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父(1879—1951),原名麟,字爵廷。廣東番禺人。中國近現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1906年赴日,東京美術院畢業,回國后主持廣東同盟會,創辦春睡畫院、南中美術院。與高奇峰、陳樹人等共事革新中國畫實驗,后人稱之為“嶺南畫派”。歷任廣州市立藝專校長,中山大學教授。1949年移居澳門。民國初年,高劍父在中國畫壇頗具影響。他受到日本畫西化的啟發,以“折衷中西,融會古今”為宗旨,致力于中國畫的革新,時人稱為“折衷派”的領袖。他大膽融合了中國傳統畫法與西洋畫的寫實技法,用水墨或色彩直接渲染,賦予山水、花鳥畫諸多生意。
高劍父于山水、人物、翎毛、走獸、花鳥、魚蟲等,無所不長,無所不精。尤其是他在渲染、取材以及表現程度之深淺各方面,擅長涂色和描繪光影,喜用色彩和水墨的渲染,來表現形象和質感,總體傾向于寫實。
高劍父 漁港雨色
1935 44.5×68.7cm 紙本水墨設色
中國美術館藏
《漁港雨色》為高劍父代表作。采用西畫構圖方法,講究空間透視關系,弱化了傳統筆墨程式,吸收了日本畫新派的渲染技法,從而貼近了雨色氣氛的真實感,為折衷派之典型樣式。
畫中一漁翁身著蓑衣,獨行于棧橋之上,畫右題詩一則,這些又使此畫增添了中國文人畫的意味。
高劍父的山水、氣勢磅礴,筆法有近似馬遠、夏圭一體的,橫砍豎劈,干筆飛白,于秀逸中見剛勁。所作朝陽夕照、風雨晦暝、煙霞云霧之景,生動再現了南國山川的秀麗多姿。
其作品多用水墨渲染,甩筆潑辣,時作沒骨法,除樹石局部略用線條外,天色、水光和云霧都以水墨渲染,墨卷波濤,筆縮云煙,深淺遠近,詩意盎然。
高劍父山水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