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時髦精 &富一代們
最近有位帥得清新脫俗、玉樹臨風、溫文爾雅的姐姐,因為在新劇中驚艷的表現,圈粉無數。
那就是韓國演員鄭恩彩!
鄭恩彩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有點陌生,她之前曾因火爆國內的復仇大女主劇《安娜》里的女二一角,被大家熟知,觀眾都評價她的氣質不輸現實中的財閥千金。
沒想到她剪了短發后更驚艷!還極具辨識度!
▲救命怎么那么蘇!
非常好!「雌雄同體」大將又添一員。
今天這期文章,我想給大家介紹另一位帥出天際的亞洲男生頭號情敵——天海祐希,人稱“天海女王”。
她來自擁有百年歷史、日本國寶級地位的全女劇團——寶冢劇團,因培養了無數光鮮亮麗、實力過硬、有影響力的女性之光,被視為女孩們實現夢想的殿堂。
曾誕生了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夫人鳩山幸、影后黑木瞳。
▲鳩山幸 / 影后黑木瞳
黑木瞳參演的《白色巨塔》,是我心目中的亞洲第一神劇。
同時,寶冢也被譽為“名門千金的新娘學校”。
三年前,旗下女演員星蘭瞳被報道與日本頂級豪門豐田家族的繼承人——豐田大輔訂婚。
豐田可是常年穩坐全球車企市值第一啊!近兩年才被特斯拉趕超!
▲豐田大輔
而星蘭瞳本人疑似是日本第二大石油公司「出光興產」家族的大小姐,從幼兒園到高中都讀王室同款的學習院,和日本佳子公主是同學。
所以寶冢可以說是名門云集,臥虎藏龍。
而今天天海祐希,正是寶冢出身的男役。科普一下,寶冢的女孩們被分為娘役和男役。娘役們個個都像從漫畫里走出來的迪士尼公主。
男役則由女演員們反竄,誕生了一批長得帥、活得更帥的姐姐們。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天海祐希。
了解她們的故事后,你會感嘆,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如此多元的人生選擇呀~
視 頻觀看 體驗更佳
▲ 關注視頻號 更多高能內容
小紅書 / B站 / 抖音:摩爾家陳泰山
我們先來感受下,寶冢歷史上最著名的男役——天海祐希的魅力。
▲寶冢大多數演員要登上TOP的位置一般要十年 而天海六年四個月就做到了 一度成為寶冢的傳說
天海祐希外號「人間扳手」,據說世上只有兩種女生,想嫁給她的和想成為她的。
▲帥氣少年 / 女王
寶冢的男役們不少都是大有來頭的名門千金,比如著名的大空祐飛,本名澀谷陽子,有傳言她是澀谷財團的大小姐。
可以實錘的是,她爺爺澀谷直藏是大平內閣時期的高官,身兼數職。
▲自治大臣 兼國家公安委員長 兼北海道開發廳長官
北翔海莉則是軍二代,不僅會玩各種樂器,還會開掃雪、拖拉機和飛機,這就是傳說中「女生帥起來沒男生什么事兒」了吧!
天海祐希呢,也是很有個性和主見,她的家庭條件在名門望族扎堆的寶冢里只能算“平民”。
父親經營建筑公司,母親經營美容院,但她哪個都不想繼承,從小就立志要當演員。
當祖母打壓她,形容她長得不好看還做白日夢的時候,是她媽媽鼓勵她“永遠要做你自己”。
最終,天海祐希如愿考上了錄取率堪比東京大學的寶冢音樂學校,隨后順利進入寶冢劇團。
她表示:“因為是女孩,更要追求自己的夢想”。
那么為什么說寶冢劇團的姑娘們非富即貴呢?
傳聞當演員們的最初十年里,預計自費花銷1億日元(約500萬人民幣),用于演出配飾道具的自費采購上、人情世故往來上、個人營銷上。
有意思的是,這些家庭條件優渥、富有才華的“白富美”們卻選擇了一份靠演“男人”出人頭地的事業。
這是一直以來世界各地的文化研究員研究寶冢現象的重要議題:
為什么女性反串的「男役」如此受歡迎?
是日本沒有優秀的男演員嗎?
可是和天海祐希同時代的都是金城武、福山雅治、江口洋介啊!
對此有一個精彩的研究結論:在推崇好嫁風,鼓勵嬌妻文化的日本,女性們也并不是毫無怨言的能夠接受自己的性別定位。
實際上,日本女性對男性抱有失望, 但又不能宣之于口,無可奈何的心態。她們轉而將愛慕投射于“比男人更有男人味, 比男人更好的男人”身上。
寶冢舞臺上的男役們,百般溫柔,保護女性,具有諸多不太可能在日本男性身上出現的魅力特質。
這是不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文化現象?
天海祐希飾演男性角色時,并不以突出“陽剛之氣”“雄性氣質”為目標,她的角色形象一直是清秀溫和的,帶著清新的少年氣,絕不會有”油膩感“。
我認為她和鄭恩彩都屬于同一種類型。
海鍋的「男役」生涯代表作是大名鼎鼎的《源氏物語》。
原著在日本文學的地位相當于《紅樓夢》在中國,有著強烈的「物哀」美學,講述了俊美、風流但用情至深的貴族公子光源氏與數位女性之間的愛恨糾葛,道出了貴族的糜爛、人世的宿命、男性的根性、女性的悲劇及無可奈何。
電影中有不少色氣的鏡頭,天海祐希都演繹得風流灑落、溫潤如玉,如果換作男演員,很難不油膩
加上寶冢出身的她舞蹈功底也很扎實,能將喜日本舞的貴公子還原得神形兼備。
好吧,我認為另一位將古代貴公子演繹得入木三分的,是真·世家公子藤間齋。
下期視頻我們會詳細介紹他和日本荒謬的藝術世家們,新朋友記得關注
天海祐希回望寶冢的經歷,總結自己最大的收獲是:我認為男孩子必需的能力,女孩子也絕對要有。
如果說男役時期的天海祐希寄托了女觀眾們的憧憬,那么離開寶冢劇團后,走上“女王”之路的她,更是成了無數人的精神偶像。
我認為天海祐希是很幸運的,如果在內娛,她可能會面臨無劇本可演的境地。
但在日本,一個在我們看來女性社會地位不高、女性文化孱弱的國度,她卻主演了一大把高分大女主劇。
其中不少都在我們國內被熱議:在《BOSS》里,她是警視廳搜查一課、特別犯罪對策組的BOSS,領導著一群男性、怪人、天才,把一個不被看好的邊緣部門發展為精英團隊,其中“牛郎式出街”的片頭令人記憶深刻。
不過片中也借罪犯之口,點出對女性領導的蔑視。
她主演的《緊急審訊室》《女王的教室》《GOLD》,更是因為各種「女王式宣言」的臺詞在國內社交網絡出圈。
▲2005年 主演日劇《女王的教室》播出后人氣急升 同年連奪個人演藝獎項
天海祐希的「大女主」作品都有個特點,看宣傳海報就知道了,她是在男權社會中廝殺的“女王”,或統領一群男性,或對抗男權,她的大女主劇基本沒有愛情線。
純粹地描述女性是如何追逐夢想和目標,如何被社會毒打、乘風破浪,如何在男性主導的世界里爭取「權力與資源」。
她的作品讓我意識到,原來沒有愛情線的大女主劇也是很好看的!女性的成長和「性緣故事」沒有關系,大女主不是依靠談戀愛成長的,是對自身的向內探索、對社會的向外探索,實現進步和升華。
然而在我們內娛,從《戰狼》到《狂飆》《流量地球》《人民的名義》,熱門作品的第一主角都不太會設置為「女性」,不會是一位女警司、女醫生、女性司法機構領導,統領一群男性去披荊斬棘。
除了日本、歐美的現象級作品比如《權力的游戲前傳:龍之家族》的第一主角也是「女性」,講述雙女主如何領導兩黨、爾虞我詐、招兵買馬、征服七國。
而同一時間內娛播出的熱門女主劇是《玫瑰的故事》,還在靠「性緣故事」實現女性成長。
我們內娛的女演員應該是很羨慕歐美同行和天海祐希的,年輕時可以和金城武共同主演古偶劇,
▲《迷霧》改編自芥川龍之介名作《竹林中》
人到中年戲劇更寬,有五花百門的大女主職場劇,
▲《離婚女律師》《三星主廚》
▲《青蛙公主》《女醫生》
也有多樣化的女性題材劇情片。
▲《遺愿清單》《女人四十》
而且作品生命周期很長,《緊急審訊室》已經拍到了第五季,還有電影版和SP,《BOSS》拍了兩季。
天海祐希的女演員之路之所以成功,我認為有幾個重要因素:
第一,她這類型太稀缺了!
日本長期缺少這路線的演員,可替代性很低。
第二,她始終努力經營事業,自律,不糟蹋事業成果。
而且待人待粉絲真誠,退出寶冢劇團時,還親手解散了自己的粉絲會,希望粉絲把時間用來規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浪費在她身上。
第三,客觀上條件好,演技也不錯。
還是不老神顏,30歲都能飾演嬌羞少女。
▲天海祐希 金城武 雜志宣傳照
最重要的是,日本女性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下,對她們來說要徹底覺醒,沖破“性別困境”是非常難的。
但如果存在這么一位精神偶像,長期打拼事業,熒幕上也扮演強大、光芒四射的女性,還公開發表不婚宣言,走上一條自我又自由的異類之路。大眾將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她,是更能接受的方案。
▲天海女王曾飾演過不婚主義的角色 劇名就叫《不結婚》
是的,天海祐希曾多次在電視節目上明確表達不婚,因為“不愿意有人闖進自己現在的生活,打破自己已經很充實的人生。”
還打趣道:比起找對象,寧愿把時間拿去健身。男人會背叛你但肌肉不會喲!
和閨蜜聊天也根本不會提起戀愛話題,“女性又不是只有戀愛能聊”。
加上天海女王確實特別,28歲轉型為演員,演《女王的教室》時38歲,從退團到大火用了十年,人到中年才邁入事業第二春,給日本民眾看到了女性的更多可能性。
所以她長期被選為日本“最想成為的女性”藝人排行第一名。這足以說明她特殊的精神偶像地位。
從今年日娛最權威的《圈地榜》中也可以看出,天海祐希是一位基本只有女性粉絲的特殊藝人。
另一位同樣走“熒幕女王路線”的是米倉涼子,她主演的醫療爽劇《Doctor X》已經大火12年了!
主打實力超絕、不可一世的大女主,一邊救人,一邊吊打男性統治的醫療界,幾乎每季播出都是收視冠軍,也是日娛的一大奇觀。
數年前,內娛女演員海清曾在頒獎禮上呼吁業界多給中年女演員機會,如今我們終于看到了一絲絲曙光。
▲《繁花》《我的阿勒泰》《好東西》
但內娛的文化生態,和日韓歐美相比,真的還差一大截。下期視頻我們聊聊日本頂級豪門繼承人,曾和天海女王共同主演的小泉以及他的弟弟,未來最年輕首相。
如果大家對寶冢劇團更多傳奇人物故事感興趣,戳往期視頻了解。
▼?
逛了逛新開幕的Balenciaga上海興業太古匯旗艦店。
店鋪里有一系列限定單品,包括Modu手袋,MetalheadsT恤。
▲泰山上身Modu手袋
許多產品細節都能感受到現任藝術總監Demna對“顛覆”的態度無處不在,
幾件 由明星演繹的禮服設計表達了他與Cristóbal Balenciaga先生的跨時空對話,形成了當下獨特的“巴味”潮流。
▲店里陳列的禮服之一,正是鄭欽文登上《Vogue》封面時所穿款式
伴隨新店開業,秉承藝術互相啟迪的Balenciaga,發布了《Balenciaga | Music吳牧野音樂特輯》,曲目涉及各種風格,還包含了一張專屬原創作品。
當然最重要的是,謝謝Balenciaga,讓我能近距離接觸吳牧野的李斯特風暴
歡迎關注全平臺
查看更豐富內容
總策劃 / 責任編輯:陳泰山
運營總監:張昆
編輯主管:思益
后期:藝逢
助理編輯:心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