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備受關注,尤其是12月17日21時57分三名航天員乘組首次出艙取得圓滿成功,更是受到了國內外吃瓜群眾的圍觀。
神舟十九號升空將近兩個月,先后完成了常規的空間站駐守任務、各項科學實驗(試驗)穩步推進,除此之外就是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下行、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的下行以及天舟八號貨運飛船的上行工作,可謂是時間緊湊任務滿滿!
神舟十九號乘組的構成也深受期待,指令長由蔡旭哲擔任,他曾執行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只不過當時跟隨陳冬、劉洋一起執行任務擔任的03號航天員,短短兩年多時間,蔡旭哲再次飛天重返天宮,這一次他帶領兩位“新人”繼續征戰太空。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的02號航天員是宋令東、03號航天員是王浩澤,他們都是中國第三批次航天員,同時也是首次公開露面執行飛行任務。
兩位航天員都是90后,王浩澤還是中國第三位女航天員,中國首位女航天飛行工程師。神舟十九號的首次出艙太空行走由蔡旭哲和宋令東一起來執行,這也是中國90后航天員首次太空行走,下一次就是王浩澤,同樣值得期待!
本次出艙任務還刷新了記錄,也就是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時長紀錄,整個出艙時間超過了9個小時,但其實大家一看中國還是太謙虛了,這個持續時間還創造了人類航天史的最長太空行走紀錄。
此前太空行走的最長紀錄保持者是美國宇航員詹姆斯·沃斯和蘇珊·赫爾姆斯,2001年他們執行國際空間站飛行任務的時候持續太空行走8小時56分,現在這個記錄被中國航天員打破!
外媒也罕見地對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創造新紀錄給予客觀評價,這是中國太空探索的一個重要里程碑。9小時6分的持續太空行走時間,實際上已經超過第二代“飛天”航天服的設計工作時間。
我國現階段在空間站服役的航天服一共有三套,以示區分和使用它們的飾帶分別為紅色(A)、藍色(B)、黃色(C)的三套艙外航天服。
此次神舟十九號首次出艙太空行走任務,蔡旭哲身穿紅色條帶艙外航天服,宋令東身穿藍色條帶艙外航天服,??在航天員王浩澤的配合與地面工作人員的協助之下,創造了9小時6分的最長太空行走時長記錄。
中國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的設計持續工作時間是8小時、壽命3年15次。
隨著神舟十九號首次太空行走任務的完成,中國空間站內的三套艙外航天服A、B、C已經分別使用13次、15次和6次。從這里也可以看到B藍色的航天服使用壽命已經到了,宋令東是最后穿它執行出艙任務的航天員。
由此可知,神舟十九號的第二次出艙太空行走任務航天員蔡旭哲將繼續使用A紅色航天服,王浩澤將使用C黃色航天服。
至于說航天員出艙執行任務超過8小時設計使用時間,這并沒有硬性的規定,因為搞設計的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安全系數的使用,每一個設計指標都有充足的設計余量。
中國第二代飛天航天服設計的單次最長使用時間是8小時,但是正常工作超過8小時,甚至是超過9小時問題也并不大,設計角度來看是可以充分支持的。
每一次太空行走任務的實施都需要經過充分的準備工作確保萬無一失,每個飛行乘組一般會進行2-3次的太空行走,因此說每一小時甚至是每一分鐘的出艙活動都至關重要,神舟十九號的首次出艙不能說是拼,這是正常的工作需求。
因為神舟十九號飛行乘組的出艙任務,主要還是對空間站進行碎片防護裝置的安裝和加固,這項工作在神舟十八號任務期間其實就已經在進行,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概率會在本次飛行任務期間結束,持續9個小時的太空行走世間也是設計規劃出的最理想時間。
再有就是此次使用的B藍色條帶飛天航天服是最后一次“執行任務”,之后便會退役,大概率會跟隨天舟八號一起下行撤離,最終在大氣層中燒毀,因此說這最后一次必須要物盡其用,畢竟造價有3000余萬,15次出艙壽命,每次就是200萬元,多用一個小時就是賺的。
神舟十九號首次出艙任務持續時長就創造了新的紀錄,值得期待第二次太空行走時的場景,屆時也將是中國第三位女航天員執行出艙任務!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