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免疫藥物聯合靶向藥物治療BTC,結果出爐
膽管癌(BTC)是相對罕見的惡性腫瘤,但在過去二十年間,全球BTC發病率顯著增加[1]。目前,以順鉑/吉西他濱(CisGem)為基礎的化療是晚期BTC的一線治療標準方案,但其療效和耐受性都不理想[2]。盡管免疫療法已經改變了幾種血液和實體惡性腫瘤的治療標準,但尚不清楚其在晚期BTC中的作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單藥治療晚期BTC的結果參差不齊,有待進一步探索[3]。
Front Immunol (IF=5.7)曾發表了一項題為“Lenvatinib Plus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Inhibitor Beyond First-Line Systemic Therapy in Refractory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A Real-World Ret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的臨床研究[3],旨在評估侖伐替尼聯合PD-1抑制劑治療晚期BTC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搬t學界”特對該研究結果進行整理,以饗讀者。
侖伐替尼+PD-1抑制劑一線治療晚期BTC:一項中國真實世界研究[3]
研究背景
目前,BTC缺乏二線系統治療方案,既往臨床證據表明,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聯合免疫治療可能有助于改善晚期BTC的臨床預后。
研究方法
該研究納入既往接受CisGem治療后進展的晚期BTC患者,給予侖伐替尼(8/12 mg/d)+ 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替雷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特瑞普利單抗;200/240 mg/3周注射)聯合治療方案。記錄并評估患者臨床病理信息和治療結局,包括腫瘤亞型、生物標志物、治療持續時間、不良事件(AE)、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
研究結果
中位隨訪時間為15.0個月(95% CI:12.874-17.126個月), 66例(89.19%)患者可進行療效評估。28例患者(37.83%)經irRECIST評估為客觀緩解,38例患者的腫瘤增大。
圖1. 可測量病灶總和的最大變化和最佳總體緩解
侖伐替尼+PD-1抑制劑治療作為晚期BTC的二線及二線以上全身治療的客觀緩解率(ORR)為20.27%(95% CI:10.89%-29.65%), 0(0%)例患者實現完全緩解(CR),15(20.27%)例患者實現部分緩解(PR)。38例患者疾病穩定(SD),疾病控制率(DCR)為71.62%(95% CI:61.11% ~ 82.14%)。
表1.治療結果匯總
中位PFS為4.0個月(95% CI:3.5-5.0個月), 12周時的PFS率為70.0%;中位OS為9.50個月(95% CI:9.0-11.0個月),1年OS率為23%。
圖2.PFS及OS結局
亞組分析結果顯示,肝內膽管癌(iCCA)、肝外膽管癌(eCCA)和膽囊癌(GBC)的ORR分別為20.69%(95% CI:5.01%-36.4%)、33.33% (95% CI:-110%-177%)和23.53%(95% CI:8.51%-38.6%)。iCCA、eCCA和GBC的DCR分別為75.86%(95% CI:59.3%-92.4%)、100%和82.35%(95% CI:68.9%-95.9%)。
表2.ORR和DCR結局
共有73例(98.64%)報告AE, 39例(52.70%)發生≥3級AE。最常見的AE是食欲下降(81.08%)、疲勞(31.08%)、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27.03%)、高血壓(21.62%)和腹瀉(20.27%)。
表3.安全性情況
5例患者(6.76%)因無法忍受的AE退出治療,其中包括1例3級腹瀉,1例3級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1例4級免疫相關性肺炎, 1例3級免疫相關性紅斑和1例2級免疫相關性心肌炎。免疫相關AE (irAE)患者接受低劑量皮質類固醇治療后康復,42例(56.75%)患者在治療至少4周后東部腫瘤協作組體能狀態(ECOG PS)評分從0/1提高到2,對生活質量造成影響。
圖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與PD-L1表達陰性相比,腫瘤PD-L1表達陽性患者的PFS延長[5.50個月(95% CI:2.035-8.965個月) vs. 4.00個月(95% CI:3.414-4.586個月);P = 0.004],但無OS獲益[13.00個月(95% CI:9.741-16.259個月) vs. 8.50個月(95% CI:5.778-11.222個月);P = 0.064]。亞組生存分析顯示,高TMB組的PFS延長(5.00個月;95% CI:2.934-7.066個月;P=0.036),但OS未延長(12.0個月,95% CI:8.964-15.036個月;P=0.092)。
圖4.亞組生存分析結局
研究結論
侖伐替尼 + PD-1抑制劑在CisGem化療失敗的晚期BTC患者中顯示出積極的生存改善趨勢,與治療相關的AE值得關注,但整體可控。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回顧性設計,樣本量相對較小,可能會導致樣本偏倚。其次,BTC的三種不同解剖位置的占比不平衡,由于樣本量有限,無法進行亞型分析。最后,在PD-L1陽性或高TMB亞組中檢測到邊際生存獲益,但受限于樣本量有限,有必要進一步研究。
醫生站網頁版上線啦
無需下載便可瀏覽更多外科資訊
參考文獻:
[1].Brindley PJ, et al. Nat Rev Dis Primers (2021) 7(1):65.
[2].Valle JW, et al. Br J Can (2009) 101(4):621–7.
[3].Changying Shi et al.Front Immunol. 2022 Jul 27;13:946861
審批編號:CN-150646 過期日期:2025-12-19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用于推廣目的。
此文僅用于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平臺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