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聰明人真是天縱
撰文、做人、做官無一不精通圓融
有個甘肅人,在《鹿鼎記》里表現得極其圓融通達,堪稱官場老翁。
在他獲罪去官后,江南士人主動為他集結出版作品,所評甚隆。
在其老家,則在特殊年代不被待見,后人甚至不敢拿出他的作品。
這樣的人物,自然歸于塵煙。
不過,江南士人金庸一直記著他,在《鹿鼎記》里給了他許多鏡頭,且頗為正面。
欽差大人韋小寶到揚州視察,大家都知道他是個沒文化、麗春院里長大的。拍這種人物的馬屁,雅不起來,但又要政治正確,難度陡增。
第一幕鏡頭對準韋小寶:因為麗春院舊事,韋小寶與禪智寺有仇,此番衣錦還鄉,自然要報復,便要將禪智寺的芍藥花拔了喂馬。
第二幕鏡頭對準官員:要是我,怕是心里反對,嘴上不敢說,干脆就不吭聲。但當著一眾省部級干部的面,地廳級的揚州知府吳之榮不但支持,還逢君之惡,為領導的王八蛋決策用辯證法強行解釋,說《本草綱目》就講芍藥去瘀活血,喂馬最好,馬匹吃了能奔馳如飛——這也是常見的官場馬屁精,可能會讓領導一時爽,但萬一因此惹出事來,是會坑了領導。關鍵是,領導可能僅僅是想以此試探一下大家的忠誠度,并不是真的要怎么樣。這場考試的難度,委實不低。
第三幕鏡頭對準慕天顏:北宋四大名士一起在揚州看芍藥,最后都當了宰相。領導啊,芍藥這玩意象征升官發財,將來您要當韋王,這芍藥也算報喜有功,咱留著吧——這是對領導真正的忠心,不助紂為虐,就是挽救領導。
小說里還有其他一些鏡頭,比如他作為副省級的布政使,不搶督撫的風頭,想方設法讓他們也在韋小寶面前露一手。
你看,他既有官場的八面玲瓏,不像海瑞那樣完全不變通,到最后就是死磕,博了清名,卻成不了事;
又有做官做事的底線,不做惡,不同流合污。
都說秦風凜冽,秦人做事凜然而不通權變,慕天顏簡直就是個典型的江南士人。
就在他第一次得罪去官后,心懷感恩的江南士紳們就輯錄和刊印了以慕天顏興利革弊大事為內容的《興革事宜略》;復官后,慕天顏又應他們的敦請刊行了歷年奏稿,并請德高望重的江南籍大學士宋德宜、狀元歸允肅等作序,可見人心向背。
這樣的好官,包括金庸在內,江南士人能不感念么?
查慕天顏祖上為遼西鮮卑族人,復姓慕容,后裔有到平涼為官,遂家靜寧。
順治十二年,慕天顏進士及第,遂出任錢塘知縣(現杭州)。
知福建興化府時,奉詔出使臺島招撫鄭經。雖功敗垂成,但詳細記錄了沿途地理,為后來的軍事收復提供了導引。
后任湖廣上荊南道、江蘇布政使,在征吳三桂時,慕天顏督造戰艦,因功加官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
康熙朝升任江寧(現南京)巡撫后,整頓賦稅,登記錢糧,編制了錢糧交代冊,康熙帝大加贊賞,并令地方官員仿效。后出任湖北巡撫、漕運總督。
結果,他力主疏浚,修筑高家堰,未被采用,奪職、下獄。經反復申辯,康熙帝念其造舟濟師之功,給予免釋,后卒于蘇州吳縣寓所。
這樣一位江南、甘肅同念的士人,竟因他是舊官僚,一些遺留作品,后代不敢輕易示人。
2022年初,有甘肅省領導在平涼視察時,說了幾句慕天顏治理江南的卓著政績之類的好話,當地重視起來,托付給當地媒體人、文聯主席李世恩和李安樂完成,要為兩百年前的這位先賢立傳、出文集。
可是,不僅后人保存不完整,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等處有關慕天顏的作品也不完整。尤其是從國家圖書館網購的慕天顏系列著作,缺頁和漫漶之處甚多,僅可以當作互證的參考資料,而難以作為錄入的母本。
最終,此事又回到江南。
李世恩與家傳編輯部早有神交,至今不曾謀面,但心意相通。他發來求助信息時,浙江圖書館正在搬新館,作品都已打包待運。但李老師催得急,朱子一就去盯,最終拆箱找到2015年5月臺灣影印《稀見清代四部輯刊》收錄的道光版《慕中丞疏稿》和《興革事宜略》。
甘肅當地媒體對此報道說:「雖然未曾謀面,但得到了家傳創始人朱子一教授的熱情回應。朱教授即刻聯系杭州圖書館彭喜雙博士,施以援手,在浙江圖書館為我們拍攝了1500多頁,使清版慕天顏著作悉入囊中,是為“雪中送炭”。」
同時,彭喜雙博士還幫忙搜羅到散落各處的慕天顏部分佚文以及林則徐《 <慕中丞疏稿〉序》手稿圖片,是為 「 錦上添花」。
「尤其讓我們感動的是,對這些珍貴資料和他們付出的辛勤勞動,他們全部免費,不收分文,體現出一種可貴的文化情懷和難得的共享理念。」
其實,聯合創始人韓馨兒也去拍了, 她看了報道說,這有什么好收費的呢,這樣的免費活,我們干的何止一樁兩樁。
昨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平涼市委宣傳部、平涼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承辦了《慕天顏集》首發儀式。
李世恩說:「慕天顏是江南名宦,也是隴上鄉賢,不同的身份,一樣的情懷。其著作的前兩次刊行,是江南人民為甘肅杰出人物樹碑立傳;而本次出版,則是平涼人民為江南等地奉獻了一部難得的歷史文獻。可以說,慕天顏及其著作,是平涼乃至甘肅與江南等地的友誼見證,也是加強交流合作的最好媒介。」
不得不說,無論為人的通達,還是做事的周全,以及文采風流,慕天顏可能真的是甘肅人中的「天花板」。
我寫了300多部家傳,發現許多成功者,其祖輩要么是讀書人、紳士,要么是企業家地主。
當然,也有平民家庭出一雄杰,通過讀書等方式逆天改命,從而實現階層躍升。
舉凡發達國家,學生入學先講家傳,次學國史,為的是真正認識自己。
人是意義的動物,講述關于我們的世界、關系和自我的故事、寫作家傳,是人類創造意義的基本方式。長按下面微信二維碼,識別加我好友,一起搶救和傳承家庭記憶:
家傳系列,請點擊關注我
◆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