中,每日給一碗飯,順便在洞口砌上一塊磚。等到磚塊把窯洞給封死了,家人也就起到了應盡的義務,讓老人在密不透風的洞穴中自生自滅。
這樣的窯洞,被稱為“寄死窯”。
那么拖市鎮這家養老院,跟傳說中的“寄死窯”又有何實質區別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個人都會老去,即使再貧困的鄉村,也不該讓老人處于與現代社會完全悖離的如此凄慘處境中。
然而比老人慘狀更加刺痛我的,是當地村委會主任的一句話。12月21日,何場村村委會主任梁先生告訴記者,該養老院住的都是智力障礙、年紀太大的人,且門前有一條公路,所以鎖了門。里面人的生活物品有專人供應。
在眼皮底下的養老院的破敗現狀,看來梁主任是從無察覺。而當記者采訪,他的第一反應是那里住的都是“智力障礙”“年紀太大的人”。其語境似乎在說這都是些廢人,條件好點壞點無所謂。尤其加一個“太”字,是嫌他們壽命活得過長么?
梁主任還表示視頻反映的情況正在核實,天門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則稱會將情況反映給領導處理。從中可見,當地平常對這家養老院敷衍漠視到了什么程度。
無論智力障礙,還是年紀偏大,都有活下去的基本權力。養老院作為政府關懷鰥寡孤獨尤其患病失去生存能力老人的一個福利性載體,國家都給予相應補貼,其建設與管理也是有標準和要求的。
而拖市鎮“良場養老院”的名稱與破舊場景的反差,極具諷刺意味,難怪網友犀利留言,“農村福利院”?“福在哪里?利去何家?”
這可能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今天國家審計署公布《審計整改報告》顯示,在2023年度審計查出問題中,發現學生營養餐補助金被挪用等情況。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審計方面,已整改問題涉及資金40.39億元,完善制度248項,處理處分1200人。
對于補貼農村學生營養餐的經費,他們都這么貪婪。對于補貼農村養老院的經費,他們會全都用到老人身上嗎?
看來“良場養老院”是個可供好好解剖的活標本。
就看相關部門的力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