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
指病到無法醫治的程度,
也指事情嚴重到
無法挽回的地步,
那什么是膏肓呢?
膏,其實是個多音字。
①gāo
最常見的讀音,
有油脂的意思。
有個常見詞,焚膏繼晷,
點上燈接替日光照明,
意思就是夜以繼日。
膏,就是指燈油,
晷,就是指日光。
晷,guǐ,日影,也指日光或時間,
古代用日影測時的儀器,叫日晷。
膏是油脂,
油脂狀物品,也稱為膏,
比如牙膏、藥膏、梨膏。
膏是油脂,油脂肥膩,
故而膏,也有肥/肥沃的意思。
膏腴之地,就是肥沃的土地。
腴,yú,腹下肥肉,也有肥的含義,
比如體態豐腴,就是指豐滿肥胖。
所以又有民脂民膏一詞,
有時也叫民膏民脂,
指老百姓血汗換來的財富。
膏,還有一個含義,指心下心尖處的脂肪。
肓,huāng,心臟之下,隔膜之上的部位。
膈,橫在胸腔和腹腔之間的一層肌肉,
薄薄的像一層膜,也叫膈膜或橫膈膜。
隔,通膈,所以也就有了隔膜這個詞。
古人認為,病到了膏肓的部位,
藥力無法達到,也就難以治療。
病入膏肓,其實有個典故,
出自《左傳·成公十年》,
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
晉景公有一次夢到厲鬼,
之后就病了,去請秦國的醫生。
秦桓公派醫生給他診病,醫生還沒到,
晉景公又夢見疾病變成了兩個小童,
其中一個說:“這是個厲害的醫生,
恐怕會傷害我們,往哪里逃?”
另外一個說:“我們到膏之下,肓之上,
他能拿我們怎么樣?”
等醫生到了,果然說道:“病到了
膏之下,肓之上的地方,
藥力達不到,沒辦法了”
晉景公于是稱贊醫生的高明,
送了厚禮,讓他回去了。
后來有一天,晉景公剛要吃東西,
結果肚子脹去廁所,就這樣掉進廁所里死了。
②gào
膏不太常用的讀音,
這個音一般作動詞用。
比如毛筆蘸上墨汁,
去硯臺邊上掭勻,
就稱為膏筆,或者膏墨。
掭,tiàn,撥動的意思,
比如掭燈芯/燈草,撥動燈芯。
和膏筆、膏墨類似,
也有掭筆和掭墨這兩個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